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书本网【gzbysh】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精品读库:这十本书改变了世界》 作者:梅朝荣【完结】 第一部分 第1节:前 言 前言 当你拿起这本书时,也许你漫无目的,可是当你翻开这本书,也许你心中已经波涛汹涌……相信自己的直觉吧,许多重大改变都是来源于内心瞬间灵感的闪动。一个征文题目成就了伟大的卢梭,一次环球航海使达尔文发现了进化理论,或许这本书就像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会将你引向成功的道路。 在当今这个"危机与机遇共存"、知识飞速增长的时代,知识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需要不断从书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可是,在泡沫充斥文化行业的今天,我们愈加感觉到,如果没有选择地吞噬知识和文化,不但会使我们消化不良,而且会使我们身心疲惫,于是,寻找一条通往智慧之路的捷径是我们最佳的选择。 我们看不到历史长河的源头和流向,更无从谈起去体验整个历史,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历史因何而前进,世界因何而改变,我们可以把握我们短暂的一生,让它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当你正在知识的海洋中挣扎,也许这本书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诺亚方舟。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莫洛亚说:"名著之多,我们已经无暇一一问津。要相信前人的选择。一个人也许看错,一代人也许看错,但整个人类不会看错。"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教给我们读书之法:"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本书收录了推动人类历史前进、改变世界的十本书,把十位巨人的智慧浓缩进一本小小的册子,相信那些渴望阅读名人大脑而又恐惧艰深晦涩文字的读者,一定如获至宝,因为这本书帮你从内涵到外延、从深度到广度去了解这些名人和他们的名著,正是他们奠定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格局。你可以在迷茫之时倾听这些名人向你娓娓而谈,用读一本书的时间汲取十本巨著的智慧。 书中正文分三部分内容:"作者生平"、"精品原文"和"名家点评"。"作者生平"简略生动而不乏亮点,只用几百字勾画作者生平、展示名人个性与特殊或平常的经历,让人过目难忘;"精品原文"将十本名著中最精彩、最受褒扬的精华呈现给读者,其中的重要内容早已广为流传,并且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名著并不艰深,它原来是那么熟悉;"名家点评"将名人与名书结合,有名人评书,有书对名人的影响,书对世界和历史的影响,书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书和作者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等等,内容广泛,涉及到方方面面,一定会让你眼界大开、震撼不已并深受启发。 也许你是一个开始观察世界、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少年,那么你一定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人生的坐标;也许你是一个开始思考人生、准备踏进社会的青年,那么你一定能从这本书中学会立身处世的智慧;也许你是一个在打拼中身心疲惫、渴望寻找心灵家园和指路明灯的中年人,这本书一定能够洗涤你沉重的灵魂;也许你是一个历经沧桑、对人生有万般慨叹的暮年人,这本书一定是你灵犀相通的知音……这是一本应该放在你床头经常翻阅的书,它又是开启你心灵智慧的钥匙。 第一部分 第2节:《论语》:东方圣经(1) 《论语》:东方圣经——影响了40多个国家、25亿人 《论语》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部经典之作,最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两千年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基石,更是中国哲学的巅峰之作,充满了生活的哲理,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东方的"圣经"。它决定了我国文化的特质,造就了我们民族的风骨,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国历代的志士贤人无不受其思想的浸泽,在其中寻找安身立命之本与安顿心灵家园之所。 【作者生平】 《论语》一书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现存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书的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约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今曲阜东南)。据《史记》记载,因其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在娶了两个妻子之后,为了想要个儿子,66岁时又娶不到20岁的颜征在为妻,不久颜征在即生下孔子。 在民间有个传说,孔子生下来时相貌极为怪异,头顶像反扣着的盂,中间低凹,四边高出,且面有七露之相:眼露筋,鼻露孔,耳露轮,嘴露齿。叔梁纥以为是个怪物,大为惊骇,便将他弃于山洞中。初生的孔子在山洞中嗷嗷待哺,山上的老虎跑来为他哺乳;当时正是秋高时节,洞中实在闷热,老鹰便飞来用翅膀为他扇风;上山的人们见到了,都以为洞中的婴孩是凤凰之子,于是便流传开孔子"凤生、虎养、鹰打扇"的故事。 孔子3岁丧父,由母亲颜征在抚养长大。由于家贫,孔子做过委吏(仓库会计)、乘田(放牧牛羊),并且非常尽职。孔子极其好学,孜孜不倦于当时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他"三十而立",开始设教授徒,以"知礼"而闻名。后出仕为官,因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而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生涯,历经坎坷却不被重用,甚至遭到围攻,还有一次差点被饿死,最后在孤独落寞中完结一生。 孔子晚年转而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在中国古代文史哲的源头引出了泽被后世的甘泉。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被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地位最高、最受推崇的"圣人",被后世历代帝王尊为"至圣先师"。他的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精品原文】 学而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时温习和练习,不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样的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道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这种人的仁德是不会多的。"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牢固。要以忠和信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近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第一部分 第3节:《论语》:东方圣经(2)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为政篇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政事,就如同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 孔子说:"用政治禁令引导百姓,使用刑法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教化百姓,百姓不仅会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分辨各种言语,明判是非,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一样局限自己。" [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团结。"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是读书,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受骗;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缺乏信心。" [原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一样,如何能行走呢?" 里仁篇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雍也篇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又难免虚浮。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述而篇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追求的人。"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那些优点来学习,看到那些缺点作为借鉴来改掉自己的缺点。"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第一部分 第4节:《论语》:东方圣经(3) 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子罕篇 [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越钻研越觉得深。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竭尽全力,仍然像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再向前迈进一步,又不知怎样着手了。" [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天冷了,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卫灵公篇 [原文]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 孔子说:"遇到可以说的人却不说,这是错过人才;遇到不可说的人却说了,这是浪费言语。聪明人既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言语。" [原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到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我们住在这个国家,就要敬奉大夫中的贤者,结交那些士人中的仁者。" [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原文]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惭愧自己没有能力,不怨恨别人不知道自己。" [原文]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争斗,合群而不结党。" [原文]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某人说话动听而举荐他,不因为某人品德不好而鄙弃他的好话。"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原文]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第一部分 第5节:《论语》:东方圣经(4)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节选自《论语·先进篇》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答道:"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灾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 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贤人君子来施行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 这时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地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 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的。"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 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曾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 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季氏将伐颛臾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节选自《论语·季氏篇》 [译文]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 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山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最初被封时的疆域之内,这是和鲁国共安危存亡的藩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再去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你的话说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第一部分 第6节:《论语》:东方圣经(5) 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 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说自己贪心无厌却一定要找借口辩解的做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如果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如果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做到这样,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子之武城 [原文]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节选自《论语·阳货篇》 [译文]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老百姓学习了礼乐,就容易听指挥,听使唤。'" 孔子说:"学生们,言偃这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长沮、桀溺耦而耕 [原文]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节选自《论语·微子篇》 [译文]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驾车的人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他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 子路说:"我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 子路说:"是的。" 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你与其跟着躲避坏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 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能与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荷?丈人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节选自《论语·微子篇》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 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 老丈说:"你这人,四肢不劳动,五谷不认识,谁晓得你的老师是什么人?"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 第一部分 第7节:《论语》:东方圣经(6) 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 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名家点评】 历代尊崇 孔教之为国粹之一,而影响于数千年之社会心理及政治者最大……孔教为吾国历史上有力之学说,为吾人精神上无形统一人心之具—— 陈独秀 中国山东曲阜城北有一片举世罕见的家族陵园,叫孔林,那里埋葬着孔丘和他的子孙。孔林中孔子墓碑上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也成为中国古代地位最高、最受推崇的"圣人",被后世历代帝王尊为"至圣先师"。 秦朝以法家学说治天下,西汉武帝前推行道家理论,以无为治国。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华文化从此和孔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孔子和他的《论语》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工具。 两千多年来,《论语》以及孔子的思想在中国从官方到民间都影响至深、至远,孔子创立的儒学也成为影响最大的派别。"仁"是孔子《论语》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心中追求的最高理想,是他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标准。"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认为,仁即爱人,只有仁者才能成名,才能去恶,成为一个完人。他无时无刻不是在教导人们努力求仁。孔子所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纲常被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采用,用来维系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维护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秩序。 陈独秀对孔子和儒学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给予这样的评价:"孔教之为国粹之一,而影响于数千年之社会心理及政治者最大……孔教为吾国历史上有力之学说,为吾人精神上无形统一人心之具。" 在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以后,历代帝王为了表示对其开创者的尊崇,使其更好地为现实政治服务,不断给孔子加封增谥。汉平帝始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尊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尊其为"至圣文宣王",到元武宗时已升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至清初更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康熙尊其为"万世师表"。孔子的嫡裔在汉高祖时被封为"奉祀君",至宋代改封为世袭"衍圣公"并一直沿袭到民国时期,两千年来备受当政者的隆崇和优待。在封爵赠谥的同时,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的尊崇,还以种种物化形态表现出来,经长期积累,在孔子故里形成了一批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化"圣典" 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 钱穆 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 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吼吟—— 朱熹 《论语》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它是后来的每个求知、求学者的文化"圣典"。中国当代史学家钱穆说,论语是"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说:"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第一部分 第8节:《论语》:东方圣经(7)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而成,现存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书的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约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论语》在汉代就是学者的必读之书,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称《论语》为"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吼吟",并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明清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因而当时的读书人把《论语》奉为"圣典"。 孔子的学说被其后学发扬成为影响中国最为深远的儒家学派。中国历代的志士贤人无不受其思想的浸泽,在他那里寻找安身立命之本与安顿心灵家园之所。汉儒董仲舒、北宋的赵普都极力推崇儒学,尤其是南宋的朱熹更是将儒学思想发挥到了极致。而在近代,又出现了当代的新儒学。 《史记》赞孔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 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是中国二十四史之首,它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传统国学精品中是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如果没有《史记》,我们中华民族很多伟人都将不为今人所知。那么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是怎样评价孔子和他的《论语》的呢?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了一个《孔子世家》,概括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和孔子思想早期的影响,第一次完整地勾画了孔子的一生,是迄今为止有关孔子的第一部、也是最权威的一部人物传记。在文末,司马迁给孔子做出了一个高度的评价: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不仅如此,司马迁还在《史记》中为孔子的弟子专门作传——《仲尼弟子列传》,记述孔子的弟子七十余人。司马迁对孔子的尊崇由此可见一斑。 程朱理学 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 程颐 理学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展后期的较完备的形态,初创于北宋,由周敦颐、张载奠基,由程颢、程颐完成,成熟发展于南宋,由朱熹集大成,明中叶以后逐渐走向解体。它融儒、道、释三家思想为一体,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孕育、发展起来的新的儒学体系。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理学,成为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因此后人将宋明理学称为"程朱理学",并把其作为宋明理学的正宗。朱熹的理学体系包括"天理"论、"理一分殊"说、人与物有同有异的性论、"格物致知"论、历史观、社会观等。 朱熹全面、系统地发挥了周敦颐、张载,特别是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使其更有理论性、思辨性、体系性、严密性,把儒学发展、演变为最高理论形态,因此他在儒家内部占据了重要地位,清代康熙皇帝更把他请进了孔庙大成殿,名列十二哲人之次,誉称圣人,甚至更有人评价他是儒家继孔子和孟子之后的第三位大圣人。 朱熹所注解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宋元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儒家经典,经朱熹的注解和提倡,在社会上流传和普及起来,成为儒学权威经典。朱熹认为这四部经典在儒家著作中最为重要,所以他以平生之力去做"集注",反复修改,直到他去世前还在修改。由于《四书集注》的广泛影响,《四书》在元、明、清时期成为传播经学的教科书,元朝仁宗年间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科举命题答案的权威标准。 第一部分 第9节:《论语》:东方圣经(8) 毛泽东的批判和继承 我过去读过孔夫子的《四书》、《五经》,读了六年,背得,可是不懂。那时候很相信孔夫子,还写文章—— 毛泽东 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毛泽东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深受以《论语》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以儒家学者胡宏、张栻、王夫之、魏源、曾国藩、谭嗣同、杨昌继等人为代表的湖湘文化。受儒家影响颇深的杨昌继是毛泽东非常敬仰的老师,他对毛泽东更是言传身教,毛泽东1936年在与斯诺谈话时说:"在我的青年时代杨昌继对我有很深的影响……" 毛泽东还直接点读了许多儒家典籍,他本人在回忆中说:"我过去读过孔夫子的《四书》、《五经》,读了六年,背得,可是不懂。那时候很相信孔夫子,还写文章。"我们从毛泽东早期的《讲堂录》、《体育之研究》等作品中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儒家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 与蒋介石的极力尊孔不同,毛泽东对儒家文化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蒋介石宣称以孔子为中心的儒家学说是"几千来中国思想界的大动脉",是维系中国社会组织、维系中华民族的纽带,儒家所倡导的伦理纲常则是社会生活不变的常理。而毛泽东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正如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提出的,"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从而批判继承、破旧立新。他继承了儒家极富生命力的"实事求是"、"中庸"、"正名"等哲学思想,同时又对儒家所倡导的封建宗法制度和旧礼教给予尖锐的批判,认为"三纲五常"浸透了被压迫、被剥削者的血和泪,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半部"《论语》 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宋朝宰相赵普 于丹在百家讲坛说《论语》,以惊人的速度成为文化明星,同时"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成为众所周知的名言。那么这"半部《论语》治天下"到底源出何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典故,出自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身上。 赵普原本是赵匡胤手下的一个推官,后来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后来又罢免了他。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宋太宗准备重新起用赵普任宰相,这时有人劝说道:"赵普学识浅薄,没有什么学问,只读过一本《论语》。"宋太宗就问赵普:"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回答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来历。 据《宋史》记载,赵普"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并非是半本论语,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说,赵普的话可以做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说赵普没有把《论语》读透,只参透了一半学识,他用这一半学识帮助宋太祖平定了天下,现在还用这一半学识来帮助宋太宗治理天下;另一种解释是说,赵普只读了《论语》一本书并把它参透了,他用这本书的一半学识帮助太祖取得天下,现在将用另一半学识帮助太宗治理天下,使国泰民安。 《论语》的核心内容在于讨论世间的人伦道德,讲的是一种道理。赵普汲取了书中的精华,把它用在政治上,成为一代名相。 世界财富 孔子颇似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又是)学术普遍化之第一人,为士之阶级之创立者,至少亦系其发扬光大者;其建树之大,盖又超过苏格拉底。 第一部分 第10节:《论语》:东方圣经(9) —— 冯友兰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瑞典物理学博士汉内斯·阿尔文 《论语》不仅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很早就流传到海外,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它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生命力最强大的著作之一,被誉为东方的"圣经"。中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说,"孔子颇似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而且孔子又是"学术普遍化之第一人,为士之阶级之创立者,至少亦系其发扬光大者;其建树之大,盖又超过苏格拉底"。 在东亚国家中,韩国和日本都受益于《论语》思想,至今还保持着孔庙和大型的祭孔活动。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和俄国都借鉴了孔子的思想;美国建国初期的很多政治与伦理思想,明显能看出孔子的"影子";西方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对孔子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就非常推崇,力图从中汲取营养以摆脱教会神权的禁锢。 1988年1月,在巴黎召开的第一届诺贝尔获奖者国际会议上,75位与会代表经过四天的讨论,提出了16条以"面向21世纪"为主题的结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瑞典物理学博士汉内斯·阿尔文提出的一句话:"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西方学者对孔子的评价是很高的。 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文化上的优势。当代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不道德程度已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今天社会之所必需",人类应广泛地学习儒家文化。 在美国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中,孔子作为惟一的东方哲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球已经开设的孔子学院有120多所,覆盖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商业"圣经" 赵普以半部《论语》为相治国,半部《论语》即可修养其身,而我将用《论语》伴我终生—— 日本著名企业家涩泽荣一 企业文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国家,是美国学者通过总结日本企业管理经验提炼出来的,他们发现日本经济的成功不仅仅是资金和经济的成功,其背后还有更深层的文化背景。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把儒家传统文化与西方制度有机结合,提出了"义利合一"和"士魂商才"的思想,为日本企业文化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日本金融之王"、"日本近代经济的领路人"。 涩泽荣一曾创办或管理过500多家大企业,他借鉴儒家思想管理企业,认为《论语》是"工商之本",并一直将《论语》奉为"商业圣经"。他说:"赵普以半部《论语》为相治国,半部《论语》即可修养其身,而我将用《论语》伴我终生。" 涩泽荣一在其专著《与算盘》中表达了这样一个核心思想:《论语》讲究忠、孝、仁、义,算盘则言商求利,二者并不矛盾,关键是要做到"见利思义"。他认为《论语》中有算盘之理,算盘之中也可得知《论语》有真正致富之道,并由此提出了"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的儒家式经营理论。 如今《论语》已被世界众多著名企业作为企业文化的宝典,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担当了重要角色。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旅游胜地设立的松下电器商业学院还将《论语》等儒家经典列为必修课程,强调"商业之道在于德",以此建立人性化管理模式。 "儒商"已经日益成为有文化、有影响的商人的代名词。有人结合时代特征,概括出六条儒商治商理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金钱观;"善抓机遇,科学决策"的经营观;"突破现状,推陈出新"的发展观;"求贤若渴,知人善用"的人才观;"以人为本,协调人际"的管理观;"顾客第一,服务至上"的营销观。 第一部分 第11节:《论语》:东方圣经(10) "儒学文化圈" 东亚社会的发展是儒家文化向西方的挑战,必须重估儒家文化的价值—— 美国学者麦克法夸尔 儒家伦理是使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经济发展的文化背景—— 华裔美国学者杜维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改变了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认识,他们认为亚洲地区是以儒家文化为背景的"儒学文化圈",以《论语》为核心的儒学价值传统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德罗里克·麦克法夸尔认为:东亚社会的发展是儒家文化向西方的挑战,必须重估儒家文化的价值。杜维明教授也认为:儒家伦理是使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经济发展的文化背景。 儒学在日本的传播至今大约已有1700年的历史了,它与日本民族文化相糅合,从而成为具有民族特点的日本儒学,不仅影响了日本的社会历史,而且深深地渗透于日本古老的文化传统之中,成为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发展演变中形成了朱子学、阳明学和古学派等流派,为日本社会提供了不竭的智慧源泉。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宏在对战后政治进行总决算的基础上,曾主张"日本要把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的想法和孔子的教导调和起来",还强调日本的政治领导者必须把日本引上"中庸"安全的航道。 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也是朝鲜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有人说:"朝鲜是典型的儒教国家。"时至今日,朝鲜和韩国仍然非常重视对儒学的学习和研究。 公元前10世纪以前,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对越南的强大影响,儒家思想也传入越南,成为越南传统文化思想的渊源之一,其后通过越南又传播到远东一些国家。在新加坡、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仍保留着儒学传统。 1997年7月,一场席卷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横扫东南亚各国家和地区,甚至波及欧盟各国,最后驻足香港。危难时刻,正是以儒家伦理为代表的"亚洲价值观"成为中流砥柱挽救了危机:泰国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泰人助泰"捐款活动,韩国出现了全国"募金运动",新加坡号召公务员和企管人员自动减薪……正是这种"重义轻利"、"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儒家传统精神又创造了一个"东亚奇迹"。 "文明冲突"论 一个在文化、政治和经济上与美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松散的西欧联盟,不会对美国的安全构成威胁,但是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和自我伸张的中国可能构成这种威胁——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 儒学在新的世纪里,既不可能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也不会对西方文化构成威胁—— 当代学者姜林祥 对于儒学在21世纪的历史命运,许多中外学者持乐观态度,认为"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但与此同时,"儒家思想威胁论"却异军突起。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他认为,今后世界中将是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的对抗,儒家思想对西方最具有威胁性。 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长文《文明的冲突?》,1996年又出版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提出了带有政治色彩的"文明冲突"论,其实质是美国关于未来处理国际文化关系的"全球文化战略",把矛头指向了"儒家文明"。 亨廷顿认为亚洲文明和美国文明之间的差异"给美国与亚洲主要国家的关系带来了特殊的后果",凭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规模、经济活力和自我形象,都可以驱使它在东亚寻求一种霸权地位,"一个在文化、政治和经济上与美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松散的西欧联盟,不会对美国的安全构成威胁,但是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和自我伸张的中国可能构成这种威胁"。他希望美国能向欧洲靠拢,重新把自身确定为一个西方国家,而且全球目标是成为西方文明的领导国家。 第一部分 第12节:《庄子》:道家宝典(1) 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它几乎刺激了所有文明的神经",尤其引起东南亚"儒家文化圈"和中东伊斯兰社会的强烈反响,引得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学者各执己见、纷纷加以评说。 针对"文明冲突"论,曾任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院长的姜林祥教授说:"儒学在新的世纪里,既不可能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也不会对西方文化构成威胁。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讲的是'爱其所同,敬其所异,喜欢圆融,不喜欢冲突',是崇尚王道贬抑霸道的文化,中国从历史上一直就是一个大而不霸的国家。西方对于中国的偏见,之所以那么根深蒂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对于中国的不了解。" 媲美《圣经》 孔子的著作同希腊和罗马哲人的训言相比,它的总旨趣是良好的,在应用到它所处的社会和它优越的实用性质,则超出了西方的哲人……"四书五经"的实质与其他著作相比,不仅在文学上兴味隽永,文字上引人入胜,而且还对千百万人的思想施加了无可比拟的影响。由此看来,这些书所造成的势力,除了《圣经》以外,是任何别的书都无法与之匹敌的—— 美国汉学研究家卫三畏 中国儒学传统文化开始传入欧洲,主要应归功于明清之际来华的传教士耶稣会士。耶稣会士往来中西之间,欧洲人对中国的见闻"最典型的传送方式就是透过在东方的教士之书信",托寄回在欧洲的教士。这些书信结集出版后,成为18世纪欧洲士人间大量流通的读物。据统计,仅法国一国派往各国的耶稣会士寄回法国的信函就有34卷之多。 意大利人利玛窦第一个将《四书》进行翻译后寄回本国。艾儒略在《大西利先生行迹》中说:"利子尝将中国的'四书'译为拉丁文,寄回本国。国人谈之,知中国古书,能识真原,不迷于主奴者,皆利子之力也。" 从欧洲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500年间,欧洲流行的是"东方主义",当时的欧洲知识分子"对东方的一切都着迷",东方被西方涂上了一层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西方人得知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如瓷器、丝绸和漆器等,开始被推举为模范文明。"特斯也说:"一直到18世纪中叶,一般都认为中国远胜于欧洲,不论在科技或在经济上皆然。或许实情亦复如此。"即使有人攻击中国,总挡不住"中国热"的主流,这种情况直到19世纪才真正有所改变。 事实上,孔子和儒家学说为欧洲启蒙思想家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启蒙思想家就都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 儒学传入美国比传入欧洲要晚两个世纪,但是其有关中国的研究却后来居上。1830年,儒学首先通过传教士传入美国;1842年,美国为了与西方列强争夺东方,开展对以中国为主体的东方的研究,成立了第一个专门研究东方的学术机构——美国东方学会,并出版刊物,从此开始了有组织的中国学研究,并在中美关系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其中费正清、狄百瑞、杜维明等对儒学的研究影响尤其深远。美国汉学研究家卫三畏说:"孔子的著作同希腊和罗马哲人的训言相比,它的总旨趣是良好的,在应用到它所处的社会和它优越的实用性质,则超出了西方的哲人……'四书五经'的实质与其他著作相比,不仅在文学上兴味隽永,文字上引人入胜,而且还对千百万人的思想施加了无可比拟的影响。由此看来,这些书所造成的势力,除了《圣经》以外,是任何别的书都无法与之匹敌的。" 《庄子》:道家宝典——引出道学、哲学、文学和美学的万斛泉源 第一部分 第13节:《庄子》:道家宝典(2) 《庄子》是一部中国古代传给后世的文化瑰宝,其文章汪洋恣肆、机趣横生、气象磅礴,开创了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对中国文学、美学与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庄子哲学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汇集了东方人所特有的智慧和文明,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一支独放异彩的奇葩,是中华民族深邃而充满内蕴的思想资源与哲学宝库。它在中国历史上奠定了儒道互补的思想格局,补儒家哲学不足,"别为一宗",从而孕育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外儒内道的人格形态。 【作者生平】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其代表作《庄子》(又称《南华经》)以汪洋恣肆的文笔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五十二篇。"现存只有郭象注释的33篇。其中"内篇"7篇通常被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有庄子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据《史记》记载,庄子名周,战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处于同时代。庄子一生敝履富贵、淡泊名利,除了早年为生活所迫做过一段蒙地方的漆园吏之外,再没做过什么官。他虽然生活窘困,甚至要以借贷维持生活,却"不为五斗米折腰",拒绝了齐宣王、楚威王等的厚金礼聘。《庄子》书中常有抨击当时社会的言论,庄子的放荡不羁、蔑视礼法和权贵,以及对统治者的不合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庄子·秋水》中记载,有一天庄子正在濮水之上钓鱼,楚威王派两名使者拿了五千金厚礼聘请庄子为楚相,庄子听完使者的话,手持鱼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多年,楚王用竹盒装着它,当作珍贵的物品安放在宗庙的大堂之上。你们说,这只龟是想死而留骨、为人珍藏,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水里爬行呢?"两位使者说:"当然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水里爬行了。"庄子说:"你们走吧!我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里爬行。" 庄子生性豁达乐观,《庄子·至乐》篇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坐在地上,敲着盆子唱歌。庄子认为,人之生,来自自然;人之死,返归自然;对待生死,应当持纵浪大化、不喜不忧的态度。 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诸侯混战、争霸天下,他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大大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最伟大的道家思想的建构者、发展者与代表,唐玄宗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尊《庄子》为《南华真经》,使之成为道教至尊宝典之一。 【精品原文】 逍遥游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第一部分 第14节:《庄子》:道家宝典(3) 汤之问棘也是已。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当海上大风刮起时,就随着海风飞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六个月才到南海,而后停歇下来。"游气和尘埃在空中飘荡,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有穷尽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一个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海去。 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生暮死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只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一棵大椿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商汤和棘之间有这样的对话。商汤询问棘说:"上下四方有极限吗?"棘说:"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大海,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究竟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 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子,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的人们都赞誉宋荣子,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荣子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急忙忙的样子。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第一部分 第15节:《庄子》:道家宝典(4) [原文]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译文] 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 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 肩吾向连叔求教:"我从接舆那里听到谈话,大话连篇没有边际,一说下去就回不到原来的话题上。我十分惊恐他的言谈,就好像天上的银河没有边际,跟一般人的言谈差异甚远,确实是太不近情理了。" 连叔问:"他说的是些什么呢?" 肩吾转述道:"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女,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神情那么专注,使得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我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一点也不可信。" 连叔听后说:"是呀!对于瞎子,没法同他们欣赏花纹和色彩;对于聋子,没法同他们聆听钟鼓的乐声。难道只是形骸上有聋与瞎吗?思想上也有聋和瞎啊!这话似乎就是说你肩吾的呀。那位神人,他的德行,与万事万物混同一起,以此求得整个天下的治理,谁还会忙忙碌碌把管理天下当成一回事!那样的人呀,外物没有什么能伤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没他,天下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热。他所留下的尘埃以及瘪谷糠麸之类的废物,也可造就出尧舜那样的圣贤人君来,他怎么会把忙着管理万物当作一回事呢!" 北方的宋国有人贩卖帽子到南方的越国,越国人不蓄头发满身刺着花纹,没什么地方用得着帽子。尧治理好天下的百姓,安定了海内的政局,到姑射山上、汾水北面,去拜见四位得道的高士,不禁茫然若失,忘记了自己居于治理天下的地位。 [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第一部分 第16节:《庄子》:道家宝典(5)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个善于调制使手不皲裂的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去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 庄子说:"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蹿越,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斄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 齐物论 [原文]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者,叱者,吸者,叫者,?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簌则众窍是已,人簌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簌。" 第一部分 第17节:《庄子》:道家宝典(6) 子綦曰:"夫天簌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译文] 南郭子綦靠着几案而坐,仰首向天缓缓地吐着气,那离神去智的样子真好像精神脱出了躯体。他的学生颜成子游陪站在跟前说道:"这是怎么啦?形体诚然可以使它像干枯的树木,精神和思想难道也可以使它像死灰那样吗?你今天凭几而坐,跟往昔凭几而坐的情景大不一样呢。" 子綦回答说:"偃,你这个问题不是问得很好吗?今天我忘掉了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见过'人籁'却没有听见过'地籁',你即使听见过'地籁'却没有听见过'天籁'吧!" 子游问:"我冒昧地请教它们的真实含意。" 子綦说:"大地吐出的气,叫做风。风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窍孔都怒吼起来。你没有听过那呼呼的风声吗?山陵上陡峭峥嵘的各种去处,百围大树上无数的窍孔,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圆柱上插入横木的方孔,有的像圈围的栅栏,有的像舂米的臼窝,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浅池。它们发出的声音,像湍急的流水声,像迅疾的飞箭声,像大声的叱咤声,像细细的呼吸声,像放声叫喊,像嚎啕大哭,像在山谷里深沉回荡,像鸟儿鸣叫叽喳,真好像前面在呜呜唱导,后面在呼呼随和。清风徐徐就有小小的和声,长风呼呼便有大的反响,迅猛的暴风突然停歇,万般窍穴也就寂然无声。你难道不曾看见风儿过处万物随风摇曳晃动的样子吗?" 子游说:"地籁是从万种窍穴里发出的风声,人籁是从比并的各种不同的竹管里发出的声音。我再冒昧地向你请教什么是天籁。" 子綦说:"天籁虽然有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出于自身,发动者还有谁呢?" [原文]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 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译文] 才智超群的人广博豁达,只有点小聪明的人则乐于细察、斤斤计较;合于大道的言论就像猛火烈焰一样气焰凌人,拘于智巧的言论则琐细无方、没完没了。他们睡眠时神魂交构,醒来后身形不宁;跟外界交接相应,整日里勾心斗角。有的疏怠迟缓,有的高深莫测,有的辞慎语谨。小的惧怕惴惴不安,大的惊恐失魂落魄。他们说话就好像利箭发自弩机快疾而又尖刻,那就是说是与非都由此而产生;他们将心思存留心底就好像盟约誓言坚守不渝,那就是说持守胸臆坐待胜机。他们衰败犹如秋冬的草木,这说明他们日益消毁;他们沉湎于所从事的各种事情,致使他们不可能再恢复到原有的情状;他们心灵闭塞好像被绳索缚住,这说明他们衰老颓败,没法使他们恢复生气。他们欣喜、愤怒、悲哀、欢乐,他们忧思、叹惋、反复、恐惧,他们躁动轻浮、奢华放纵、情张欲狂、造姿作态。好像乐声从中空的乐管中发出,又像菌类由地气蒸腾而成。这种种情态日夜在面前相互对应地更换与替代,却不知道是怎么萌生的。算了吧,算了吧!一旦懂得这一切发生的道理,不就明白这种种情态发生、形成的原因了! 第一部分 第18节:《庄子》:道家宝典(7) 没有我的对应面就没有我本身,没有我本身就没法呈现我的对应面。这样的认识也就接近于事物的本质,然而却不知道这一切受什么所驱使。仿佛有"真宰",却又寻不到它的端倪。可以去实践并得到验证,然而却看不见它的形体,真实的存在而又没有反映它的具体形态。 众多的骨节,眼耳口鼻等九个孔窍和心肺肝肾等六脏,全都齐备地存在于我的身体,我跟它们哪一部分最为亲近呢?你对它们都同样喜欢吗?还是对其中某一部分格外偏爱呢?这样,每一部分都只会成为臣妾似的仆属吗?难道臣妾似的仆属就不足以相互支配了吗?还是轮流做君臣呢?难道又果真有什么"真君"存在其间?无论寻求到它的究竟与否,那都不会对它的真实存在有什么增益和损坏。 人一旦禀承天地之气而形成形体,就不能忘掉自身而等待最后的消亡。他们跟外界环境或相互对立、或相互顺应,他们的行动全都像快马奔驰,没有什么力量能使他们止步,这不是很可悲吗!他们终身承受役使却看不到自己的成功,一辈子困顿疲劳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这能不悲哀吗!这种人即使没有死亡,这又有什么益处!人的形骸逐渐衰竭,人的精神和感情也跟着一块儿衰竭,这能不算是最大的悲哀吗?人生在世,本来就像这样迷昧无知吗?难道只有我才这么迷昧无知,而别人都不迷昧无知的吗! 追随业已形成的偏执己见并把它当作判断事物的标准,那么谁会没有标准呢?为什么必须通晓事物的更替并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找到资证的人才有标准呢?愚昧的人也会跟他们一样有自己的标准。还没有在思想上形成定见就已存在是与非,这就像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就已经到达。这就是把没有当作有。没有就是有,即使圣明的大禹尚且不可能通晓其中的奥妙,我又能怎么样呢? [原文]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译文] 说话辩论并不像是吹风。善辩的人辩论纷纭,他们所说的话也不曾有过定论。果真说了些什么吗?还是不曾说过些什么呢?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言谈不同于雏鸟的鸣叫,真有区别,还是没有什么区别呢? 大道是怎么隐匿起来而有了真和假呢?言论是怎么隐匿起来而有了是与非呢?大道怎么会出现而又不复存在?言论又怎么存在而又不宜认可?大道被小小的成功所隐蔽,言论被浮华的词藻所掩盖。所以就有了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之辩,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东西。想要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非难对方所肯定的东西,那么不如用事物的本然去加以观察而求得明鉴。 各种事物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各种事物也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这一面。从事物相对立的那一面看便看不见这一面,从事物相对立的这一面看就能有所认识和了解。所以说:事物的那一面出自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这一面亦起因于事物的那一面。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并存、相互依赖的。虽然这样,刚刚产生随即便是死亡,刚刚死亡随即便会复生;刚刚肯定随即就是否定,刚刚否定随即又予以肯定;依托正确的一面同时也就遵循了谬误的一面,依托谬误的一面同时也就遵循了正确的一面。因此圣人不走划分正误是非的道路,而是观察比照事物的本然,也就是顺应事物自身的本来面目。 第一部分 第19节:《庄子》:道家宝典(8) 事物的这一面也就是事物的那一面,事物的那一面也就是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那一面同样存在是与非,事物的这一面也同样存在正与误。事物果真存在彼此两个方面吗?事物果真不存在彼此两个方面的区分吗?彼此两个方面都没有其对立的一面,这就是大道的枢纽。抓住了大道的枢纽也就抓住了事物的要害,从而顺应事物无穷无尽的变化。"是"是无穷的,"非"也是无穷的。所以说不如用事物的本然来加以观察和认识。 [原文]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影子之外的微阴问影子:"先前你行走,现在又停下;刚才你坐着,如今又站了起来。你怎么没有自己独立的操守呢?"影子回答说:"我是有所依凭才这样的吗?我所依凭的东西又有所依凭才这样的吗?我所依凭的东西难道像蛇的蚹鳞和鸣蝉的翅膀吗?我怎么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会是这样?我又怎么知道因为什么缘故而不会这样呢?" 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然自得地翩翩飞舞,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发觉自己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和蝴蝶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做物、我的融合与变化。 养生主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译文]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安养父母以尽孝,就可以终享天年。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文] 厨师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文惠君说:"嘻,妙呀!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牛体霍然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儿,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 第一部分 第20节:《庄子》:道家宝典(9) 文惠君说:"妙啊,我听了厨师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名家点评】 千古奇葩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千,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 其言大而博,其旨深而远—— 唐初著名道教学者成玄英 名理孕异梦,秀句镌春心。《庄》《骚》两灵魂,盘踞肝肠深—— 龚自珍 《庄子》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一支独放异彩的奇葩,对中国的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方人所特有的智慧和文明。无论是庄子深邃而隽永的智慧,抑或是他旷达而任真的品性,都启示过各个不同时代的思想家,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向往精神自由的知识分子。 《庄子》哲学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奠定了儒道互补的思想格局,补儒家哲学不足,"别为一宗",从而孕育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外儒内道的人格形态。 庄子本人既是一个哲学家,又富于诗人气质,因而,《庄子》这部哲学著作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于文学性和艺术价值的,其文笔纵横恣肆、气象磅礴,对中国美学与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庄子》是中国哲学的宝库,是民族智慧永不枯竭的源泉,是高度升华的中国文化的灵魂,它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伦理观点和浪漫主义色彩,在我国哲学、政治、古典文学的发展史上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后世文学家从中学到了文学创作艺术及创作思想,哲学家从中学到了认识论和辩证法,特别是魏晋时期的玄学从庄学中继承了不少东西,后来到隋唐时期的佛学、宋明理学及近代某些学说,都打上了《庄子》学说的烙印。 如今,《庄子》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文化界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全译本《庄子》很早就在国外的汉字文化圈内传播,根据日本史籍的记载,《庄子》早在公元5世纪已经东传日本,但是《庄子》一书译成英文还是在19世纪末。19世纪以来,《庄子》一书已经有数十种全译本、摘译本流传于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研究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阐扬道文化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 司马迁 《庄子》内篇虽与老子接近而别为一宗……庄子的天是浑天,庄子是由浑天而得悟大道。人生之意义在于认识浑天,无执无囿,顺化而逍遥——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 《庄子》将以老子为创始的道家学派继承、发扬和深化,发展成为两千多年来对中华民族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学术派别之一,使道家思想深深地融入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之中。其作者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中国最伟大的道家思想的建构者、发展者与代表。 "道"是中国哲学所独有的一个重要范畴,在西方哲学中找不到与之相应的称谓,中国哲学正是因为有了包括"道"在内的一系列范畴,才形成了与西方哲学不同的特点。老子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把"道"由一个表示具体事物名称的概念上升成为一个世界本原或本体概念,确立了"道"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的核心。 《庄子》自然观继承于老子,其核心可以用一个"道"字概括。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认为道虽然无形无状,但其中又有精有物,千百年来,它自古就存在着,它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自己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 庄子认为,天地宇宙、世间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道"无所不在,它就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理和法则。庄子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和复朴思想,把仁、义、理、智等道德观念尚未形成、人们无拘无束无知无欲纯真生活的远古时期作为理想的道德社会,认为是至德之世。 第二部分 第21节:《庄子》:道家宝典(10) 庄子发展了老子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思想,以自然无为作为最高的宗旨。他认为"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因为自然状态是最为完美的,"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对自然的任何雕琢都是对它的破坏。 庄子主张"绝圣弃智",因为伴随着知识、智慧、仁义、机巧而来的,自然是人的精神领域的骚动与异化,这将导致宁静心境遭到破坏,带来道德的堕落和社会的不平等。他提出返朴归真的道德主张,认为只有以"无为"为指导,效法"自然",才能实现至德之世的道德理想。 相对主义认识论 在庄子以前、与庄子同时的哲学家,如孔子、墨子、管子、商鞅、孟子等大多有独断论的倾向—— 当代学者冯契 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白居易 《庄子》在认识论上的极大贡献是相对主义的认识方法的发现与提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庄子哲学的话,那就是相对主义,而庄子哲学的相对主义又典型地表现在他的认识论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庄子哲学中最具特色的思想,就是他的认识论思想。 庄子的相对主义,首先表现在他否认客观事物性质的差异性,否认不同的认识对象之间所存在的质的区别。他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虽然有各不相同的表现形态,但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庄子认为,用这样的心胸来审视世界,也就是站在"道"的高度来看待世界。从道体的高度来看世界,则宇宙万物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和大小精粗之分了,即"齐万物"、"齐是非"、"齐物我"。 庄子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是对当时儒墨显学的批判。孔子本人把自己看成是文王的继承者,是天下大道的承担者,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更是把儒家学说奉为绝对权威,孟子甚至认为孔子的学说超过了古往今来的一切圣人。墨家的绝对主义也毫不逊色,认为其所掌握的"天志"是裁决一切是非的绝对标准。儒墨两家在争辩时更是各执一端、莫衷一是,都认为自己代表了绝对真理。 冯契在《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说:"在庄子以前、与庄子同时的哲学家,如孔子、墨子、管子、商鞅、孟子等大多有独断论的倾向。"正是庄子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把人们从独断的迷梦中唤醒,尽管它有诡辩之嫌,庄子的相对主义仍然构成了哲学发展的重要一环。 黄老学说 (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 司马迁 黄老学派是战国时期道家的流派之一,尊老子和传说中的黄帝为创始人,其特点是授法入"道",对老子的"道"论加以改造,使"道"成为"法"的哲学基础,提出"道生法"的命题。黄老学派是以道家思想为主体而吸收了法家的一些观点,将法家融合于道家的体系中,本质上是对道家的发展。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战国时代不少学者"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并多有著述流传于世。黄老学派假托黄帝为其政治哲学立言,《黄老帛书》和《老子》是其重要著作。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谋臣陆贾向他献《新语》十二篇,建议他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刘邦看罢连连称赞。刘邦对黄老之术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后继帝王的治国方略,汉惠帝、吕后、文帝、景帝都是黄老之术的信奉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 黄老学派以老子的"无为"、"虚静"等思想为核心,又吸取了法家等诸家学派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清静无为"、体恤民力,"不循天常,不节民力,周迁而无功";崇俭戒奢,赋敛有度;政治举措以百姓为中心,顺民性而为之,听任百姓自化安定,君王垂拱而治,不干扰百姓。 由于秦朝以前多年征战,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秦朝又实行暴政,君王生活淫侈,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汉初的统治者崇奉黄老之术,将黄老学派的政治主张用于政治实践,使社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第二部分 第22节:《庄子》:道家宝典(11) 胡适评庄子 庄子的哲学,总而言之,只是一个出世主义……中国古代的出世派哲学,至庄子始完全成立—— 胡适 胡适尝试运用西方哲学体系研究《庄子》,推动了庄子研究范式的转换,在20世纪中国庄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胡适对庄子人生哲学展开了激烈批判,对庄子反科学主义思想既有所批判,又努力挖掘庄书中所包含的生物进化论思想。 胡适认为《庄子》中包含着进化论思想,"庄子哲学的起点,只是一个万物变迁的问题",也就是进化问题,而"自化"二字是"《庄子》生物进化论的大旨",庄子进化论的关键是"万物进化都是自生自化,并无主宰"。胡适还通过对庄子哲学与西方近代生物进化学说的比较指出:庄子哲学不能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在于对环境的适应,"这一层便是《庄子》生物进化论的大缺点"。 胡适在1917年的博士论文中还论述了庄子的名学(逻辑),认为庄子的《齐物论》"含有一个真理,天下的是非,本来不是永远不变的",这个"变化进化的道德观念和是非观念"和德国的黑格尔相似,但是庄子过分推崇"天道"的作用,最终滑向了极端达观主义,"这种极端'不谴是非'的达观主义,即是极端的守旧主义"。 胡适认为庄子的人生哲学只是一个"达观主义",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这八个字,"庄子的哲学,总而言之,只是一个出世主义"。胡适还说:"中国古代的出世派哲学,至庄子始完全成立。"他认为,中国"左系思想(道家)到庄子而右倾,中系思想(儒家)到荀卿而左倾更甚"。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在东西方文化对比的反思基础上,对庄子哲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称庄子是"东方的懒惰圣人","自安于愚昧,自安于'不识不知'",认为庄子的"任天安命达观之说""流毒中国最深"。 但是到了晚年,胡适又改变了对庄子的批判态度,他说:"孔子、孟子一班人提倡的一种自由主义的教育哲学……后来的庄子、杨朱都是承袭这种学说的","庄子主要的是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就是健全的个人主义"。 浪漫文风 (庄子的行文)尤缥缈奇变,乃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晚清著名文论家刘熙载 庄子本人既是一个哲学家,又富于诗人气质,因而,《庄子》这部哲学著作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庄子在文学上的成就居先秦诸子之冠,堪称浪漫文学之父、东方文艺之神。其文章汪洋恣肆、机趣横生,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在古典散文中罕有伦比,为我国浪漫文学的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庄子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他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态,想像奇幻,富于浪漫,文辞富丽,构思奇妙。古今人物、骷髅幽魂、草虫树石、大鹏小雀,在庄子的笔下都变得栩栩如生,灵动而又姿态万千、迷离荒诞,使文章充满了诡奇多变的色彩。晚清著名文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庄子的行文"尤缥缈奇变,乃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清代文人胡文英针对《逍遥游》评价庄子的语言风格,说:"前段如烟雨迷离,龙变虎跃。后段如清风月朗,梧竹潇疏。善读者要须拨开枝叶,方见本根。千古奇文,原只是家常茶饭也。"《庄子》中有近200则丰富多彩的寓言,那种自由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那种诗性哲思的形象表达,那种艺术心灵的自然挥洒,那种高妙境界的神奇描绘,都构成了庄子的极大魅力。 后世文人在思想上和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受《庄子》影响者不计其数,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都是典型的代表。韩愈曾把《庄子》和《离骚》并称;苏轼的文章最得力于《庄子》,他的《赤壁赋》从思想到语言都脱胎于《庄子》,可谓行云流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与《庄子》的风格极为相近。 郭沫若在他的《今昔蒲剑·今昔集》中说:"庄子固然是中国有数的哲学家,但也是中国有数的文艺家。他那思想的超脱精微,文辞的清拔恣肆,实在是古今无两。他的书中有无数的寓言和故事,那文学价值是超过他的哲学价值的。中国自秦以来的重要文学家差不多没有不受庄子的影响。" 第二部分 第23节:《庄子》:道家宝典(12) 批判写实 庄周,吾之师也—— 嵇康 (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 班固 鲁迅爱用庄子所独有的词汇,爱引庄子的话,爱取庄子中的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在文辞上赞美过庄子,在思想上也不免多少有庄子的反映,无论是顺是逆—— 郭沫若 《庄子》不仅掀开了我国浪漫文学创作璀璨的一页,其现实文学的诸多开创性贡献,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开创的非纪实性散文的写实传统,可以说影响了后世所有的散体现实文学,其大胆批判精神及其杰出的讽刺艺术,给历代现实文学作家以极大的思想启迪、精神鼓舞和一定的艺术滋养,给了他们反抗、叛逆的勇气、力量及相应的某些手段、方法。 汉初贾谊的政论文指陈政事、针砭时弊,颇有庄子之风。"史圣"司马迁强烈的批判精神与庄子一脉相承,他在《史记》中暴露了历代帝王,特别是汉代帝王及当时统治阶级的种种丑恶行径和儒林诸生的迂腐卑琐,同时歌颂了反抗暴秦的英雄,表彰了刺客、游侠,这和庄子"掊击圣人,纵舍盗贼"之类的做法如出一辙,正统史学家班固以此批评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 魏晋之际,嵇康、阮籍受庄子批判现实精神的影响尤深,嵇康公开宣称:"庄周,吾之师也。"阮籍《咏怀诗》对矫揉造作的儒生及礼法制度大加批判。唐宋不少流传千古的诗篇更是深受庄子批判写实、抨击时事思想的影响,如盛唐"诗仙"李白的"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韩愈、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诗人的一些现实性作品都烙着庄子的印记。 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对封建思想、制度和封建末世社会进行了全面、深刻、彻底的批判与否定,追根溯源,也是与《庄子》的影响密切相关的,书中"强烈的叛逆思想,对社会、人生的深透认识,以及浓厚的悲观、虚无、梦幻色彩"都渗透着庄子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中以笔为剑的鲁迅也深受庄子影响,他的《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仁义道德"吃人"的本质,与庄子的批判精神异曲同工。郭沫若说:"鲁迅爱用庄子所独有的词汇,爱引庄子的话,爱取庄子中的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在文辞上赞美过庄子,在思想上也不免多少有庄子的反映,无论是顺是逆。"鲁迅自己也承认:"就是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 美学之源 《庄子》美学总结概括了先秦以前的几乎所有美学命题,并加以发挥,其中不少真知灼见对后世美学思想发展起了主导作用……《庄子》是中国美学的集大成者、奠基者—— 当代学者甘万萍 庄子美学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美学发展史,几乎对历代美学家、文论家都产生过影响,几乎对每一个重要的美学理论范畴和美学观点都发生过启迪作用—— 当代学者张利群 "庄子是一位追求美的生活、美的享受、美的体验、美的人格的哲人。他以优美的文词、奇妙的构思表现了完美的人生之趣,塑造出不同凡俗的理想人格。其书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铸造,从而体现出其美学思想。" 庄子有一套比较完整而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美学的源头,它足以与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媲美。庄子以道德为美,以大为美,以自然为美。庄子以一种沉着有序的生命意识来欣赏、把握人的形体上的审美价值,认为具有美的形体的人,就是具有极端自由生命的人,人的美就是一种生命的美。柏拉图也同样以无形而崇高的"理念"来捕捉人的形体美,他把形体审美理想建立在美的"理念"之上,认为美的事物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和谐,美的人具有和谐的特征和智慧的内质。 庄子的道是具有超越性的混全一体,而又不离人和宇宙万物,它通过直觉可以达到至一的境界。庄子否定形式化、世俗的、功用化的艺术,肯定超越实用目的、超越政治事功和理智判断的纯粹的审美意识,是中国纯艺术精神的根。 第二部分 第24节:《庄子》:道家宝典(13) 庄子饱含哲学精神的艺术思辨和超脱世俗功利的自由联想,不仅为后代美学家打开了广阔的审美视野,提供了合乎审美规律的思想方法,而且还为他们准备了美学理论建构的多种材料。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在书法、绘画、音乐等其他各种门类的艺术史上,庄子美学思想都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 郭沫若与《庄子》 郭沫若对庄子的研究是倾注了自己的感情的。从最初对庄子的崇拜到客观批判,反映了郭沫若思想上对庄子的认识和扬弃的过程—— 当代学者李毅强 郭沫若早在1910年于成都高等学堂学习时就喜欢读《庄子》,不但读原文,还看章太炎的《齐物论释》,但觉得章太炎用佛学解庄子,比庄子原文还莫名其妙。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期间,《庄子》不但是他接受西方思想的契机,也为他的新诗创作带来不少灵感。郭沫若自己说:"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爱读过庄子,不仅喜欢他的文章,并且迷恋过他的思想。他淡泊的生活,对于我尤其具有过相当强韧的吸引力。" 郭沫若是通过西方的泛神论思想重新发现庄子并研究庄子的,他称自己是从泰戈尔、歌德、斯宾诺莎等哲人的泛神论思想中,把"少年时代所喜欢的庄子再发现了"。郭沫若在他的《三个泛神论者》一诗中对庄子大加赞颂,他认为庄子与西方的泛神论思想有共同之处,他正是以庄子为中介接受了西方的泛神论思想,同时又对庄子思想进一步加深了领悟,他说:"待到一和国外思想参证起来,便真是到了一旦豁然而贯通的程度。"郭沫若的著名诗篇《女神》更是受到了庄子的深刻影响,其中的"凤凰"、"梧桐"和"醴泉"让人不能不想到《庄子·秋水》。 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经历了生活的变迁,对庄子的认识也由个人崇拜转变为客观评价,并对庄子的师承与后学提出了独到见解。郭沫若肯定了庄子积极用世、与统治阶级不合作及批判的精神,赞扬了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贵品格,同时又批判了庄子的"滑头主义哲学",认为"两千多年来的滑头主义哲学,封建地主阶级的无上法宝,事实上是庄老夫子这一派所培植起来的"。 郭沫若认为庄子师出儒门,是孔子、颜回门下。他还否定了庄子生前寂寞的普遍看法,认为庄子生前显赫:"庄子的声望在当时是相当隆重的,他有过一群门人弟子,而且南游楚,北游梁,所游地方相当广,到处和高级的执政者打交道。" 郭沫若认为庄子的后学受思孟学派、神仙学派和阴阳学派的影响渐渐流为卑污,甚至堕落成为骗子,这与庄子学说本身的局限有关。"大凡一种思想,一失掉了它的反抗性而转型为御用品的时候,都是要起这样的质变的。在这样的时候,原有的思想愈是超然,堕落的情形便显得愈见悲惨。" 西方谈"道" 在伟大的精神传统中,在我看来,道家提供了关于生态智慧的最深刻、最完美的说明,这种说明强调一切现象的基本同一和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嵌入—— 美国物理学家卡普兰 道家思想从19世纪初传入西方,就逐渐引起了西方人的兴趣,产生了广泛影响,从政治家到科学家、艺术家以至普通青年,喜爱道家学说的大有人在。在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道家著作大受欢迎,在英国伦敦街上时常能见到街上的青年在衣服上印着"道"、"静"等汉字,或戴着"水"字的胸章。 美国物理学家卡普兰认为道家的"道"和"气"与现代物理学中的"场"的概念非常相似,并在《物理学之道》中企图说明东方古典哲学的科学精神和现代物理学的变革趋向相一致。他高度评价道家:"在伟大的精神传统中,在我看来,道家提供了关于生态智慧的最深刻、最完美的说明,这种说明强调一切现象的基本同一和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嵌入。"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在研究基本粒子问题时,有一次突然想起《庄子》中有关"浑沌"的一则寓言,后来他写了一篇短文,名字就叫《庄子》,并将庄子的"浑沌"一词引入物理学。他评价老庄哲学:"他们(老子和庄子)论证说,脱离了自然界的人不可能是幸福的,而且人对自然界的抵抗力是小得可怜的……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 据说,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在国情咨文中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法国的一位女政治家曾把老子思想作为其参与竞选的指导原则。 第二部分 第25节:《君主论》:暴君导师(1) 《君主论》:暴君导师——第一部政治禁书 在人类思想史上,还从来没有哪部著作像《君主论》这样,一面受着无情的诋毁和禁忌,另一面却获得了空前的声誉。《君主论》中,马基雅维里最惊世骇俗的观点是:君王须兼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为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他的观点自问世以来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恨之者斥之为"暴君的导师",爱之者尊其为"民族主义国家的理论先驱"、近代"政治学之开山鼻祖"。《君主论》作为第一部政治禁书而为世人瞩目,在西方,它被誉为影响世界的十大名著之一,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的最独到、最精辟、最诚实的"验尸报告"。 【作者生平】 马基雅维里(1469年~1527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作家,是一度被斥为"暴君导师"的划时代政治谋略大师。其代表作《君主论》问世以来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从西方到东方,在宗教界、政界、学术领域和社会上广泛地引起各种强烈的反响。 1469年,马基雅维里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其父是一名律师,学识渊博,热衷于研究人文科学,并与当时一些著名学者关系密切。马基雅维里从小聪明过人,勤奋好学,据说能过目成诵,所以父亲非常喜爱他,不惜巨额花费培养他在人文科学方面的基础,并使他接受正规的教育。 1494年,法国入侵佛罗伦萨,梅迪奇家族不战而降,佛罗伦萨人民在萨那罗领导下举行起义,驱逐了梅迪奇家族的统治,建立了共和政府。1498年,年仅29岁的马基雅维里因其浓厚的人文主义功底被任命为第二国务秘书厅秘书长,并被列为第一国务秘书厅的六个秘书之一。不久他又被任命为"自由与和平十人委员会"秘书,在最高行政机关——执政团的领导下负责办理外交与军政事务。在14年的任职期间,马基雅维里曾多次受命出使国外。 1506年12月,佛罗伦萨最高会议批准马基雅维里的提案,设置一名新官员专门负责监管军队组建工作,并任命马基雅维里为"佛罗伦萨国民军军令局局长",在他按照瑞士式军队训练方法训练的400名新兵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招募志愿者组建新军。1509年,这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攻入叛乱十余年而一直固若金汤的比萨城内,一时举国狂欢。 1512年,共和国遭到颠覆,君主制复辟,马基雅维里遭到逮捕,后来又被释放,他从此结束了政治生涯,在佛罗伦萨近郊的乡间过着隐退的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君主论》以表达他对君王的忠诚与崇拜,期望能够继续在政治上一展拳脚,可是《君主论》还没来得及发表,共和国再次推翻君主统治。马基雅维里又向共和国新政府谋求职位,遭到拒绝后在极度失望与痛苦中忧病而逝。 【精品原文】 第十四章 君主关于军事方面的责任 君主除了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之外,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其他的思想,也不应该把其他事情作为自己的专业,因为这是做统帅的人应有的惟一的专业。它的效力不仅能够使那些生下来就当君主的人保持地位,而且有许多次使人们从老百姓的地位一跃而高踞王位。反之,大家都知道,君主沉醉于安逸比对关心军事想得更多便亡国。亡国的头一个原因就是忽视这种专业,而使你赢得一个国家的原因,就是因为你精通这门专业。 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由于讲求军事,于是由平民一跃而为米兰的公爵;而他的孩子们由于躲避军事的困苦,于是由公爵降为平民。因为不整军经武,就使得人们蔑视你,这是君主必须提防的奇耻大辱之一。这一点容后说明,因为武装起来的人同没有武装起来的人是无法比较的。指望一个已经武装起来的人心甘情愿服从那个没有武装起来的人,或者没有武装的人厕身于已经武装起来的臣仆之中能够安安稳稳,这是不符合情理的。因为一方抱着蔑视的态度,他方抱着猜疑,这两者是不可能好好地相处共事的。所以,一个君主如果不懂军事,除了已经提到的其他不幸之外,他既不能获得自己的士兵的尊敬,而自己也不能够信赖他们。 第二部分 第26节:《君主论》:暴君导师(2) 因此,君主永远不要让自己的思想离开军事训练问题,而且他应该在和平时期比在战争时期更加注意这个问题。他要做到这一点,可以有两个方法:其一是采取行动,其二是靠思考。关于行动方面,君主除了必须把他的人妥善地组织起来加以训练之外,自己必须不断地从事狩猎,借以锻炼身体,习惯于艰苦生活,并且认识各处地理状态,了解山脉是怎样起伏的,峡谷是怎样凹陷的,平原是怎样展开的,还要明了河流沼泽的特性,而且对于这一切必须予以最大的注意。 这种知识有两种用处:首先是他学会怎样了解自己的国土,就能够更好地懂得怎样保卫它;其次,如果此后他有必要了解任何其他地方时,由于他对那个地方的知识与经验,他就能够很容易了解那个地方。因为,举个例子说,在托斯卡纳的丘陵、山谷、平原、河流和沼泽同其他地区这些地方有某种相似之处,从而一个人由于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势,就能够很容易地了解其他地区的地势。君主如果缺乏这种专长,也就是缺乏了一个首领应该具备的头一个条件,因为这种专长告诉他怎样发现敌人,选择根据地,率领军队安排作战阵地,以及利用有利条件围攻目的地。 阿凯亚人的君主菲利波门曾经受到史学家的各种赞扬,其中有一条就是,因为他在和平时期还是思考着战争的方法;当他和他的朋友一起在乡村的时候,他常常停下来同他们讨论:如果敌人在这个山丘出现,而我们和我们的军队却在这里,谁享有地利呢?我们怎样才能够保持队形稳妥地打击敌人呢?如果我们想退却,应该怎样采取行动呢?如果敌人退却了,我们应该怎样追击呢?当他和他们一起走着的时候,他会向他们提出一支军队可能遇到的一切情况,他倾听他们的意见,并且说明自己的意见,同时提出理由加以论证。这样一来,由于这样经常不断地深谋远虑,他在率领军队时就不可能发生他不能够应付的任何意外事件。 但是,为着训练脑筋,君主还应该阅读历史,并且研究历史上伟大人物的行动,看看他们在战争中是怎样做的,检查他们胜利与战败的原因,以便避免后者重蹈覆辙。最重要的是他应当像过去那些伟大人物那样做。他们要选择某一个受到赞美和尊崇的前人作为榜样,并且经常把他们的举措和行动铭记心头,据说,亚历山大大帝就是效法阿基里斯,恺撒效法亚历山大,西奇比奥效法居鲁士。谁读色诺芬所写的居鲁士王的生平,谁就会从西奇比奥的生平看到他效仿居鲁士给自己带来多大光荣,同时在纯洁、和蔼、仁慈、宽宏大量方面,西奇比奥同色诺芬所描述的关于居鲁士的特性多么吻合。 这样一类的方法,贤明的君主必须遵守;而且在和平时期绝不能够无所事事,相反,应该努力地利用这些时间,以便在命运逆转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反击的准备。 第十六章 论慷慨与吝啬 现在从上述的头一种品质开始谈起。我说,被人们称为慷慨可能是好的;可是,如果慷慨在做法上使你不获称誉,它就损害你了;因为如果你有道德地并且正当地慷慨行事而不见知于人,你就逃避不了与此相反的恶名。所以,一个人如果希望在人们当中保有慷慨之名,就必不可免地带有某些豪侈的性质,以致一个君主常常在这一类事情上把自己的财力消耗尽了。到了最后,如果他们想保持住慷慨的名声,他就必然非同寻常地加重人民的负担,横征暴敛,只要能够获得金钱,一切事情都做得出来。这就使得他的臣民开始仇恨他,而且当他变得拮据的时候,任何人都不会敬重他。结果是,因为他这样的慷慨损害了许多人,而受惠者只是很少数人,所以他是第一个遭遇困难的人,不论发生什么危险,他将先受其害。而等到他认识到这一切想要缩手的时候,他将立即获得吝啬的恶名。 因为君主除非使自己负担损失,否则就不能够运用这种慷慨的德性扬名于世,所以,如果君主是英明的话,对于吝啬之名就不应该有所介意。因为当人们看见由于节约的缘故,他的收入丰盈,能够防御对他发动战争的任何人,能够建功立业而不加重人民的负担;因此随着时间的流转,人们将会认为这位君主愈来愈慷慨了。这样一来,他对于一切人说来就是慷慨的,因为他没有增加他们的负担,他们人数又很多;反之,他对于没有施与的人说来是吝啬的,但这些人毕竟为数甚少。 第二部分 第27节:《君主论》:暴君导师(3) 在我们的时代里,我们看见只有那些曾经被称为吝啬的人们才做出了伟大的事业,至于别的人全都失败了。教皇朱利奥二世就是借助慷慨之名使自己登上教皇的宝座的;可是,为着能够进行战争,后来他就不考虑保持慷慨的名声了。当今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二)进行了许多场战争,而没有向属民征收特别的赋税,就是因为他依靠长时期节约之所得,供他的额外支出。当代的西班牙国王(费尔迪南多)假如享有慷慨之名,就不可能从事并且完成这样多的宏图伟业了。 所以,为了不去掠夺老百姓,为了能够保卫自己,为了不陷于穷困以至于为人们所轻蔑,为了不至于变成勒索强夺之徒,君主对于招来吝啬之名亦不应该有所介意,因为这是他能够统治下去的恶德之一。如果有人说:恺撒也曾由于慷慨取得统治权,而且其他许多人也曾由于慷慨或者被称赞为慷慨而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我回答他说:现在你已经成为一位君主,否则就是正在争取君主的地位。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这种慷慨是有害的;如果是第二种情况,被人们誉为慷慨却是十分必要的。恺撒是那些渴望取得罗马君权的人们当中的一个;但是,如果他在取得罗马君权之后仍然统治下去而不节约他的支出的话,他就会毁灭帝国。假如有什么人反驳说:世界上曾经有过许多君主,他们依靠军队建立了伟大的事业,同时也曾经被称誉为最慷慨不过。对此我要回答你说:君主所花费的钱财,或者是他自己的和他的老百姓的钱财,否则就是别人的钱财。在头一种场合,他必须节约;如果在第二种场合,他不应该忽略表示慷慨的任何机会。 一位君主如果带军队出征,依靠掳掠、勒索、敲诈和使用别人的财物,这个时候慷慨是必要的;否则士兵就不追随他了。正如居鲁士、恺撒、亚历山大一样,对于既不是你自己的财产也不是你的老百姓的财产,你尽可以作为一个很阔绰的施主,因为你慷他人之慨淋漓痛快,不但无损于你的名声,倒是使你的声誉鹊起。只有把你自己的财产挥霍了,才损害你自己。世界上再没有一样东西比慷慨消耗得更厉害的了,因为当你慷慨而为的时候,你就失去了使用慷慨的能力,不是使自己贫穷以至被人轻视,就是因为要避免陷于贫穷而贪得无厌惹人憎恨。因此,一个君主头一件事就是,必须提防被人轻视和憎恨,而慷慨却会给你带来这两者。因此,明智之士宁愿承受吝啬之名,因为它虽然带来丑名但是不引起憎恨,追求慷慨之誉,则必然招致贪婪之名,而贪婪之名则使丑名与憎恨两者俱来。 第十七章 论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是否比被人畏惧来得好些 现在谈谈前面列举的另一种品质。我认为,每一位君主都一定希望被人认为仁慈而不是被人认为残酷。可是他必须提防不要滥用这种仁慈。切萨雷·博尔贾是被人认为残酷的。尽管如此,他的残酷却给罗马尼阿带来了秩序,把它统一起来,并且恢复和平与忠诚。如果我们好好地考虑到这一点,就会认识到博尔贾比佛罗伦萨的人们仁慈得多了,因为后者为着避免残酷之名反而让皮斯托亚被毁灭了。所以君主为着使自己的臣民团结一致和同心同德,对于残酷这个恶名就不应有所介意,因为除了极少数的事例之外,他比起那些由于过分仁慈、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随之而起的人说来,是仁慈得多了,因为后者总是使整个社会受到损害,而君主执行刑罚不过损害个别人罢了。在所有的君主当中,新的君主由于新的国家充满着危险,要避免残酷之名是不可能的。维琪尔借迪多的口说道: "严峻的形势、崭新的邦家, 命我森严壁垒,警戒着海角天涯。" 但是,君主对于信任他人或者采取行动则务须慎重;不过,也不要杯弓蛇影,妄自惊慌。他应当慎思明辨,人道为怀,有节制地行事,以免由于过分自信而使自己流于轻率鲁莽,或者由于过分猜疑而使自己褊狭不能容人。 关于这一点,发生这样一个争论:究竟是被人爱戴比被人畏惧好一些呢?抑或是被人畏惧比被人爱戴好一些呢?我回答说:最好是两者兼备;但是,两者合在一起是难乎其难的。如果一个人对两者必须有所取舍,那么,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因为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当你对他们有好处的时候,他们是整个儿属于你的。正如我在前面谈到的,当需要还很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和自己的子女,可是到了这种需要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弃你了。因此,君主如果完全信赖人们的说话而缺乏其他准备的话,他就要灭亡。因为用金钱而不是依靠伟大与崇高的精神取得的友谊,是买来的,但不是牢靠的。在需要的时刻,它是不能够倚靠的。而且人们冒犯一个自己爱戴的人比冒犯一个自己畏惧的人较少顾忌,因为爱戴是靠恩义这条纽带维系的;然而由于人性是恶劣的,在任何时候,只要对自己有利,人们便把这条纽带一刀两断了。可是畏惧,则由于害怕受到绝不会放弃的惩罚而保持着。 第二部分 第28节:《君主论》:暴君导师(4) 但是,君主使人们畏惧自己的时候,应当这样做:即使自己不能赢得人们的爱戴,也要避免自己为人们所憎恨;因为一个人被人畏惧同时又不为人们所憎恨,这是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的。只要他对自己的公民和自己的属民的财产,对他们的妻女不染指,那就办得到了。而当他需要剥夺任何人的生命的时候,他必须有适当的辩解和明显的理由才这样做。但是头一件是,他务必不要碰他人的财产,因为人们忘记父亲之死比忘记遗产的丧失还来得快些。再说,夺取他人财产的口实是永远好找的;一个人一旦开始以掠夺为生,他就常常找到侵占他人财产的口实。但是,与此相反,夺取他人生命的理由却更加难找了,而且很快就消失了。 可是,当君主和军队在一起并且指挥庞大的队伍的时候,他完全有必要置残酷之名于度外;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残酷之名,他就绝不能够使自己的军队保持团结和踊跃执行任何任务。下面这件事情可以列为汉尼拔的惊人的行动之一。他率领一支由无数民族混合组成的大军,在外国的土地上作战,无论在噩运或者在好运的时候,也无论在军队当中或者对待君主,都不曾发生任何龃龉。这并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只是由于他的残酷无情,同时他具有无限的能力,这就使他在士兵的心目中感到既可敬又可畏。但是假使他不是残酷无情的话,光靠他的其他能力是不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的。然而对此事缺乏深思熟虑的史学家们,一方面赞赏汉尼拔取得这样的成果,而另一方面却非难他取得这种成果的主要原因。 假如汉尼拔只有其他的能力,那确是不够的,关于这一点可以从西奇比奥的事例中看到。西奇比奥不仅在他那个时代而且在全部史纪上都是一位罕有的人物;可是他的军队在西班牙背叛他,其原因不是别的,而只是由于他太仁慈了。他让自己的士兵享有同军纪不相容的更大的自由。为此,他在元老院受到法比奥·马西莫的弹劾,被称作罗马军队的败坏者。 洛克伦斯居民曾经遭受西奇比奥的一名使者的摧残,可是西奇比奥既没有替他们报仇雪耻,对于使者的横行霸道也没有加以惩罚。这完全是由于西奇比奥性情和易使然。因此,在元老院里想替他辩解的人就说,许多人懂得怎样不犯错误,比懂得怎样矫正别人的错误来得清楚。如果西奇比奥这样继续保持他的统帅地位,这种性情早晚要把他的名声和荣誉葬送掉。但是,由于他是在元老院的监督之下,他这种有害的品性不仅被掩盖起来,而且还使他获得荣誉。 现在我们回到关于被人畏惧或者被人爱戴这个问题上来。我的结论是:人们爱戴君主,是基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感到畏惧则是基于君主的意志,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应当立足在自己的意志之上,而不是立足在他人的意志之上。他只是必须努力避免招仇惹恨,有如前述。 第十八章 论君主应当怎样守信 任何人都认为,君主守信,立身行事,不使用诡计,而是一本正直,这是多么值得赞美啊!然而我们这个时代的经验表明:那些曾经建立丰功伟绩的君主们却不重视守信,而是懂得怎样运用诡计,使人们晕头转向,并且终于把那些一本信义的人们征服了。 因此,你必须懂得,世界上有两种斗争方法:一种方法是运用法律,另一种方法是运用武力。第一种方法是属于人类特有的,而第二种方法则是属于野兽的。但是,因为前者常常有所不足,所以必须诉诸后者。因此,君主必须懂得怎样善于使用野兽和人类所特有的斗争方法。关于这一点,古代的作家们早已谲秘地教给君主了。他们描写阿基里斯和古代许多其他君主怎样被交给半人半马的怪物基罗尼喂养,并且在它的训练下管教成人。这不外乎说,君主既然以半人半兽的怪物为师,他就必须知道:怎样运用人性和兽性,并且必须知道:如果只具有一种性质而缺乏另一种性质,不论哪一种性质都是不经用的。 君主既然必须懂得善于运用野兽的方法,他就应当同时效法狐狸与狮子。由于狮子不能够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狸则不能够抵御豺狼。因此,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然而那些单纯依靠狮子的人们却不理解这点。所以,当遵守信义反而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或者原来使自己做出承诺的理由现在不复存在的时候,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假如人们全都是善良的话,这条箴言就不合适了。但是因为人们是恶劣的,而且对你并不是守信不渝的,因此你也同样地无需对他们守信。一位君主总是不乏正当的理由为其背信弃义涂脂抹粉。关于这一点,我能够提出近代无数的实例为证,它们表明:许多和约和许多诺言由于君主们没有信义而作废和无效;而深知怎样做狐狸的人却获得最大的成功。但是君主必须深知怎样掩饰这种兽性,并且必须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人们是那样地单纯,并且那样地受着当前的需要所支配,因此要进行欺骗的人总可以找到某些上当受骗的人们。 第二部分 第29节:《君主论》:暴君导师(5) 在新近的那些事例当中有一件事,我不想保持沉默:亚历山大六世除了欺骗人们之外,既不曾做过任何其他事情,也从来不曾梦想过任何其他事情,但是他总是找到上当受骗的货色。因为世界上从来不曾有过一个人比他更加有力地作出保证,比他更加信誓旦旦地肯定某一件事情,而同时没有一个人比他更加随便地食言而肥的了。可是,他的欺骗总是称心如意地获得成功,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人世的这一方面。 因此,对于一位君主说来,事实上没有必要具备我在上面列举的全部品质,但是却很有必要显得具备这一切品质。我甚至敢说:如果具备这一切品质并且常常本着这些品质行事,那是有害的;可是如果显得具备这一切品质,那却是有益的。你要显得慈悲为怀、笃守信义、合乎人道、清廉正直、虔敬信神,并且还要这样去做,但是你同时要有精神准备做好安排:当你需要改弦易辙的时候,你要能够并且懂得怎样做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做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乎人道,违反神道。因此,一位君主必须有一种精神准备,随时顺应命运的风向和事物的变幻情况而转变。然而,正如我在前面说过的,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是不要背离善良之道,但是如果是必须的,他就要懂得怎样走上为非作恶之途。 因此,一位君主应当十分注意,千万不要从自己的口中溜出一言半语不是洋溢着上述五种美德的说话,并且注意使那些看见君主和听到君主谈话的人都觉得君主是位非常慈悲为怀、笃守信义、讲究人道、虔敬信神的人。君主显得具有上述最后一种品质,尤其必要。人们进行判断,一般依靠眼睛更甚于依靠双手,因为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到你,但是很少人能够接触你;每一个人都看到你的外表是怎样的,但很少人摸透你是怎样一个人,而且这些少数人是不敢反对多数人的意见的,因为后者受到国家最高权威的保护。对于不能够向法院提出控诉的一切人的行动,特别是君主的行动,人们就注意其结果。所以,一位君主如果能够征服并且保持那个国家的话,他所采取的手段总是被人们认为是光荣的,并且将受到每一个人的赞扬。因为群氓总是被外表和事物的结果所吸引,而这个世界里尽是群氓。当多数人能够站得住脚的时候,少数人是没有活动的余地的。当代的某一位君主——我现在不便点名——除了和平与信义之外,从来不宣扬其他事情,但是他对这两者的任何一者都是极端仇视的。然而假使他曾经遵守其中任何一者,那么,他的名望或者他的权力就不免三番五次被人攫取了。 第十九章 论应该避免受到蔑视与憎恨 关于前面提到的君主的品质,我已经论述其中最重要的一些品质,现在我想根据下述总纲扼要地讨论其余的品质。这条总纲就是正如前面已经稍微提到的,君主必须考虑怎样避免那些可能使自己受到憎恨或者轻视的事情。如果他能够避免这些事情,他就尽到自己的本分了,即使有其他丑行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正如我已经说过的,贪婪、霸占臣民的财产及其妇女,特别使君主被人嫉恨;因此,他必须避免这两件事情。当大多数人的财产和体面都没有受到侵犯的时候,他们就安居乐业,君主只需要同很少数人的野心进行斗争,他可以有许多方法并且轻而易举地把这些人控制住。 君主如果被人认为变幻无常、轻率浅薄、软弱怯懦、优柔寡断,就会受到轻视。因此,他必须像提防暗礁一样提防这一切。他应该努力在行动中表现伟大、英勇、严肃庄重、坚韧不拔。关于臣民的私事问题,他所做的决断应该是不可更改的。而且,他应该支持人们对他抱有这样一种见解:谁都不要指望欺骗他或者瞒过他。 君主使人们对自己抱有这种见解,就会深受敬重,而阴谋反对一个受到敬重的人是困难的。如果大家都认为他卓越非凡而且受到他的臣民尊敬,要攻击他也是困难的。因此,君主必须注意两件事:其一是内部的,它来自臣民方面;其二是外部的,它来自外国势力。对于后一种情况,依靠坚甲利兵和依靠亲密的盟友就能够防御了。而且,如果他拥有坚甲利兵,他们总会有亲密的盟友。除非国内已经受到阴谋的捣乱,否则在对外泰然无事的时候,国内也是泰然无事的。即使遇有外患,如果君主已经如我所说地安排和立身行事,只要他不是自暴自弃,他就能够如同我所说的斯巴达的纳比德那样抵抗一切攻击。 第二部分 第30节:《君主论》:暴君导师(6) 但是,关于臣民的问题,当没有外患的时候,君主不得不害怕的只是他们秘密地搞阴谋。关于这一点,如果君主避免引起臣民的憎恨和轻视,使人民对他感到满意,他就能够坐稳江山了。正如我上面已经详细申述的,这是君主必须做到的一件事情。一位君主要能够对抗一切阴谋,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不要受到广大人民憎恨,因为搞阴谋的人总是指望把君主置诸死地来取悦于人民;但是,如果阴谋者认为那样做只能激怒人民的话,他就不会有勇气实现这样一类的意图了。因为,阴谋者将要遭遇到无限的困难。经验证明:自古以来,阴谋为数很多,而曾经成功者甚少,因为搞阴谋的人都不能够单枪匹马地干。而且,除了那些他认为是心怀不满的人们之外,不能够找到别的人合伙同谋。但是,一旦你向一个不满之徒吐露你的意图,你就给他一个使他可以获得满足的方法,因为他显然可以期待从这里取得各种好处,当他看到:站在这一方面利益是确定的,而站在另一方面则是不确定的并且充满着危险,如果他笃守信义,他就是你的罕有的朋友,否则就是君主的非常顽固不化的敌人。 现在把这件事扼要地说一下。我认为,在阴谋者这方面,除了怀着恐惧、妒忌、担心受到令人丧胆的刑罚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了;但是在君主这方面,有的是一国之君的威严、法律,他的盟友和国家对他的保护,除此之外,还有人民的好感。因此,任何人都不可能那样轻举妄动地搞阴谋。同时,一般阴谋者,在为非作恶之前都不得不有所畏惧;在这种情况之下,由于阴谋者是人民的敌人,他在为非作恶之后,也一定是害怕的,并且因此绝不能够指望获得任何藏身之所。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举出无数的实例,但是我想举一个例子就够了,这个例子在我们的父亲这一辈人当中还记得它是怎样发生的。先前波洛尼亚的君主梅塞尔·安尼巴莱·本蒂沃利,即当今的梅塞尔·安尼巴莱的祖父,是被坎尼斯基家族搞阴谋杀害的,当时除尚在幼龄的梅塞尔·焦万尼外,安尼巴莱·本蒂沃利家族没有一个人幸存。可是在他被杀死之后,人民立即起来把坎尼斯基家族全部杀死了。这是由于当时本蒂沃利家族在波洛尼亚获得人民的好感是非常有力的。虽然在安尼巴莱死后能够统治这个国家的人一个也没有残存下来,可是当波洛尼亚的人们听说,在佛罗伦萨有一个过去一直被人当作铁匠的儿子、其实是本蒂沃利家族的后裔,他们就到佛罗伦萨迎接他,并且把这个城市的政府交给他。这个城市就由这个人统治,直到梅塞尔·焦万尼长大能够亲政为止。 因此,我的结论是:当人民对君主心悦诚服的时候,君主对于那些阴谋无需忧心忡忡;但是如果人民对他抱有敌意,怀着怨恨的话,他对任何一件事,对任何一个人就必然提心吊胆。因此,妥善组织的国家和英明的君主都非常注意不要把贵族逼上绝境,同时要使人民获得满足,心情舒畅。因为这是君主所必须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法国是我们这个时代里组织得最好、统治得最好的王国之一。在这个国家里,我们看到法国国王的自由与安全赖以维持的优越的制度无数之多。其中主要的一个制度就是"议会"及其权力。因为建立这个王国的人知道权力者的野心和他们的傲慢,认定有必要在他们的嘴上套上制动机来约束他们;另一方面,因为君主知道人民由于惧怕贵族从而怨恨贵族,君主便设法使他们感到安全,但是,他又不想把这种事情作为君主特别照料的事情,于是,为着避免自己由于袒护人民而受到贵族非难,同时为了避免由于袒护贵族而受到人民的非议,国王就设立作为第三者的裁判机关,这个裁判机关可以弹劾贵族,维护平民,而用不着国王担负责任。对于国王和王国来说,世界上再没有比这个制度更好、更审慎,再没有比这个方法更安全的了。由此,我们又可以获得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结论:君主务必把担负责任的事情委诸他人办理,而把布惠施恩的事情自己掌管。我们还可以得出结论说:君主因此必须看重贵族,但是不应该因此使自己为人民所恨。 第二部分 第31节:《君主论》:暴君导师(7) …… 第二十二章 论君主的大臣 遴选大臣,对于君主说来实在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他们是否良臣,取决于君主的明智。人们对于一位君主及其能力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通过对他左右的人们的观察得来的,如果左右的人们是有能力的而且是忠诚的,他就常常能够被认为是明智的,因为他已经知道怎样认识他们的能力并且使他们忠贞不渝。但是如果他们不是这样的人,人们就往往会对他做出不好的判断,因为他所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出在此项选择上。 凡是知道安托尼奥·达·韦纳弗罗是锡耶纳君主潘多尔福·佩特鲁奇的大臣的人,无不认定潘多尔福是一位最卓越的人,因为他把此人作为自己的大臣。因为人的头脑有三类:一类是靠自己就能够理解,另一类是它能够辨别别人所说明的事情,第三类是既不能自己理解,也不能理解别人的说明。第一类是最优秀的,第二类也是优秀的,第三类则是无用的。因此,这样说必然是合适的:如果潘多尔福不属于第一类,他就属于第二类,因为任何人尽管自己缺乏创见,但是如果对于他人的言行是好是坏具有鉴别力,他就能够识别他的大臣的作为的善恶,知道该褒扬谁、矫正谁,大臣就不敢指望蒙骗他,因而保持良善。 但是一位君主怎样能够识别一位大臣,这里有一条屡试不爽的方法:如果你察觉该大臣想着自己甚于想及你,并且在他的一切行动中追求他自己的利益,那么这样一个人就绝不是一个好的大臣,你绝不能信赖他。因为国家操在他的手中,他就不应该想着他自己,而应该只想着君主,并且决不想及同君主无关的事情。另一方面,为了使大臣保持忠贞不渝,君主必须常常想着大臣,尊敬他,使他富贵,使他感恩戴德,让他分享荣誉,分担职责;使得他知道如果没有自己,他就站不住,而且他已有许多荣誉使他更无所求,他已有许多财富使他不想更有所得,而且他已负重任使他害怕更迭。因此,当大臣们以及君主和大臣们的关系是处于这样一种情况的时候,他们彼此之间就能够诚信相待;如果不如此,其结果对此对彼都总是有损的。 第二十三章 应该怎样避开谄媚者 我不想略去一件重要的事情,在这件事情上,君主如果不是十分审慎或者不是很好地选择,他们就很难保护自己不犯错误。这就是来自谄媚者的危险,而这种人充斥朝廷。因为人们对自己的事情如此自满自足,并且自己欺骗自己,以致他们难以防御这种瘟疫;而且如果他们想防御的话,他们就要冒着被人轻视的危险。因为一个人要防止人们阿谀谄媚,除非人们知道对你讲真话不会得罪你,此外没有别的办法;但是,当大家能够对你讲真话的时候,对你的尊敬就减少了。 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必须选择第三种方法,在他的国家里选拔一些有识之士,单独让他们享有对他讲真话的自由权,但只是就他所询问的事情,而不是任何其他事情。但是他对于一切事情都必须询问他们,并且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按照自己的看法做出决定。对于这些忠告和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他的为人要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谁愈敢言,谁就愈受欢迎。除了这些人之外,他应该不再聆听别人的话。他推行已经决定的事情,并且对于自己的决定坚决不改变。任何人如果不如此行事,不是被那些谄媚者所毁,就是由于主张多变导致变革频繁,其结果就是他不受人敬重。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引述当代的一个例子。当今的皇帝马西米利阿诺的宠臣卢卡神父谈及皇帝陛下时说,皇帝从不咨询任何人的意见,而且又从来未能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这是由于他采取了同上述的相反的方法。因为这位皇帝是一位好守秘密的人,他既不把自己的计划通知任何人,亦不听取关于这些计划的任何意见。但是当他把这些计划付诸实施的时候,它们就开始为人们知悉和发现,并开始受到他周围的人们反对。于是他很轻易地就改弦易辙。结果,他今日所做的事情,到了第二天就推翻了,谁也不理解他想的是什么或者打算做什么事情,并且不能够信赖他的决定。 第二部分 第32节:《君主论》:暴君导师(8) 因此,一位君主应该常常征求意见,但是应该在他自己愿意的时候,而不是在他人愿意的时候;另一方面,对于他不征询意见的任何事情,他应该使每一个人都没有提意见的勇气。但是,他必须是一位经常不断的征询意见者,而且关于他征询意见的一切事情,他必须是一位耐心倾听真话的聆听者。如果他了解到任何人不论出于任何原因,不把真话告诉他,他应该勃然震怒。因为许多人认为任何赢得英明之誉的君主,其所以如此,不是由于他的本质,而是由于他身边有一些好的顾问,毫无疑问,那是误解了。因为这里有一条从来颠扑不破的一般法则:一位君主如果不是本人明智的话,他就不可能很好地获得忠告;除非碰运气,他把自己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完全由后者支配,而此人恰好是一个极为英明的人。在这种场合,君主可能过得很好,然而日子长不了,因为那个支配者在短促的时间内会把他的国家篡夺过来。但是,当所咨询的人不只是一个人的时候,君主如果不明智就绝不能够获得统一的忠言,自己也不知道怎样把它们统一起来。那些顾问每个人都想着他自己的利益,而君主却不能矫正或者洞察他们。情况不可能是两样的,因为除非某种需要驱使人们必须对你忠诚外,他们总是变成邪恶的。 因此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良好的忠言,不论来自任何人,必须产生于君主的贤明,而不是君主的贤明产生于良好的忠言。 第二十五章 命运在人世事务上有多大力量和怎样对抗 我不是不知道,有许多人向来认为,而且现在仍然认为,世界上的事情是由命运和上帝支配的,以至人们运用智虑亦不能加以改变,并且丝毫不能加以补救。因此他们断定在人世事务上辛劳是没有用的,而让事情听从命运的支配,这种意见在我们这个时代就更觉得可信,因为过去已经看到而且现在每天看到世事的重大变幻远在每个人的预料之外。 考虑到这种变幻,有时我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他们的这种意见。但是,不能把我们的自由意志消灭掉,我认为,正确的是:命运是我们半个行动的主宰,但是它留下其余一半或者几乎一半归我们支配。我把命运比作我们那些毁灭性的河流之一,当它怒吼的时候,淹没原野,拔树毁屋,把土地搬家;在洪水面前人人奔逃,屈服于它的暴虐之下,毫无能力抗拒它。事情尽管如此,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当天气好的时候,人们不能够修筑堤坝与水渠做好防备,使将来水涨的时候,顺河道宣泄,水势不至于毫无控制而泛滥成灾。 对于命运,情况正好相同。当我们的力量没有做好准备抵抗命运的时候,命运就显出它的威力,它知道哪里还没有修筑水渠或堤坝用来控制它,它就在哪里作威作福。如果你考虑意大利——它是这些变动的所在地,并且推动了这些变动——你就会看到它是一个既没有水渠也没有任何堤坝的平原。如果意大利像德国、西班牙和法国那样,过去有适当的力量加以保护,这种洪水就不会产生像今日那样巨大的变动或者压根儿不会出现。关于一般地谈谈抵抗命运的问题,我想这就够了。 但是,我想还专门谈谈特殊方面。我要指出,我们看见某个君主今日幸福不过,明日却垮台,而没有看见他在性质上或者其他特性上有什么改变。我认为,其所以如此,首先是由于我在上面已经长篇地讨论过的那些原因,这就是说,任何一位君主如果他完全依靠命运的话,当命运变化的时候他就垮台。我还认为,一位君主如果他的做法符合时代的特性,他就会得心应手,同样地,如果他的行径同时代不协调,他就不顺利。因为,人们在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的——荣耀与财富而从事的事业上,有不同的方法:有的谨慎小心,有的急躁鲁莽,有的依靠暴力,有的依靠技巧,有的依靠忍耐,有的与此相反……而每一个人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达到各自的目的。人们还可以看到两个都是谨慎小心的人,其一实现了他的目的,而另一个则否;同样地,两个具有不同脾气的人,其一谨慎,另一个急躁,都一样成功了。其原因不外乎是他们的做法是否符合时代的特性。由于我已经讲到的原因,结果,两个人虽然行动不同,却取得同样的效果;而另外两个人行动相同,一个达到目的,而另一个却失败了。 第二部分 第33节:《君主论》:暴君导师(9) 盛衰的变化亦由于这个原因:如果一个人采取谨慎、耐心的方式行动,时间与事态的发展情况说明他的行动是合适的,那么他就获得成功;但是如果时间与事态变了,他就失败了,因为他没有改变他的做法。没有一个人如此谨慎小心地使自己能够适应这种情况,这是因为他不能够离开天性驱使他走的路子,还因为他走一条路子亨通已久,他就不能说服自己离开这条路子。因此,一个谨慎的人,到了需要采取迅猛行动的时候,他不知所措,结果他就毁灭了。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够随着时间和事态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性格,那么命运是绝不会改变的。 教皇朱里奥二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迅猛;他觉察时代和事态同他的做法是那么协调,所以他总是获得成功。请看看在焦万尼·本蒂沃利奥还活着的时候,教皇对波伦尼亚进行的第一次出征。当时威尼斯人是不赞成这件事的,西班牙国王也不赞同,朱里奥就同法国商议这项计划。然而,由于他的刚强和迅猛的禀性,他亲自发动远征。这一行动弄得西班牙和威尼斯人举棋不定,呆若木鸡,后者是由于恐惧,而前者则是由于想要重新取得整个那波利王国的愿望。而另一方面,教皇把法国国王拉过来跟着自己,法国国王眼看朱里奥已经行动起来,并且盼望教皇成为自己的朋友,以便使威尼斯人俯首帖耳,也就自己认定:除非公开得罪教皇,否则不可能不给他提供军队。于是朱里奥以迅猛的行动完成了一项事业,这是任何其他一个教皇以人间最高的深谋远虑都不能成功地做出的。假使他像其他任何一个教皇那样行事,要等待各项条件都确定下来,一切事情都安排好,才能够离开罗马,他就绝不会成功了,因为法国国王会有一千条推托之词,而其他的人对他会产生无限忧虑。关于他的其他行事就从略了,它们全部是属于这一类的,而且全都是很成功的。他的生命短促使他没有相反的经历,如果时光流转到了他必须谨慎行事的时候,他就会毁灭了,因为他永不会抛弃他的天性使他偏爱的那些方法。 因此我得出的结论是:当命运正在变化之中而人们仍然顽强地坚持自己的方法时,如果人们同命运密切地调协,他们就成功了;而如果不协调,他们就不成功。我确实认为是这样:迅猛胜于小心谨慎,因为命运之神是一个女子,你想要压倒她,就必须打她,冲击她。人们可以看到,她宁愿让那样行动的人们去征服她,胜过那些冷冰冰地进行工作的人们。因此,正如女子一样,命运常常是青年人的朋友,因为他们在小心谨慎方面较差,但是比较凶猛,而且能够更加大胆地制服她。 【名家点评】 乱世惊雷 对马基雅维里以及他这一类作家,我们是该深怀感激之情的,正是他们开诚布公地说出或描述了人们的实际作为,而不是他们应当的作为—— 培根 《君主论》是一部备受争议的书,被评为"一部最有名的政治学论著",但同时"也是一部名气最臭的书"。《君主论》中,马基雅维里最惊世骇俗的观点是:君王必须兼有狮子的凶残和狐狸的狡诈,为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他的观点自问世以来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恨之者斥之为"暴君的导师",爱之者尊其为"民族主义国家的理论先驱"、近代"政治学之开山鼻祖"。 马基雅维里认为:"许多人曾经幻想那从来未有人见过更没有人知道曾经哪里存在过的共和国和君主国。可是人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到人们应当怎样生活,其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致一个人要是为了应当怎样而忘记实际怎样,那么他不但无法生存,而且会自取灭亡"。 《君主论》对整个世界的政治思想和学术领域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作为第一部政治禁书而为世人瞩目。在人类思想史上,还从来没有哪部著作像《君主论》这样,一面受着无情的诋毁和禁忌,另一面却获得了空前的声誉。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马基雅维里使"政治的理论摆脱了道德",揭开了政治思想史上新的一页。在马基雅维里以前,在政治思想领域中流行的观点是从道德来解释政治的,古希腊政治家研究的基点和归宿是为了道德的目的,所以,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在当时无异于平地响起的一声惊雷,引起了极为激烈的反应。 第二部分 第34节:《君主论》:暴君导师(10) 至于《君主论》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甚至使马基雅维里落到各方猜忌与怀疑的地步,伏尔泰一语道破:因为他泄漏了天机。另外有人写道:"人们普遍想像这家伙已经从《君主论》中知道了如何掠夺他们富有的财产和可怜的自由。对虔信宗教者来说,他显得像个异教徒;对善良的人们来说,他显得像个坏蛋;而对那些邪恶之徒来说,他显得像是太了解他们那一套了。" 毁誉参半 阴险狡诈、口是心非、背信弃义、残暴无情的马基雅维里—— 莎士比亚 这位伟人的名字使任何墓志铭都显得相形失色—— 马基雅维里墓志铭 《君主论》是一本毁誉参半、不可不读的奇书,它问世以来,一直是政治家、谋略家、野心家关注的焦点,在很长时期内受到了猛烈的攻击。直到20世纪后期,人们才开始以科学态度对待它。在西方,《君主论》被誉为影响世界的十大名著之一,作者马基雅维里也被称为第一位将政治和伦理分家的政治思想家。 马基雅维里所在的中世纪"使一种具有宗教献身精神和道德训示的生活观念居于统治地位,任何人都不能将道德与政治分开,否则会招致恶毒的诅咒和攻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代一代的思想家在正义、美德等观点的指导下设计出了一个又一个柏拉图式的"理想国"。 《君主论》在那个时代不合时宜地出现,使马基雅维里身后获得了举世周知但又如此尖锐对立的毁与誉的名声: 一派对他全盘否定,甚至加以诋毁,莎士比亚称他为"凶残的马基雅维里",马克思说他是"现代罪恶的导师,政治权术的化身",爱德蒙·伯克说作为法国革命的"民主暴政"基础的,是"邪恶的马基雅维里政策准则",在这些人的眼里,马基雅维里成了阴险狡诈、口是心非、背信弃义、残暴无情的同义词; 另一派则持赞许、肯定的态度,称他是西方"政治学之父"、"国家学说之父"、"马克思以前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他作为人文主义的先驱,其经验而非抽象的、科学而非神学的研究态度使后人获益匪浅。 "邪恶的圣经" 马基雅维里对于政治行为的研究无异于化学家对于化学反应的研究……他以科学家的冷静和沉着来看待这些东西。马基雅维里所开出的是政治处方—— 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 马基雅维里以人性恶为基础,进而揭示了政治的规律,他又向君主宣扬了这一真理。可是真的东西不一定是善的,恰恰相反,很多真的事物却是丑陋的。马基雅维里向君主宣扬他所发现的真理并非是宣扬善良之道,而是在宣扬邪恶之术,这使他在16世纪中叶以后的欧洲多遭到排斥,名声极为不佳,人们称之为"政治恶魔"、"罪恶的导师"、"邪恶的教唆犯"、"极其玩世不恭的人"、"吹捧暴君的无耻之徒"。 《牛津英汉百科大字典》中,马基雅维里被称为"无节操的阴谋家,卖弄辞令的权谋政治家"。他的不朽著作《君主论》被称为是"邪恶的圣经"。"马基雅维里主义"、"马基雅维里式的人物"等称谓也几乎成为阴险狡诈、厚颜无耻的同义语,以致许多政治家都避免与马基雅维里挂钩。 《君主论》最受后人指责的部分就是马基雅维里对德行的轻视,他认为君主的职责是获取国家保存国家,丧失国家是最大的恶,保持国家是最终的目的,其余的一切都是手段,为达到目的而服务的手段没有独立价值,所以也不能用价值标准去评价。 《君主论》奉劝君主不能拘泥于任何道德观念,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其他的一切都是虚的。君主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的多重性格。君主不是君子,但却必须是伪君子。君主是人性和兽性的统一体,即使干的是男盗女娼的勾当,但却要装出道貌岸然的样子,"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为了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君主可以不择手段。 古今有许多手腕强硬的人物都是十分推崇《君主论》中的观点的,其中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克伦威尔、德国统一的名相俾斯麦、法国皇帝拿破仑,还有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等等,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被称为暴君,而且自己最后也没能逃脱被历史抛弃的命运。 第二部分 第35节:《君主论》:暴君导师(11) 君主案头书 马基雅维里自称是在给君主讲课,其实他是在给人民讲大课—— 卢梭 尽管不断遭到毫不留情的批判,《君主论》仍然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和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自1532年印行到现在,从西方到东方,这本书在政界、宗教界、学术等领域都引起了巨大反响,被西方评论界与《圣经》、《资本论》等相提并论,列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 《君主论》主要论为君之道,即君主应该具备哪些本领和条件,应该如何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在这方面,马基雅维里特别重视统治权术,明确主张,"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他告诫君主,只要目的能够实现,任何手段都是正当的,保证事业成功才是君主头等大事。他从历史的经验和意大利的现实出发,论证了政治的目的就是统治。 《君主论》说,君主具有人们通常所说的那些美德,诸如诚实、慷慨、守信、仁慈等,当然是值得赞扬的,但人类的条件不允许这样,因此,"一个君主如果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不良好的事情,并且必须知道视情况的需要与否使用这一手或者不使用这一手","也不必要因为对这些恶行的责备而感到不安",因为"一些事情看来是恶行,但是照办了却会给他带来安全和福祉"。 据说,法王亨利四世被杀时,人们发现他贴身带的,竟然是一部染血的《君主论》;路易十四这位赫赫有名的法国君主,每晚必温习此书,他说"不读此书不能高枕而眠";拿破仑对《君主论》也百读不厌,胜利的联军在清扫滑铁卢战场时,从缴获的拿破仑的御车中,发现了一本他写满批注的《君主论》……可以说,现代政治首脑无不是从《君主论》中汲取治世的精髓,即使他们不当众承认,也在密室中聆听过马基雅维里的教诲。 智慧之花 欧洲的若干学者坚信,千百年来,人类写过三部具有永恒价值的处世智慧奇书:一是《君主论》,二是《孙子兵法》,三是《智慧书》—— 《纽约时报》 16世纪30年代起,《君主论》风靡一时,但在50年代末被列为禁书,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得以恢复名誉,进而畅销世界。但是直到20世纪后期,人们才逐渐地以平静的心情和科学的态度来研究它。在西方,这部书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最诚实的"验尸报告"。欧洲的若干学者都相信,千百年来,《君主论》是人类写过的三部具有永恒价值的处世智慧奇书之一。 《君主论》中关于命运对君主影响的讨论是全书最精彩、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也是最具有普遍意义和恒久价值的部分。 马基雅维里强调命运对人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是人的半个行动主宰,但人的能力更重要,如果人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就可能改变命运的力量及其起作用的方式,如果不去发挥自身的能力,人只能作为命运的奴隶被命运拖着走。 马基雅维里把命运比作女子:"命运之神是一个女子,你要想压倒她,就必须打她,冲击她。人们可以看到,她宁愿让那样行动的人们征服她,胜过那些冷冰冰地进行工作的人们。" 命运就像一条泛滥肆虐的河流,但只有在那些没有做好防护抵御的人面前才显现出她的威力来,而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并不可怕。马基雅维里指出只有人的做法符合时代对他的要求,他才能战胜命运,否则就会被命运所打败。他的这种人生观和历史价值观对后人是有巨大影响的。 开创政治学 人们经常断章取义以证明作者道德沦丧,这种做法对于马基雅维里的整个论题来说有失公平和公正。我们必须承认,他将国家利益提升到了个人利益之上—— 西方学者巴克纳·比·特拉维克 他(马基雅维里)的政治论断的客观性,其坦率程度有时令人吃惊,但它是危急存亡之秋的时代标志……马基雅维里毕竟能够为了自己的主张而忘掉自己。 第二部分 第36节:《君主论》:暴君导师(12) —— 瑞士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 《君主论》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特别是"政治无道德"的思想,对欧洲很多君主的执政起到很大影响。它以平实的语言、惊世骇俗的观点论述了为君之道,成为欧洲历代君主、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历史上最精辟、最独到的政治原则,后世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 马基雅维里在书中挑战了"为政以德""以德服人"的思想,剖析了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为政者当为大局着眼的思路。马基雅维里毫不掩饰他对道德的唾弃,他以人性恶的观点为基础,指导为君者为达到目的不必顾及道德,为了良好的目的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即手段至上。他认为争斗的本质是权力,为了夺取与维持权力,君王们可以超越正常的道德规范的约束。此观点历来所受非议颇多,也正是如此,马基雅维里被称作把政治与伦理分离的第一人,他使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发展起来。 《君主论》政治思想的主题就是研究"国家兴衰的原因和政治家维持统治的手段"。马基雅维里认为,人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同人民应该怎样生活是两码事,这对君主来说尤其如此。 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是为那些想获得权力和驾驭别人的人而写的,是一本关于政治谋略的书。该书撕破人类道貌岸然的表象,揭示出人类心灵深处最卑鄙、最肮脏、最奸诈、最残忍的部分。 中国的帝王们、意大利的君王以及古今中外的大部分帝王,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如此地符合书中所说的情况。那些为了夺权的君王们采用了一切手段,甚至包括牺牲父母兄弟的性命,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代明君而青史留名,并为后世所敬仰。 意大利的命运 马基雅维里绝不是个凶神,也不是个魔鬼,更不是个无耻的烂污作家,他写的只是事实罢了。并且这不只是意大利的事实,也是欧洲的事实,16世纪的事实。他仿佛恶劣不堪,从19世纪的道德观念来看,确也如此—— 雨果 《君主论》的最后一章《热切希望从蛮族人手中解放意大利》,就仿佛是一份充满激情的宗教传单,它所探讨的已经不仅是关于审慎与偶然机遇之间的关系这个普遍性论题,它所关切的是当代意大利的具体情势,几乎就是特殊时代的宣传品,马基雅维里以他强烈的爱国热忱期待着意大利的统一和强大。 马基雅维里对意大利当时的四分五裂痛心疾首,在深刻分析了意大利沦落的原因之后,马基雅维里强烈期望一位英明的君主把意大利从蛮族的手中解救出来。可是马基雅维里所呼唤的时代和新君却姗姗来迟,直到1815年法国大军的铁蹄踏上佛罗伦萨的土地,在拿破仑统治下,意大利才取消了旧的邦国界限,冲破了各地区的封闭状态,而意大利人民在共同的反法斗争中,增强了民族意识,最终以撒丁王国为中心,依靠加里波的红衫军,解放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于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并先后从外国统治下收复各地,最后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 《君主论》所呼唤的统一强大的时代到来了,但还不到一个世纪,就被墨索里尼引上法西斯道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之一。墨索里尼说:"我相信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乃是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他提出的教言,至今依然生动有力。在过去400年间,在人类的心灵中以及在各国的行动上,都没有发生过什么深刻的变迁。"墨索里尼如此赞扬马基雅维里,可能由于他是意大利统一最有力的鼓吹者。不过到了1939年,他却亲自列出古代与当代的作家编入法西斯书目索引,指示图书馆人员:马基雅维里的任何著作都不可借阅。 希特勒的"护身符" 如果马基雅维里今天还活着,并且身为帝师的话,他向君主建言的第一条一定是要求这位君主写一本反对马基雅维里的书—— 伏尔泰 马基雅维里对君主本性的深刻认识,连君主都感到害怕。这部著作生前并没有给他带来好处,但在他死后400多年,《君主论》却被作为礼物献给墨索里尼,并且在德国成为希特勒施行专制极权统治的"思想奶娘"。希特勒甚至称《君主论》是他的床头恩物,时时要从书中寻求启示。 第二部分 第37节:《君主论》:暴君导师(13) 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倾向于极端民族保守主义,和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东条英机领导的日本联盟结成轴心国,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军队在他的领导下干涉西班牙内战,扶持佛朗哥政权,并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兰、法国、苏联等国家。 他在国内实行法西斯式的一党恐怖专政,建立第一个集中营关押共产党人,他还鼓吹民族优越,仇视其他民族,并建立纳粹军事组织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希特勒领导下的第三帝国期间,德国以及其占领国领土上大量建造死亡集中营,犹太人以及其他人种遭到了大屠杀。根据粗略估计,其间总共有约600万犹太人、数千万其他人种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屠杀。 希特勒这个第三帝国的缔造者,将德国迅速推上前所未有的欧洲霸主地位,随即又使其置于被分区占领的境地,给人类带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在六年时间里,使我们这个星球上整整一个大洲成为血流成河的战场。希特勒身上明显有着马基雅维里赤裸裸的血腥味,他的嚣张跋扈与残忍,正是马基雅维里所拥戴的君主应该使用的手段。 这些都是马基雅维里始料不及的,他仅仅是出于一种迫切期待祖国统一强大的爱国热忱而写就了《君主论》,没想到它却成为强大独裁者的"护身符",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劫难。难怪伏尔泰不无讽刺地说:"如果马基雅维里今天还活着,并且身为帝师的话,他向君主建言的第一条一定是要求这位君主写一本反对马基雅维里的书。" 遍行天下 假如我们承认,我们倾向于同意关于马基雅维里传授邪恶这个老派的简朴观点的话,那么我们不会是在危言耸听;我们只会使得我们自己暴露在敦厚质朴或者至少是无害的嘲讽面前—— 哲学家和古典主义者利奥·施特劳斯 尽管马基雅维里受到颇多非议,但是《君主论》中有关权利政治的内容,在现实中却常常被运用。例如弗兰西斯科·佛朗哥将军利用西班牙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使柏林-罗马轴心和同盟国互相斗争,并坐收渔人之利,他一边向希特勒提供有限的支援,一边从同盟国那里获得援助。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被描述成一个天生的马基雅维里主义者,她制造了弗克兰群岛虚假的胜利,并用来压制国内对她的立法方案的反对。而最终使她下台的不是反对党,却是她自己的前任财政部长和外交大臣。 查理·戴高乐作为一个领袖,同时扮演了狡猾的狐狸和怒吼的狮子两种角色。弗朗索瓦·密特朗步他的后尘,成为又一个当代君主的典型。 法国的卢梭试图用道德律令重建以普遍认同为基础的公民道德,这是把马基雅维里对于公共和社会的强调变成潜在的权威主义概念——"大众意愿"。这个概念经由法国启蒙主义运动一直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 通过法国启蒙主义时期的政治哲学家孟德斯鸠的著作,一股马基雅维里的思想传到了早期的美国,马基雅维里的公民共和主义影响了美国独立运动的领袖们,例如詹姆斯·麦迪逊、托马斯·杰斐逊、乔治·华盛顿等,这些美利坚合众国的开创者们立刻成为启蒙主义运动的成果和典范,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对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思想和《君主论》有异曲同工之效,都是倡导"霸术",并同样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君王。如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了哥哥李建成与弟弟李元吉,迫使唐高祖立他为太子,并能够迅速继位。但是,他能够任用贤才,广纳谏言,实现了唐朝较长时期的治世。这样,兄弟相残的暴行也在"贞观之治"的光环下变得淡薄了。 现代企业"君主论" 我吸收了马基雅维里提出的建议,加进了自己在人生体验中所得到的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在企业经营之中。20世纪后半叶的大企业和15世纪的意大利的城市公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英国著名企业家亚历斯泰·麦克尔平 第二部分 第38节:《社会契约论》:革命号角(1) 马基雅维里认为人的内在的德性不可信赖,因为人性是恶的。马基雅维里对于人性的假设,是现代管理学发展过程的一个恒久话题和基本范畴。他的想法和荀子"人之初,性本恶"的说法是一致的,但不同的是,荀子是劝解人们要学习,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而他是从不同的角度说了解决方法。 尽管也许没人愿意承认自己从《君主论》中汲取了管理智慧,可是事实证明它的一些思想和论调影响着现代社会的一大批人,无论是官场还是职场,无论是企业经营管理还是日常为人处世。例如日本三洋电机公司总经理井植薰的成功秘诀是"冷峻无情",他说:"我认为高级干部要具有24小时都为公司工作着想的觉悟,对工作一定要'走火入魔',时时刻刻为公司操心,甚至连晚上做梦也要做公司的梦。"这与《君主论》中如何选用贤明大臣的标准殊途同归。 英国著名企业家麦克尔平勋爵说:"我吸收了马基雅维里提出的建议,加进了自己在人生体验中所得到的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在企业经营之中。20世纪后半叶的大企业和15世纪的意大利的城市公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由于现代商业竞争激烈,研究《君主论》并将其政治斗争技巧运用于现代管理的著作也层出不穷,例如《现代领导艺术中的马基雅维里》、《管理和马基雅维里》、《新马基雅维里:商业中的政治艺术》等等。 《社会契约论》:革命号角——解放人类思想、煽动世界革命 《社会契约论》是欧洲哲学大师、启蒙时期著名文学家卢梭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人类解放的第一个呼声,世界大革命的第一个煽动者"。它第一次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它所提倡的民主理论迅速风靡全世界。它震惊世界的呼声吹响了一场席卷世界的大革命的号角:"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作者生平】 卢梭(1712年~1778年)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杰出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和音乐家。他的才思文藻风靡当时的整个欧洲,并为后人留下了一系列划时代的巨著。 他的《论科学与艺术》获法国第戎奖,使他荣获欧洲哲学大师称号;他的文学名著《新爱洛漪丝》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很高地位,使他跻身于启蒙时期著名文学家的行列;他的教育学名著《爱弥儿》在教育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在他死后出版的《忏悔录》被称为"坦白得惊人"的杰作。《社会契约论》是他最为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人类解放的第一个呼声,世界大革命的第一个煽动者"。 卢梭出生于日内瓦一个家道中落的钟表匠家庭,他出生时,母亲因难产死亡。卢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却自学成为博学之人。他从小酷爱读书,常常和父亲一起通宵达旦地朗读,7岁时就将家里的书遍览无遗,还外出借书阅读。有一次,卢梭在桌旁叙说斯契瓦拉的事迹,在座的人全都很惊讶地看到卢梭走上前去,把手放在熊熊燃烧的炉火之上,来表演斯契瓦拉的英雄壮举。这种早熟早慧的表现,正是卢梭特有天资的最初显露。 卢梭16岁开始外出流浪。在法国巴黎,他受一位教士"没有女人相助什么都办不成"的点拨,一生事业都得异性帮助。这些法国上流社会的贵妇人爱慕他的才华,供应他舒适的生活,给他介绍所需要认识的人。卢梭最喜爱的女人却是一个不识字的女仆,他们断断续续一起生活直到女仆去世。他们生下五个孩子,卢梭把他们全部遗弃在孤儿院。 为了获得平静的生活,他拒绝了路易十四的接见和年金,避开了繁琐的应酬和交往,踏上思想升华的艰难历程,写出了一系列不朽的名著。据当时的传说,装束好了预备跳舞的时髦女子,常要拿起卢梭的书读半点钟,才姗姗到舞场中去,她们舞完了又要读到深夜甚至直到天亮。康德生平只有一次间断了他午后的散步,而这次间断,就是因为读《新爱洛漪丝》爱不释手造成的。 第二部分 第39节:《社会契约论》:革命号角(2) 卢梭一生坎坷,在回顾自己一生时,卢梭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的出生是我的第一不幸。"他著作中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受到反动封建势力的仇视,使他遭受种种迫害,最后在孤独与疾病中死去。 【精品原文】 第一卷 我要探讨在社会秩序之中,从人类的实际情况与法律的可能情况着眼,能不能有某种合法的而又确切的政权规则。在这一研究中,我将努力把权利所许可的和利益所要求的结合在一起,以便使正义与功利二者不致有所分歧。我并未证明我的题旨的重要性,就着手探讨本题。人们或许要问,我是不是一位君主或一位立法者,所以要来论述政治呢?我回答说,不是;而且正因为如此,我才要论述政治。假如我是个君主或者立法者,我就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来空谈应该做什么事了;我会去做那些事情的,否则,我就会保持沉默。 生为一个自由国家的公民并且是主权者的一个成员,不管我的呼声在公共事务中的影响是多么微弱,但是对公共事务的投票权就足以使我有义务去研究它们。我每次对各种政府进行思索时,总会十分欣幸地在我的探讨之中发现有新的理由来热爱我国的政府! 第一章第一卷的题旨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这种变化是怎样形成的?我不清楚。是什么才使这种变化成为合法的?我自信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由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就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们的自由就是毫无理由的了。"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问题在于懂得这些约定是什么。但是在谈到这一点之前,我应该先确定我所要提出的东西。 第二章论原始社会 一切社会之中最古老的而又惟一自然的社会,就是家庭。然而孩子也只有在需要父亲养育的时候,才依附于父亲。这种需要一旦停止,自然的联系也就解体。孩子解除了他们对于父亲应有的服从,父亲解除了他们对于孩子应有的照顾以后,双方就都同等地恢复了独立状态。如果他们继续结合在一起,那就不再是自然的,而是志愿的了;这时,家庭本身就只能靠约定来维系。 这种人所共有的自由,乃是人性的产物。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于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而且,一个人一旦达到有理智的年龄,可以自行判断维护自己生存的适当方法时,他就从这时候起成为自己的主人。 因而,我们不妨认为家庭是政治社会的原始模型:首领就是父亲的影子,人民就是孩子的影子;并且,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他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会转让自己的自由。全部的区别就在于:在家庭里,父子之爱就足以报偿父亲对孩子的关怀了;但是在国家之中,首领对于他的人民既然没有这种爱,于是发号施令的乐趣就取而代之。 格老秀斯否认人类一切权力都应该是为了有利于被统治者而建立的。他以奴隶制为例。他最常用的推论方式,一贯都是凭事实来确定权利。人们还可以采取另一种更能自圆其说的方法,但也不见得对于暴君更为有利。 按格老秀斯的说法,究竟全人类是属于某一百个人的,抑或那一百个人是属于全人类的,仍然是个疑问;而且他在他的全书里似乎是倾向于前一种见解的;而这也正是霍布斯的看法。这样,人类便被分成一群群的牛羊,每一群都有它自己的首领,首领保护他们就是为了要吃掉他们。正犹如牧羊人的品质高出于羊群的品质,作为人民首领的人类牧人,其品质也就同样地高出于人民的品质。据费龙记载,卡里古拉皇帝便是这样推理的,他从这种类比竟然得出结论说:君王都是神明,或者说,人民都是畜牲。这位卡里古拉的推论又复活成为霍布斯和格老秀斯两人的推论。亚里士多德早在他们之前也曾说过,人根本不是天然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做奴隶的,另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 第二部分 第40节:《社会契约论》:革命号角(3) 亚里士多德是对的,然而他却倒果为因了。凡是生于奴隶制度之下的人,都是生来做奴隶的,这是再确凿不过的了。奴隶们在枷锁之下丧失了一切,甚至丧失了摆脱枷锁的愿望;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奴役状态,有如优里赛斯的同伴们爱他们自己的畜牲状态一样。因而假如真有什么天然的奴隶的话,那只是因为已经先有违反了天然的奴隶。强力造出了最初的奴隶,他们的怯懦则使他们永远当奴隶。我完全没有谈到亚当王或者挪亚皇,也就是那划分了全世界的三大君王的父亲,虽然有人认为在他们的身上也可以看到像萨土林的儿子一样的行为。我希望人们会感谢我的这种谦逊;因为,作为这些君主之一的一个直系苗裔,或许还是长房的后代,何以知道考订起族谱来,我就不会被发现是全人类合法的国王呢?无论如何,人们绝不会不同意亚当曾是全世界的主权者,正如鲁滨逊只要是他那荒岛上的惟一居民,便是岛上的主权者一样。并且这种帝国还有着这样的好处,即国君可以安享王位,无须害怕叛乱、战争或者谋篡。 第三章论最强者的权利 即使是最强者也绝不会强得足以永远做主人,除非他把自己的强力转化为权利,把服从转化为义务。由此就出现了最强者的权利。这种权利表面上看来像是讥讽,但实际上已经被确定为一种原则了。可是,难道人们就不能为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名词吗?强力是一种物理的力量,我看不出强力的作用可以产生什么道德。向强力屈服,只是一种必要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志的行为,它最多也不过是一种明智的行为而已。在哪种意义上,它才可能是一种义务呢?姑且假设有这种所谓的权利,我认为其结果也不外乎是产生一种无法自圆的胡说。因为只要形成权利的是强力,结果就随原因而改变,于是,凡是凌驾于前一种强力之上的强力,也就接替了它的权利。只要人们不服从而能不受惩罚,人们就可以合法地不再服从;而且,既然最强者总是有理的,所以问题就只在于怎样做才能使自己成为最强者。然而这种随强力的终止便告消灭的权利,又算是什么样的一种权利呢?如果必须要用强力使人服从,人们就无须根据义务而服从了。因而,只要人们不再是被迫服从时,他们也就不再有服从的义务。可见权利一词,并没有给强力增添任何新东西,它在这里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你应该服从权力。如果这就是说,应该向强力屈服,那么这条诫命虽然很好,却是多余的,我可以担保它永远都不会被人破坏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上帝,这一点我承认,可是一切疾病也都来自上帝。难道这就是说,应该禁止人去请医生吗?假如强盗在森林的角落里抓住了我,不仅是由于强力我必须得把钱包交出来,而且如果我能藏起钱包来,我在良心上不是也要不得不把它交出来吗?因为毕竟强盗拿着的手枪也是一种权力啊。那么,就让我们承认:强力并不构成权利,而人们只是对合法的权力才有服从的义务。这样,就总归要回到我的原始的问题上面来。 第四章论奴隶制 既然任何人对于自己的同类都没有任何天然的权威,既然强力并不能产生任何权利,于是便只剩下来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 格老秀斯说,如果一个个人可以转让自己的自由,使自己成为某个主人的奴隶,为什么全体人民就不能转让他们的自由,使自己成为某个国王的臣民呢?这里有不少含糊不清的字样是需要解说的。让我们就举转让一词为例。转让就是奉送或者出卖。但一个使自己做另一个人的奴隶的人并不是奉送自己,他是出卖自己,至少也是为着自己的生活。可是全体人民为什么要出卖自己呢?国王远不能供养他的臣民,反而只能是从臣民那里取得他自身的生活供养。用拉伯雷的话来说,国王一无所有也是活不成的。难道臣民在奉送自己人身的同时,又以国王也攫取他们的财产为条件吗?我看不出他们还剩下有什么东西可保存的了。 第三部分 第41节:《社会契约论》:革命号角(4) 有人说,专制主可以为他的臣民确保国内太平。就算是这样,但如果专制主的野心所引起的战争,如果专制主无餍的贪求,如果官吏的骚扰,这一切之为害人民更有甚于人民之间的纠纷的话,那么人民从这里面所得的是什么呢?如果这种太平的本身就是人民的一种灾难,那么人民从这里面又能得到什么呢?监狱里的生活也很太平,难道这就足以证明监狱里面也很不错吗?被囚禁在西克洛浦的洞穴中的希腊人,在那里面生活得也很太平,可是他们只是在等待着轮到自己被吞掉。说一个人无偿地奉送自己,这是荒谬的和不可思议的。这样一种行为是不合法的、无效的,就只因为这样做的人已经丧失了自己健全的理智。说全国人民也都这样做,那就是假设举国皆狂了;而疯狂是不能形成权利的。 纵使每个人可以转让其自身,他也不能转让自己的孩子。孩子们生来就是人,并且是自由的——他们的自由属于他们自己,除了他们自己而外,任何别人都无权加以处置。孩子在达到有理智的年龄以前,父亲可以为了他们的生存、为了他们的幸福,用孩子的名义订立某些条件,但是却不能无可更改地而且毫无条件地把他们奉送给人,因为这样一种奉送违反了自然的目的,并且超出了做父亲的权利。因此,要使一个专制的政府成为合法,就必须让每一个世代的人民都能做主来决定究竟是承认它还是否认它,但是,那样一来,这个政府也就不再成其为专制的了。 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就是放弃自己的义务。对于一个放弃了一切的人,是无法加以任何补偿的。这样一种弃权是不合人性的,而且取消了自己意志的一切自由,也就是取消了自己行为的一切道德性。最后,规定一方是绝对的权威,另一方是无限的服从,这本身就是一项无效的而且自相矛盾的约定。对于一个我们有权向他要求一切的人,我们就并不承担任何义务,这难道不是清楚明白的事吗?难道这种既不等价又无交换的惟一条件,其本身不就包含着这种行为的无效性吗?因为,无论我的奴隶可以有什么样的权利反对我,既然他的一切都属于我所有,而且他的权利也就是我的权利,那么,这种我自己反对自己的权利,岂不是一句毫无意义的空话了吗?格老秀斯和其他一些人,从战争里籀引出来了这种所谓奴役权的另一个起源。照他们说,征服者有杀死被征服者的权利,但被征服者可以以自己的自由为代价来赎取自己的生命。据说,这种约定似乎要更合法得多,因为它对双方都有利。但是很显然,这种所谓杀死被征服者的权利,无论怎样都绝不会是战争状态的结果。因为人类生存于原始独立状态的时候,彼此之间绝不存在任何经常性的关系足以构成和平状态或者战争状态,所以他们就天然地绝不会彼此是仇敌。构成战争的,乃是物的关系而不是人的关系。既然战争状态并不能产生于单纯的人与人的关系,而只能产生于实物的关系,所以私人战争,或者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战争,就既不能存在于还根本没有出现固定财产权的自然状态之中,也不能存在于一切都处于法律权威之下的社会状态之中。个人之间的殴斗、决斗或者冲突,这些行为根本不能构成一种状态。至于被法兰西国王路易第九的敕令所认可的、但被"上帝的和平"悬为禁令的私人战争,那只是封建政府的滥用职权,它如果曾经是一种制度的话,也是一种违反自然权利原理并违反一切良好政体的荒谬的制度。因此,战争绝不是人与人的一种关系,而是国与国的一种关系。在战争之中,个人与个人绝不是以人的资格,甚至于也不是以公民的资格,而只是以兵士的资格,才偶然成为仇敌的,他们绝不是作为国家的成员,而只是作为国家的保卫者。最后,只要我们在性质不同的事物之间不可能确定任何真正关系的话,一个国家就只能以别的国家为敌,而不能以人为敌。这项原则也符合一切时代所确立的准则,以及一切文明民族的经常实践。宣战不只是向国家下通告,而且尤其是向它们的臣民下通告。外国人,无论是国王、是个人或者是整个民族,不向君主宣战就进行掠夺、杀害或者抢劫臣民的,那就并不是敌人,而只是强盗。即使是在正式的战争中,一个公正的君主尽可以占有敌人国土上全部的公共所有物,但是他尊重个人的人身和财富,他尊重为他自己的权利所依据的那种权利。战争的目的既然是摧毁敌国,人们就有权杀死对方的保卫者,只要他们手里有武器;可是一旦他们放下武器投降,不再是敌人或者敌人的工具时,他们就又成为单纯的个人,而别人对他们也就不再有生杀之权。有时候,不杀害对方的任何一个成员也可以消灭一个国家。战争绝不能产生不是战争的目的所必需的任何权利。这些原则并不是格老秀斯的原则。这些原则不是以诗人的权威为基础,而是得自事物的本性,并且是以理性为基础的。 第三部分 第42节:《社会契约论》:革命号角(5) 至于征服权,则它除了最强者的法则而外,就没有任何别的基础。如果战争根本就没有赋予征服者以屠杀被征服的人民的权利,那么,这种他所并不具有的权利,就不能构成他奴役被征服者的权利的基础。惟有在不能使敌人成为奴隶的时候,人们才有杀死敌人的权利,因此,把敌人转化为奴隶的权利,就绝不是出自杀死敌人的权利。从而,使人以自己的自由为代价来赎取别人对之并没有任何权利的生命,那就是一场不公平的交易了。根据奴役权来确定生杀权,又根据生杀权来确定奴役权,这岂不是显然陷入一场恶性循环了吗?纵使假定有这种可以杀死一切人的可怕的权利,我也认为一个由战争所造成的奴隶或者一族被征服的人民,除了只好是被迫服从而外,对于其主人也完全没有任何义务。征服者既然攫取了他的生命的等价物,所以对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恩德,征服者是以对自己有利可图的杀人来代替了毫无所得的杀人。因此,征服者远远没有在强力之外获得任何权威,战争状态在他们之间依旧继续存在着。他们之间的关系,其本身就是战争的结果,而战争权的行使则是假设并不存在任何和平条约的。他们之间也曾有过一项约定,但是即使有过,这一约定也远非消灭战争状态,而只是假定战争状态的继续。于是,无论我们从哪种意义来考察事物,奴役权都是不存在的,不仅因为它是非法的,而且因为它是荒谬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奴隶制和权利,这两个名词是互相矛盾的,它们是互相排斥的。无论是一个人对一个人,或者是一个人对全体人民,下列的说法都是同样毫无意义:"我和你订立一个担负完全归你而利益完全归我的约定;只要我高兴的话,我就守约;而且只要我高兴的话,你也得守约。" 第五章论总需追溯到一个最初的约定 哪怕是我接受了以上我所曾反驳过的一切论点,专制主义的拥护者们也还是无法前进一步的。镇压一群人与治理一个社会,这两者之间永远有着巨大的区别。即使分散着的人们一一相继地被某个个人所奴役,无论他们的人数可能有多少,我在这里就只看到一个主人和一群奴隶,我根本没有看到人民和他们的首领。那只是一种聚集——如果人们愿意这样称呼的话——而不是一种结合,这里既没有公共幸福,也没有政治共同体。这个人,哪怕他奴役了半个世界,也永远只是一个个人;他的利益脱离了别人的利益,就永远只是私人的利益。如果这个人归于灭亡,他的帝国也就随之分崩离析,就像一棵橡树被火焚烧之后就消解而化为一堆灰烬一样。格老秀斯说,人民可以把自己奉送给一位国王。然而,按照格老秀斯的说法,在把自己奉送给国王之前,人民就已经是人民了。这一奉送行为的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它假设有一种公共的意愿。因此,在考察人民选出一位国王这一行为以前,最好还是先考察一下人民是通过什么行为而成为人民的。因为后一行为必然先于前一行为,所以它是社会的真正基础。 事实上,假如根本就没有事先的约定的话,除非选举真是全体一致的,不然,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抉择这一义务又从何而来呢?同意某一个主人的一百个人,又何以有权为根本不同意这个主人的另外十个人进行投票呢?多数表决的规则,其本身就是一种约定的确立,并且假定至少是有过一次全体一致的同意。 第六章论社会公约 我设想,人类曾达到过这样一种境地,当时自然状态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在阻力上已超过了每个个人在那种状态中为了自存所能运用的力量。于是,那种原始状态便不能继续维持,并且人类如果不改变其生存方式就会消灭。然而,人类既不能产生新的力量,而只能是结合并运用已有的力量,所以人类便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自存,除非是集合起来形成一种力量的总和才能够克服这种阻力,由一个惟一的动力把它们发动起来,并使它们共同协作。这种力量的总和,只有由许多人的汇合才能产生。但是,既然每个人的力量和自由是他生存的主要手段,他又如何能置身于力量的总和,而同时既不致妨害自己,又不致忽略对于自己所应有的关怀呢?这一困难,就我的主题而言,可以表述为下列的词句:"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这一契约的条款乃是这样地被订约的性质所决定,以至于就连最微小的一点修改也会使它们变成空洞无效的。从而,尽管这些条款也许从来就不曾正式被人宣告过,然而它们在普天之下都是同样的,在普天之下都是为人所默认或者公认的。这个社会公约一旦遭到破坏,每个人就立刻恢复了他原来的权利,并在丧失约定的自由时,就又重新获得了他为了约定的自由而放弃的自己的天然的自由。这些条款无疑地也可以全部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因为,首先,每个人都把自己全部地奉献出来,所以对于所有的人条件便都是同等的,而条件对于所有的人既然都是同等的,便没有人想要使它成为别人的负担了。 第三部分 第43节:《社会契约论》:革命号角(6) 其次,转让既是毫无保留的,所以联合体也就会尽可能地完美,而每个结合者也就不会再有什么要求了。因为,假如个人保留了某些权利的话,既然个人与公众之间不能够再有任何共同的上级来裁决,而每个人在某些事情上又是自己的裁判者,那么他很快就会要求事事都如此,于是自然状态便会继续下去,而结合就必然地会变为暴政或者是空话。最后,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出自己,他就并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而且既然从任何一个结合者那里,人们都可以获得自己本身所渡让给他的同样的权利,所以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只是一瞬间,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所有的票数,而共同体就以这同一个行为获得了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这一由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以前称为城邦,现在则称为共和国或政治体。当它是被动时,它的成员就称它为国家;当它是主动时,就称它为主权者;而以之和它的同类相比较时,则称它为政权。至于结合者,他们集体地就称为人民;个别地,作为主权权威的参与者,就叫做公民,作为国家法律的服从者,就叫做臣民。但是这些名词往往互相混淆,彼此通用,只要我们在以其完全的精确性使用它们时,知道加以区别就够了。 第七章论主权者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结合的行为包含着一项公众与个人之间的相互规约。每个个人在可以说是与自己缔约时,都被两重关系所制约着:即对于个人,他就是主权者的一个成员;而对于主权者,他就是国家的一个成员。但是在这里却不适用民法上的那条准则,即任何人都无需遵守本人对自己所订的规约,因为自己对自己订约,和自己对自己只构成其中一部分的全体订约,这两者之间是大有区别的。还必须指出:由于对每个人都要就两重不同的关系加以考虑的缘故,所以公众的决定可以责成全体臣民服从主权者,然而却不能以相反的理由责成主权者约束其自身;因此,主权者若是以一种为他自己所不得违背的法律来约束自己,那便是违反政治共同体的本性了。既然只能就惟一的同一种关系来考虑自己,所以就每个个人而论也就是在与自身订约。由此可见,并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一种根本法律是可以约束人民共同体的,哪怕是社会契约本身。这并不是说,这一共同体在绝不损害这一契约的条件之下也不能与外人订约了,因为就其对外而论,它仍是一个单一体,是一个个体。但是政治共同体或主权者,其存在既只是出于契约的神圣性,所以就绝不能使自己负有任何可以损害这一原始行为的义务,纵使是对于外人也不能——比如说,转让自己的某一部分,或者是使自己隶属于另一个主权者。破坏了那种它自己所赖以存在的行为,也就是消灭了自己,而并不存在的东西是不能产生出任何东西来的。 一旦人群这样地结成了一个共同体之后,侵犯其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就不能不是在攻击整个的共同体;而侵犯共同体就更不能不使它的成员同仇敌忾。这样,义务和利害关系就迫使缔约者双方同样地要彼此互助,而同是这些人也就应该力求在这种双重关系之下把一切有系于此的利益都结合在一起。再者,主权者既然只能由组成主权者的各个人所构成,所以主权者就没有、而且也不能有与他们的利益相反的任何利益。因此,主权权力就无需对于臣民提供任何保证,因为共同体不可能想要损害它的全体成员,而且我们以后还可以看到,共同体也不可能损害任何个别的人。主权者正由于他是主权者,便永远都是他所当然的那样。但是,臣民对于主权者的关系却不是这样的,尽管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如果主权者没有办法确保臣民的忠诚,那么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保证臣民履行规约。事实上,每个个人作为人来说,可以具有个别的意志,而与他作为公民所具有的公意相反或者不同。他的个人利益对他所说的话,可以完全违背公共利益,他那绝对的、天然独立的生存,可以使他把自己对于公共事业所负的义务看成是一种无偿的贡献,而抛弃义务之为害于别人会远远小于因履行义务所加给自己的负担。而且他对于构成国家的那种道德人格,也因为它不是一个个人,就认为它只不过是一个理性的存在,于是他就只享受公民的权利,而不愿意尽臣民的义务了。这种非正义长此以往,将会造成政治共同体的毁灭,因而,为了使社会公约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它就默契地包含着这样一种规定——惟有这一规定才能使其他规定具有力量——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恰好就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因为这就是使每一个公民都有祖国从而保证他免于一切人身依附的条件,这就是造成政治机器灵活运转的条件。并且也惟有它才是使社会规约成其为合法的条件,没有这一条件,社会规约便会是荒谬的、暴政的,并且会遭到最严重的滥用。 第三部分 第44节:《社会契约论》:革命号角(7) 第八章论社会状态 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人类便产生了一场最堪瞩目的变化;在他们的行为中正义就代替了本能,而他们的行动也就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性。惟有当义务的呼声代替了生理的冲动,权利代替了嗜欲的时候,此前只知道关怀一己的人类才发现自己不得不按照另外的原则行事,并且在听从自己的欲望之前,先要请教自己的理性。虽然在这种状态中,他被剥夺了他所得之于自然的许多便利,然而他却从这里面重新得到了如此之巨大的收获:他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他的思想开阔了,他的感情高尚了,他的灵魂整个提高到这样的地步,以至于——若不是对新处境的滥用使他往往堕落得比原来的出发点更糟的话——对于从此使得他永远脱离自然状态,使他从一个愚昧的、局限的动物一变而为一个有智慧的生物,一变而为一个人的那个幸福的时刻,他一定会是感恩不尽的。 现在让我们把整个这张收支平衡表简化为易于比较的项目吧: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乃是他的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的和所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权利;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为了权衡得失时不致发生错误,我们必须很好地区别仅仅以个人的力量为其界限的自然的自由,与被公意所约束着的社会的自由,并区别仅仅是由于强力的结果或者是最先占有权而形成的享有权,与只能是根据正式的权利而奠定的所有权。 除上述以外,我们还应该在社会状态的收益栏内再加上道德的自由,惟有道德的自由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因为仅只有嗜欲的冲动便是奴隶状态,而惟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然而关于这一点,我已经谈论得太多了,而且自由一词的哲学意义,在这里也不属于我的主题之内。 第九章论财产权 集体的每个成员,在集体形成的那一瞬间,便把当时实际情况下所存在的自己——他本身和他的全部力量,而他所享有的财富也构成其中的一部分——献给了集体。这并不是说,由于这一行为,享有权便在转手之际会改变性质而成为主权者手中的所有权,然而城邦的力量既然是无可比拟地要大过于个人的力量,所以公共的享有虽然没有更大的合法性——至少对于外邦人是如此——但在事实上却更为强而有力和更为不可变更。因为就国家对它的成员而言,国家由于有构成国家中一切权利的基础的社会契约,便成为他们全部财富的主人;但就国家对其他国家而言,则国家只是由于它从个人那里所得来的最先占有者的权利,才成为财富的主人的。 最初占有者的权利,虽然要比最强者的权利更真实些,但也惟有在财产权确立之后,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权利。每个人都天然有权取得为自己所必需的一切,但是使他成为某项财富的所有者这一积极行为,便排除了他对其余一切财富的所有权。他的那份一经确定,他就应该以此为限,并且对集体不能再有任何更多的权利。这就是何以原来在自然状态中是那样脆弱的最初占有者的权利,却会备受一切社会人尊敬的缘故了。人们尊重这种权利的,更多地倒是并不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而不是属于别人所有的东西。 一般说来,要认可对于某块土地的最初占有者的权利,就必须具备下列的条件:首先,这块土地还不曾有人居住;其次,人们只能占有为维持自己的生存所必需的数量;第三,人们占有这块土地不能凭一种空洞的仪式,而是要凭劳动与耕耘,这是在缺乏法理根据时,所有权能受到别人尊重的惟一标志。 事实上,根据需要与劳动给最初占有者授予权利,不就已经把这种权利扩展到最大可能的限度了吗?难道对于这一权利可以不加限制吗?难道插足于一块公共的土地之上,就足以立刻自封为这块土地的主人了吗?难道由于有力量把别人从这块土地上暂时赶走,就足以永远剥夺别人重新回来的权利了吗?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若不是用该受惩罚的篡夺手段——因为他们对其他的人夺去了大自然所共同赋给大家的居住地和生活品——又怎么能够攫取并剥夺全人类的广大土地呢?当努涅兹·巴尔波在海边上以卡斯提王冕的名义宣布占领南太平洋和整个南美洲的时候,难道这就足以剥夺那里全体居民的土地并把全世界的君主都排斥在外了吗?然而就在这个立足点上,这种仪式却枉然无益地一再为人们所效颦,而那位天主教的国王在他的暖阁里只消一举就占有了全世界,只要随后把别的君主已经占有的地方划入他自己的帝国版图就行了。 第三部分 第45节:《社会契约论》:革命号角(8) 我们可以想像,各个人相毗邻的和相接壤的土地是怎样变成公共的土地的,以及主权权利从臣民本身扩大到臣民所占有的土地时,又怎样变成为既是对于实物的而同时又是对于人身的权利,这就使得土地占有者们陷于更大的依附地位,并且把他们力量的本身转化为使他们效忠的保证。这种便宜似乎古代的国君们并不曾很好地感觉到,他们仅只称为波斯人的王、塞种人的王或是马其顿人的王,好像他们只不过自认为是人民的首领而不是国土的主人。今天的国王们就聪明得多地自称为法兰西王、西班牙王、英格兰王等等,这样,他们就既领有土地,同时又确实领有土地上的居民。 这种转让所具有的惟一特点就是:集体在接受个人财富时远不是剥夺个人的财富,而只是保证他们自己对财富的合法享有,使据有变成为一种真正的权利,使享用变成为所有权。于是享有者便由于一种既对公众有利、但更对自身有利的割让行为而被人认为是公共财富的保管者,他们的权利受到国家全体成员的尊重,并受到国家的全力保护以防御外邦人,所以可以说,他们是获得了他们所献出的一切。只要区别了主权者与所有者对同一块地产所具有的不同权利,这个两难推论是不难解释的,这一点我们在后面就可以看到。 也可能有这种情形:人们在尚未享有任何土地之前,就已开始相结合了,然后再去占据一块足够全体使用的土地。他们或是共同享用这块土地,或是彼此平分或按主权者所规定的比例来加以划分。无论用什么方式进行这种占领,各个人对于他自己那块地产所具有的权利,都永远要从属于集体对于所有的人所具有的权利,没有这一点,社会的联系就不能巩固,而主权的行使也就没有实际的力量。 我现在就要指出构成全部社会体系的基础,以便结束本章与本卷:那就是,基本公约并没有摧毁自然的平等,反而是以道德的与法律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体上的不平等,从而,人们尽可以在力量上和才智上不平等,但是由于约定并且根据权利,他们却是人人平等的。 【名家点评】 自由宣言 他把自己剥得精光,并把他那时代成千上万人所被迫忍受的一切都暴露了出来。他解放了时代的灵魂,他教它打碎了它的枷锁,教它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社会契约论》又译作《民约论》,是卢梭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人类解放的第一个呼声,世界大革命的第一个煽动者"。它第一次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刚一问世就遭到了禁止,卢梭本人也被迫流亡到英国。但《社会契约论》所提倡的民主理论却很快风靡全世界。 《社会契约论》一开始便提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卢梭的这一论断是在君主专制制度横行的欧洲时代,针对英国王权专制论代表人物费尔玛关于"没有人是生而自由的"这一绝对君主专制制度赖以依存的理论而提出来的。 它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法国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博爱"便来自《社会契约论》。1789年法国国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人权宣言》中,"社会的目的是为大众谋福利的"、"统治权属于人民"等内容充分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精神。《社会契约论》还对美国的《独立宣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罗伯斯庇尔到列宁都曾用《社会契约论》为自己的政权做解释。 《社会契约论》中关于"人是生而自由的"这一理论,开创了欧洲及全世界民主平等空想之先河,它的"人权天赋,主权在民"的新学说向"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发起了挑战。它所揭示的"人权自由、权利平等"的原则,至今仍是西方政治的基础。 罗曼·罗兰在《卢梭简介》中说:"他把自己剥得精光,并把他那时代成千上万人所被迫忍受的一切都暴露了出来。他解放了时代的灵魂,他教它打碎了它的枷锁,教它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第三部分 第46节:《社会契约论》:革命号角(9) 革命呼声 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 非有孟德斯鸠、卢梭,则法国不能成革命之功……《民约论》(《社会契约论》)者,法国大革命之原动力也;法国大革命,十九世纪全世界之原动力也—— 梁启超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是从一句名言开始,又以另一句名言结束的。前一句是卢梭在1762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中的一句话:"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另一句是罗兰夫人在法国大革命的血腥中发出的感叹:"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而行!"这一前一后两句话,便是以集体自由名义发动的法国大革命的最好注脚。 拿破仑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卢梭不仅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等思想,为法国大革命构筑了理论框架,为建设未来民主共和国绘制了行动蓝图,还亲自吹响了法国大革命的进军号角:"首先扫清地面并抛弃一切陈旧的材料,以便重新建造一座美好的大厦。" 卢梭的社会政治学说代表了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激进的民主思想。他的《社会契约论》一书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纲领。全书基本围绕自然权利和主权在民展开,基本内容主要集中在从自然权利向社会权利的过渡以及理想社会的建构等。 卢梭理论是一种早产的解构主义,它引发的不仅仅是一场英美式的政治革命,而且延伸为社会革命、道德革命,把一次革命引申为不断革命、继续革命、再生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最杰出的革命家罗伯斯庇尔说:"那一场革命不仅仅是一场国内战争,也是一场国际战争,更兼一场宗教战争。" 当然,这部著作不仅为法国未来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提出了一个设计方案,也给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巨大影响,从而使卢梭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 坎坷命运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将破坏社会的秩序,其影响所及将使社会陷入无政府状态—— 伏尔泰 卢梭和他的《社会契约论》都遭受了坎坷的命运。卢梭生前因著书立说招致灾祸,书被焚毁,人身受到威胁,颠沛流离,几乎没有容身之地。敬仰他的人对他顶礼膜拜,称他为"平民之友"和"精神导师";而憎恨他的人对他则恨之入骨,说他是背叛上帝的魔鬼和制造社会动乱的人。 卢梭身后的名声也几起几落、毁誉不一。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把他奉为受人崇拜的神明,称他为"智者";而1814年复辟的波旁王朝又把他打翻在地,说王朝覆灭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日内瓦人。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于1762年4月一出版就遭到禁毁,在日内瓦和巴黎被当众焚烧,官方和教会人士对其大加指责。18世纪的哲学泰斗和文学巨擘伏尔泰在写给路易十五的宠臣舒瓦瑟尔的信中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将破坏社会的秩序,其影响所及将使社会陷入无政府状态。" 在随后的两个世纪,有人说《社会契约论》开创了现代民主政治的新纪元,唤醒了遭受压迫和奴役的人们;有人又说它是雅各宾主义的始作俑者,雅各宾专政的恐怖时期奉行的就是《社会契约论》中的理论,邦雅曼·贡当斯说它是"最有利于专制统治"的书。 到了20世纪,《社会契约论》还遭到纳粹主义的歪曲。希特勒独裁统治上台后,法国君主制的鼓吹者夏尔·莫拉斯说纳粹主义就是从卢梭的书中搬来的,还说"路德、卢梭、康德、菲希特、俾斯麦和希特勒是一脉相承的",英国哲学家罗素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卢梭是纳粹法西斯主义的鼻祖,《社会契约论》是法西斯主义的理论依据。 奠基民主政治 除了《社会契约论》的作者以外,还举不出任何一个政论家说过不让国王掌握国家的主权—— 法国拿破仑的参谋长、司令部勤务机构的奠基人贝尔蒂埃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问世,在政治理论上实现了一个大的突破,它推翻了国王的宝座,驱散了君主的幽灵,主权在民的新学说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使备受压迫的人民开始觉醒,知道自己才是国家的主人。 第三部分 第47节:《社会契约论》:革命号角(10) 在卢梭的思想中,人作为个体显然不是至高无上的,"人生而自由"的理论会产生极端的思想——"任何人都可以认为他是他人的主人",这样社会暴力横生,个人自由反而失去保障,这不是卢梭想要的社会。因此,卢梭认为"社会秩序是一种神圣的权利,它是其他一切权利的根本"。 卢梭反对用暴力来改变社会制度,他认为"暴力并不带来权利,我们只有义务尊崇合法的力量"。由于社会秩序极其重要,暴力又不能带来权利,卢梭提出:"正因为任何人对他人都没有天然的权力,正因为暴力不能产生权利,所以人类社会任何合理的权威都应建于人民之间的约定"。人类个体通过社会契约形成一个权威——也就是政府,把个体自身的部分权利、财产和自由让渡给这个权威以便于其管理社会,而通过社会契约所形成的这个权威的最终目的则是保障契约各方的生存。 对于以社会契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家,卢梭主张以法律的手段进行统治和管理,实行法治。在卢梭看来,法律是人民公意的表现,它反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身为政府行政官员或者君主也要遵守,而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其职责是维护法律而绝对不是滥用法律和侵犯法律。 公意在卢梭的政治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社会契约论、主权理论和法律理论等都与之密切相关。尤其是社会契约论,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即是:"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卢梭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民主政治的社会模式,而这种社会模式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为人类的共同利益形成了社会紧密的纽带,"统治社会也只有以这种共同利益作为基础"。在这里,卢梭把当时政权两大流行要素——暴力和神授从组成政府的基础中剔除了,当时的欧洲政府在理论上一下子全部变成非法的了。 法治思想 《社会契约论》反对一切人身依附,反对篡夺人民主权的暴君和不按法律行事的专制主—— 当代学者李平沤 美国革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革命的《人权宣言》以及两国的宪法,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了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思想。时至今日,许多国家在其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主权属于人民。作为一个政治思想家,卢梭对法律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有深刻的认识。 社会契约下的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的社会。"社会公约为政体带来存在和生命;而立法为政体带来意志和行动的能力",形成的契约必须有一系列强制执行的社会准则来规范缔约各方的行为,以保护契约各方的公共利益,保障人民的自由和平等,使契约得以执行。 卢梭认为人民必须遵守法律,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他认为"在本质上,履行这些责任的个体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服务"。但是法律的约束也不是无限的,"每个个体对那些一般约定留给自己的财产和自由拥有完全的支配",这也许是现代"法律未禁止的即是合法的"思想的哲学阐述吧。 由于法律给了政府管理人民的强制权力,为了防止政府违背人民意愿滥权、越权,卢梭提出了一系列分权的政体设计。他对宪法起草人一系列近乎苛刻的描述,表明了他对政府滥权的严重担心和立法、行政、执法分权的思想。卢梭认为宪法起草人"勾画了国家的机构,而不能在此机构中起任何作用","因为,治人者不能制法,反之,制法者也不能治人;否则,他的法律就会为他的私人情感控制,往往要维护他的不公,他也就永远不能防止其制法工作为其个人目的所玷污"。 不光是宪法的起草,日常法律的制定也是这样。卢梭认为,"法律是公民集团的准则,由法律联系的人民本应该是法律的制定者","勾画草起法律的人不能也不应有立法的权力","立法权力必须也只能属于人民",政府只是社会公共利益和权力的代理人而已。 第三部分 第48节:《社会契约论》:革命号角(11) 神化卢梭 他是这样一个仅有的天才,他知道如何形成道德激情。他奉献于道德雄辩,他煽起了对罪恶的正义仇恨以及对美德的热爱—— 路易十六财政大臣内克的女儿斯塔尔夫人 18世纪末以来,在人类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从拿破仑到马克思,大都以赞叹的口气谈论卢梭,他简直成了"圣卢梭",法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乔治·桑就是这样称呼他的。 人类今天的政治制度,法律、教育、文学、风俗甚至情感方面,都深深印下了卢梭的痕迹。世界上有关卢梭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纪念物已不胜枚举。在法国发行过的纪念人物明信片中,卢梭仅次于驰骋风云的拿破仑而高居第二位。在巴黎有卢梭大街、卢梭博物馆,甚至连他与华伦夫人第一次见面的场所都被保护起来供人参观。就连对卢梭心怀不满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卢梭作品所表现的难以抗拒的说服力,说他有魔鬼般的技巧和才华,文中的真诚能震撼人心。 人们有一种神化卢梭的现象,这源于卢梭思想中一个最深刻的动机:要恢复一个绝对自然的人,绝不容忍任何虚伪和腐败。他作品中所流露的自然情感和人类心灵的自然倾向不谋而合,它营造了一个交织着人类幸福和焦虑、一个让人安详的乌托邦,后世许多杰出的人物,包括黑格尔、马克思,都从中受到了巨大启发。 在法国大革命前十年,卢梭的著作大量出版。文学渲染卢梭神话取得空前成功,人们纷纷模仿卢梭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路易十六的父亲还深受《爱弥儿》的影响,按照卢梭的观点从小教育他的儿子——让路易十六学一门手工匠人的手艺,据说这就是路易十六"业余锁匠"嗜好的由来。卢梭在法国的多处居所被奉为圣地,那些地方的居民把卢梭像、卢梭书、卢梭警句置入神龛,供参观者膜拜。 到法国大革命前夕,对卢梭的崇拜和神化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包括当时执政的吉伦特派领袖和后来执政的雅各宾派领袖,直至最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路易十六财政大臣内克的女儿斯塔尔夫人,在革命前夕写书盛赞卢梭说:"他是这样一个仅有的天才,他知道如何形成道德激情。他奉献于道德雄辩,他煽起了对罪恶的正义仇恨以及对美德的热爱。" 催生革命 我相信,如果卢梭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他一定会吓昏过去—— 英国保守主义政治理论家柏克 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先驱—— 罗伯斯庇尔 卢梭死后的命运,如他生前的性格一样极富戏剧性。他一生坎坷多难,遭到诸多排挤和诟病,死后却在法国大革命前的热烘烘的气氛中羽化成仙。卢梭哲学为什么能突破启蒙学派的压抑而影响了千百万人的实践呢?这取决于当时法国的社会背景。 18世纪的法国,经过前一世纪黎塞留、路易十四近百年的鼓励提倡,已形成文学型、戏剧性而不是哲学型、逻辑型的精神气候。法学家卢瓦索说:"整个17世纪资产阶级的特点,是对文学、艺术和道德的重视。"这种戏剧化、浪漫化的精神氛围,到了18世纪有增无减。 法国启蒙运动的主流作家伏尔泰、狄德罗等多是逻辑型、哲学型百科全书式人物,他们试图把英国理性哲学输入法国,却不能契合法国本土的浪漫精神。而卢梭的文学型哲学活动、戏剧性个人命运,正是法国文学气候中最需要的煽情燃料。卢梭的经历使他成为法国当时下层社会独一无二的代言人,而他的作品充满了救活道德理想的激情,又正好打中法国当时社会精神生活的道德真空。 罗伯特·丹通在《法国文化史上的大屠杀及其他事件》中分析统计卢梭和他的众多读者的精神感应说:"让·雅克向那些能够公正阅读他著作的读者敞开了他的心灵;那些读者感到他们的心灵也随之升华,超越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不完善性。" 革命在众人的熙熙攘攘中被催生出来,道德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引发的革命接踵而至:"先是政治革命被社会革命压垮,后是社会革命被道德革命压垮,后一场革命压在前一场革命身上,催其快走,不断革命到最后,终于被越来越重的革命本身压垮!" 第三部分 第49节:《社会契约论》:革命号角(12) 英国保守主义政治理论家柏克在反思法国大革命的时候将卢梭的思想与法国大革命的激烈程度联系起来,他说:"我相信,如果卢梭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他一定会吓昏过去。" 虔诚信徒 圣人啊!你教会我认识自己,你教会我年轻时就懂得了我本性的尊严,思考了有关社会秩序的重大原则—— 罗伯斯庇尔 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政权的领袖罗伯斯庇尔是卢梭的虔诚信徒和忠诚实践者。没有罗伯斯庇尔,卢梭的政治著作将如无数的政治著作一样只是摆在案头的装饰品,永远也不会演化为大革命广场山呼海啸的历史一幕。 "当末日审判的号角吹响,看有谁敢于对您说:'他比我更像您,卢梭?'"这就是罗伯斯庇尔。他早年的坎坷经历与卢梭惊人相似,他很早就对当时法国精神生活的两股源头——哲学和宗教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哲学对人民来说是陌生的,只有宗教才能使人民摆脱不幸与欲望,防微杜渐。" 与卢梭一样,罗伯斯庇尔的政治观是从宗教——伦理入口进入的,而不是从哲学——功利入口进入的,这决定了他在反复阅读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之后,最终倒向了具有相同气质的卢梭一边。 法国大革命前夕,"罗伯斯庇尔真正转到卢梭这一边来的最主要原因,是他接受了卢梭的政治学说,接受了卢梭思想的核心部分——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平等观,并以此作为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武器"。 1789年的春天,罗伯斯庇尔带着卢梭的真理从阿腊斯走进巴黎,他向人们宣告:"我要告诉你们:我懂得让·雅克(卢梭)宣布的一条最伟大的道德和政治真理——人民绝不会真诚热爱那些不热爱他们的人,只有人民才是善良的、正直的、宽宏大量的,腐败和专制是那些蔑视人民的人与生俱来的狭隘属性。" 生死对头 《社会契约论》是一个妄图所有的人都一律平等的狂人写的书—— 伏尔泰 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跟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为的文明了—— 俄罗斯著名哲学家赫尔岑 卢梭和与他齐名的作家伏尔泰各走极端。终于从两个人的私争发展为公开的抨击。伏尔泰在一本不具名的小册子里攻击卢梭是伪君子,对子女没有亲情。卢梭花费了五年时间写出揭露自己内心世界、"坦白得惊人"的杰作《忏悔录》。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卢梭这位了不起的尘世槛外人的长眠之地,正对着伏尔泰的坟墓。 卢梭于1745年间接认识了法国思想启蒙运动泰斗伏尔泰,但他一生从没与伏尔泰见过面。不同于伏尔泰倡导的开明君主政治和否定人民的平等要求,卢梭开辟了启蒙运动和启蒙思想转向革命的一条新径,正如赫尔岑所说:"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跟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为的文明了。" 卢梭将他名垂青史的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送给伏尔泰时,伏尔泰大为不满,在回信中讽刺说:"我收到了你反人类的新书,谢谢你。在使我们都变得愚蠢的计划上面运用这般聪明伶巧,还是从未有过的事。读尊著,人一心想望四脚走路。"但是这本书却得到德国启蒙文学家莱辛的赞扬,他还推荐给自己的朋友门德尔松将它翻译出版。 他们在生前争斗不休,在死后也被当成对头来对待。法国大革命前后就有不少卢梭的崇拜者赞美卢梭、贬低伏尔泰,他们指责伏尔泰之所以攻击卢梭,就是因为卢梭道德高尚。甚至有人建议,伏尔泰可以得到一座雕像,题词为"迷信的摧毁者",而卢梭的雕像则应以金字铭刻这样的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卢梭对康德的影响 卢梭将熊熊燃烧的木柴带到了街道和市场,而康德点燃了万千书房中平静的油灯和蜡烛—— 德国国际法著作家布伦奇利 如果说休谟对康德的理论哲学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那么卢梭则对康德的实践哲学产生了一个决定性的影响。对康德来说,卢梭宛如道德哲学领域的牛顿。卢梭的"自我决定论"对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而康德的道德哲学则构成了他的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 第50节:《资本论》:辉煌巨著(1) 伊曼纽尔·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 卢梭对康德的影响较为复杂,康德在形式上接受了卢梭的契约理论,但是在实践中并非如此,以致他后来的追随者甚至连契约的形式也否定了。康德的"自由"概念从根本上是共和主义的概念,他认为没有任何人能够充分地获得自由,除非每一个人的自由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得到了保证。 布伦奇利说:"卢梭将熊熊燃烧的木柴带到了街道和市场,而康德点燃了万千书房中平静的油灯和蜡烛。"卢梭赋予了社会契约论得以顺应人民的形式,而哲学公式的推论则是由伊曼纽尔·康德完成的。 《资本论》:辉煌巨著——开创经济、社会新时代 《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辉煌巨著,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高峰,是他用毕生精力浇铸的一部伟大科学巨著。《资本论》的问世,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变革,是科学社会主义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它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创造性地提出了"剩余价值"的概念,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也因此被誉为"千年思想家"之首、"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被称为社会学的"达尔文"、经济学的"牛顿"。 【作者生平】 卡尔·马克思(1818年~1883年)是德国哲学家、革命理论家、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其代表作是《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全书共四卷,马克思在世时只出版了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第四卷在恩格斯逝世后由考茨基受托出版。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城。他的父亲是犹太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律师,对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才能影响很大。1835年夏天,马克思即将中学毕业,他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写道:"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马克思1837年在柏林大学开始钻研黑格尔哲学,并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1841年,马克思在毕业论文中引用了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而宁愿牺牲自己的话语,表现了自己决心为改造人类世界而坚持不懈地斗争。他说:"你知道得很清楚,我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奴隶的服役,我宁愿被缚住在岩石上,也不愿做宙斯的忠顺奴仆。"正是因为这篇论文,马克思被耶拿大学授予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马克思任《莱茵报》主编。1843年6月,马克思和童年的亲密朋友、一位德国男爵的女儿燕妮结婚。同年秋,《莱茵报》被查禁,马克思被迫迁居巴黎,同卢格合办《德法年鉴》杂志。1847年,马克思同恩格斯一起参加正义者同盟,后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年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法国"二月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英国伦敦。他从此几乎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资本论》的研究与写作中,直至1883年3月14日病逝于英国伦敦。 【精品原文】 第三部分 第51节:《资本论》:辉煌巨著(2)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章商品 1.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物怎样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作为生活资料即消费品来直接满足,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来间接满足。 每一种有用物,如铁、纸等等,都可以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考察。每一种这样的物都是许多属性的总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发现这些不同的方面,从而发现物的多种使用方式,是历史的事情。为有用物的量找到社会尺度,也是这样。商品尺度之所以不同,部分是由于被计量的物的性质不同,部分是由于约定俗成。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刚石等等,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商品体的这种性质,同人取得它的使用属性所耗费的劳动的多少没有关系。在考察使用价值时,总是以它们有一定的量为前提,如几打表,几码布,几吨铁等等。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商品学这门学科提供材料。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因此,交换价值好像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也就是说,商品固有的、内在的交换价值似乎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现在我们进一步考察这个问题。 某种一定量的商品,例如一夸特小麦,同x量鞋油或y量绸缎或z量金等等交换,总之,按各种极不相同的比例同别的商品交换。因此,小麦有许多种交换价值,而不是只有一种。既然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等都是一夸特小麦的交换价值,那么,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等就必定是能够互相代替的或同样大的交换价值。由此可见,第一,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 我们再拿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铁来说。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怎样,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一定量的小麦等于若干量的铁,如1夸特小麦=a?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因而这二者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后者本身既不是第一种物,也不是第二种物。这样,二者中的每一个只要是交换价值,就必定能化为这第三种东西。 用一个简单的几何学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为了确定和比较各种直线形的面积,就把它们分成三角形,再把三角形化成与它的外形完全不同的表现——底乘高的一半。各种商品的交换价值也同样要化成一种共同东西,各自代表这种共同东西的多量或少量。 这种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商品的物体属性只是就它们使商品有用,从而使商品成为使用价值来说,才加以考虑。另一方面,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只要比例适当,一种使用价值就和其他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完全相等。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也已经起了变化。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它们也不再是木匠劳动、瓦匠劳动、纺纱劳动,或其他某种一定的生产劳动的产品了。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第三部分 第52节:《资本论》:辉煌巨著(3) 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我们已经看到,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本身中,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为同它们的使用价值完全无关的东西。如果真正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就得到刚才已经规定的它们的价值。因此,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也就是商品的价值。研究的进程会使我们再把交换价值当作价值的必然的表现方式或表现形式来考察,但现在,我们应该首先不管这种形式来考察价值。 可见,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那么,它的价值量是怎样计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等做尺度。 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那么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他制造商品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但是,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体现在商品世界全部价值中的社会的全部劳动力,在这里是当作一个同一的人类劳动力,虽然它是由无数单个劳动力构成的。每一个这种单个劳动力,同别的劳动力一样,都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只要它具有社会平均劳动力的性质,起着这种社会平均劳动力的作用,从而在商品的生产上只使用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例如,在英国采用蒸汽织布机以后,把一定量的纱织成布所需要的劳动可能比过去少一半。实际上,英国的手工织布工人把纱织成布仍旧要用以前那样多的劳动时间,但这时他一小时的个人劳动的产品只代表半小时的社会劳动,因此价值也降到了它以前的一半。 可见,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在这里,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因此,含有等量劳动或能在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量。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产前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同生产后者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 因此,如果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就不变。但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例如,同一劳动量在丰收年表现为8蒲式耳小麦,在歉收年只表现为4蒲式耳。同一劳动量用在富矿比用在贫矿能提供更多的金属等等。金刚石在地壳中是很稀少的,因而发现金刚石平均要花很多劳动时间。因此,很小一块金刚石就代表很多劳动。杰科布曾经怀疑金是否按其全部价值支付过。至于金刚石,就更可以这样说了。厄什韦葛说过,到1823年,巴西金刚石矿80年的总产量的价格还赶不上巴西甘蔗种植园或咖啡种植园一年半平均产量的价格,虽然前者代表的劳动多得多,从而价值也多得多。如果发现富矿,同一劳动量就会表现为更多的金刚石,而金刚石的价值就会降低。假如能用不多的劳动把煤变成金刚石,金刚石的价值就会低于砖的价值。总之,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第三部分 第53节:《资本论》:辉煌巨著(4) 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就只是使用价值,而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起初我们看到,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后来表明,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因此,在这里要较详细地加以说明。 我们就拿两种商品如1件上衣和10码麻布来说。假定前者的价值比后者的价值大一倍。假设10码麻布=W,则1件上衣=2W。 上衣是满足一种特殊需要的使用价值。要生产上衣,就需要进行特定种类的生产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由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由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示自己的有用性的劳动,我们简称为有用劳动。从这个观点来看,劳动总是联系到它的有用效果来考察的。 上衣和麻布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同样,决定它们存在的劳动即缝和织,也是不同质的。如果这些物不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从而不是不同质的有用劳动的产品,它们就根本不能作为商品来互相对立。上衣不会与上衣交换,一种使用价值不会与同种的使用价值交换。 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虽然不能反过来说商品生产是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在古代印度公社中就有社会分工,但产品并不成为商品。或者拿一个较近的例子来说,每个工厂内都有系统的分工,但是这种分工不是通过工人交换他们个人的产品来实现的。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 可见,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有用劳动。各种使用价值如果不包含不同质的有用劳动,就不能作为商品互相对立。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的社会里,也就是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作为独立生产者的私事而各自独立进行的各种有用劳动的这种质的区别,发展成一个多支的体系,发展成社会分工。 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在这两种场合,它都是起使用价值的作用。同样,上衣和生产上衣的劳动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因为裁缝劳动成为专门职业、成为社会分工的一个独立的部分就有所改变。在有穿衣需要的地方,在有人当裁缝以前,人已经缝了几千年的衣服。但是,上衣、麻布以及任何一种不是天然存在的物质财富要素,总是必须通过某种专门的、使特殊的自然物质适合于特殊的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创造出来。因此,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上衣、麻布等等使用价值,简言之,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第三部分 第54节:《资本论》:辉煌巨著(5) 现在,我们放下作为使用物品的商品,来考察商品价值。 我们曾假定,上衣的价值比麻布大一倍。但这只是量的差别,我们先不去管它。我们要记住的是,假如1件上衣的价值比10码麻布的价值大一倍,那么,20码麻布就与1件上衣具有同样的价值量。作为价值,上衣和麻布是有相同实体的物,是同种劳动的客观表现。但缝和织是不同质的劳动。然而在有些社会状态下,同一个人时而缝时而织,因此,这两种不同的劳动方式只是同一个人的劳动的变化,还不是不同的人的专门固定职能,正如我们的裁缝今天缝上衣和明天缝裤子只是同一个人的劳动的变化一样。其次,一看就知道,在我们资本主义社会里,随着劳动需求方向的改变,总有一定部分的人类劳动时而采取缝的形式,时而采取织的形式。劳动形式发生这种变换时不可能没有摩擦,但这种变换是必定要发生的。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尽管缝和织是不同质的生产活动,但二者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都是人类劳动。这只是耗费人类劳动力的两种不同的形式。当然,人类劳动力本身必须已有一定的发展,才能以这种或那种形式耗费。但是,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正如在资产阶级社会里,将军或银行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人本身则扮演极卑微的角色一样,人类劳动在这里也是这样。它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简单平均劳动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时代具有不同的性质,但在一定的社会里是一定的。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经验证明,这种简化是经常进行的。一个商品可能是最复杂的劳动的产品,但是它的价值使它与简单劳动的产品相等,因而本身只表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因而在他们看来,似乎是由习惯确定的。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以后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这样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 因此,正如在作为价值的上衣和麻布中,它们的使用价值的差别被抽去一样,在表现为这些价值的劳动中,劳动的有用形式即缝和织的区别也被抽去了。作为使用价值的上衣和麻布是有一定目的的生产活动同布和纱的结合,而作为价值的上衣和麻布,不过是同种劳动的凝结,同样,这些价值所包含的劳动之所以算作劳动,并不是因为它们同布和纱发生了生产的关系,而只是因为它们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正是由于缝和织具有不同的质,它们才是形成作为使用价值的上衣和麻布的要素;而只是由于它们的特殊的质被抽去,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即人类劳动的质,它们才是上衣价值和麻布价值的实体。 可是,上衣和麻布不仅是价值,而且是一定量的价值。我们曾假定,一件上衣的价值比10码麻布的价值大一倍。它们价值量的这种差别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由于麻布包含的劳动只有上衣的一半,因而生产后者所要耗费劳动力的时间必须比生产前者多一倍。 因此,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在前一种情况下,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在后一种情况下,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既然商品的价值量只是表示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那么,在一定的比例上,各种商品应该总是等量的价值。 如果生产一件上衣所需要的一切有用劳动的生产力不变,上衣的价值量就同上衣的数量一起增加。如果一件上衣代表x个工作日,两件上衣就代表2x个工作日,依此类推。假定生产一件上衣的必要劳动增加一倍或减少一半。在前一种场合,一件上衣就具有以前两件上衣的价值,在后一种场合,两件上衣就只有以前一件上衣的价值,虽然在这两种场合,上衣的效用和从前一样,上衣包含的有用劳动的质也和从前一样。但生产上衣所耗费的劳动量有了变化。 第三部分 第55节:《资本论》:辉煌巨著(6) 更多的使用价值本身就是更多的物质财富,两件上衣比一件上衣多。两件上衣可以两个人穿,一件上衣只能一个人穿,依此类推。然而随着物质财富的量的增长,它的价值量可能同时下降。这种对立的运动来源于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因此,有用劳动成为较富或较贫的产品源泉与有用劳动的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成正比。相反地,生产力的变化本身丝毫也不会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既然生产力属于劳动的具体有用形式,它自然不再同抽去了具体有用形式的劳动有关。因此,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因此,那种能提高劳动成效从而增加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量的生产力变化,如果会缩减生产这个使用价值量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总和,就会减少这个增大的总量的价值量。反之亦然。 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2.价值增殖过程 产品——资本家的所有物——是一种使用价值,如棉纱、皮靴等等。虽然例如皮靴在某种意义上构成社会进步的基础,而我们的资本家也是一位坚决的进步派,但是他制造皮靴并不是为了皮靴本身。在商品生产中,使用价值绝不是本身受人喜爱的东西。在这里,所以要生产使用价值,是因为而且只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基质,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我们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下述两点。第一,他要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要生产用来出售的物品,商品。第二,他要使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了购买它们,他已在商品市场上预付了真正的货币——的价值总和。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 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工人把一定量的劳动——撇开他的劳动所具有的特定的内容、目的和技术性质——加到劳动对象上,也就把新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上。另一方面我们发现,被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又成了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例如,棉花和纱锭的价值包含在棉纱的价值中。可见,生产资料的价值由于转移到产品上而被保存下来。这种转移是在生产资料转化为产品时发生的,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它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然而是怎样实现的呢? 工人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劳动两次:一次由自己的劳动把价值加到棉花上;另一次保存棉花的旧价值,或者说,把他所加工的棉花和使用的纱锭的价值转移到产品棉纱上。他只是由于加进新价值而保存了旧价值。但是,把新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上和把旧价值保存在产品中,是工人在同一时间内达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虽然工人在同一时间内只劳动一次),因此很明显,这种结果的二重性只能用他的劳动本身的二重性来解释。在同一时间内,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另一种属性来说必然保存或转移价值。 …… 我们在考察价值形成过程时已经看到,只要使用价值是有目的地用来生产新的使用价值,制造被用掉的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就成为制造新的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这部分劳动时间从被用掉的生产资料转移到新产品上去。可见,工人保存被用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或者说,把它们作为价值组成部分转移到产品上去,并不是由于他们加进一般劳动,而是由于这种追加劳动的特殊的有用性质,由于它的特殊的生产形式。劳动作为这种有目的的生产活动,纺纱、织布、打铁,只要同生产资料接触,就使它们复活,赋予它们活力,使它们成为劳动过程的因素,并且同它们结合为产品。 第三部分 第56节:《资本论》:辉煌巨著(7) 如果工人的特殊的生产劳动不是纺纱,他就不能使棉花变成棉纱,因而也就不能把棉花和纱锭的价值转移到棉纱上。不过,如果这个工人改行当木匠,他仍然会用一个工作日把价值加到他的材料上。可见,他通过自己的劳动加进价值,并不是由于他的劳动是纺纱劳动或木匠劳动,而是由于他的劳动是一般的抽象的社会劳动;他加进一定的价值量,并不是因为他的劳动具有特殊的有用的内容,而是因为他的劳动持续了一定的时间。因此,纺纱工人的劳动,就它的抽象的一般的属性来说,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把新价值加到棉花和纱锭的价值上;而就它的具体的特殊的有用的属性来说,作为纺纱的过程,把这些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从而把这些价值保存在产品中。由此就产生了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得出的结果的二重性。 新价值的加进,是由于劳动的单纯的量的追加;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在产品中的保存,是由于所追加的劳动的质。同一劳动由于它的二重性造成的这种二重作用,清楚地表现在种种不同的现象上。 …… 生产资料转给产品的价值决不会大于它在劳动过程中因本身的使用价值的消灭而丧失的价值。如果生产资料没有价值可以丧失,就是说,如果它本身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那么,它就不会把任何价值转给产品。它的作用只是形成使用价值,而不形成交换价值。一切未经人的协助就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风、水、矿脉中的铁、原始森林中的树木等等,都是这样。 …… 就生产资料来说,被消耗的是它们的使用价值,由于这种使用价值的消费,劳动制成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实际上没有被消费,因而也不可能再生产出来。这个价值被保存下来,但不是因为在劳动过程中对这个价值本身进行了操作,而是因为这个价值原先借以存在的那种使用价值虽然消失,但只是消失在另一种使用价值之中。因此,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再现在产品的价值中,确切地说,不是再生产。所生产出来的是旧交换价值借以再现的新使用价值。 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即发挥作用的劳动力,却不是这样。当劳动通过它的有目的的形式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并保存下来的时候,它的运动的每时每刻都形成追加的价值,形成新价值。假设生产过程在工人生产出他自己的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以后就停下来,例如,他劳动6小时加进3先令价值。这个价值是产品价值超过其中由生产资料价值构成的部分而形成的余额。它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惟一的新价值,是产品中由这个过程本身生产的惟一的价值部分。当然,它只是补偿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时预付的,工人自身在生活资料上花费的货币。就已花费的3先令来说,这3先令的新价值只是表现为再生产。但它是真正的再生产,不像生产资料的价值只是表面上的再生产。在这里,一个价值用另一个价值来补偿是通过创造新价值来实现的。 然而我们已经知道,劳动过程在只是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并把它加到劳动对象上以后,还越过这一点继续下去。要再生产出这一等价物,6小时就够了,但是劳动过程不是持续6小时,而是比如说持续12小时。这样,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 我们叙述了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事实上也就说明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资本本身的价值增殖过程中所执行的不同职能。产品的总价值超过产品的形成要素的价值总额而形成的余额,就是价值已经增殖的资本超过原预付资本价值而形成的余额。一方面是生产资料,另一方面是劳动力,它们不过是原有资本价值在抛弃货币形式而转化为劳动过程的因素时所采取的不同的存在形式。 可见,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我把它称为不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为不变资本。 第三部分 第57节:《资本论》:辉煌巨著(8) 相反,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变为可变量。因此,我把它称为可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为可变资本。资本的这两个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是作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区别的;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角度看,则是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相区别的。 不变资本这个概念绝不排斥它的组成部分发生价值变动的可能性……因为原有的商品始终只是本类商品的一个样品,它的价值总是由社会必要劳动计量的,因而也总是由现有的社会条件下的必要劳动计量的。 同原料的价值一样,已经用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即机器等等的价值,也可以发生变化,因此它们转移到产品上去的那部分价值也会发生变化。例如,由于一种新发明,同种机器可由较少的劳动再生产出来,那么旧机器就要或多或少地贬值,因而转移到产品上去的价值也要相应地减少。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价值变动也是在机器作为生产资料执行职能的生产过程以外发生的…… 生产资料的价值变动,虽然使已经进入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受到影响,但不会改变生产资料作为不变资本的性质。同样,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的变化也不会影响它们在职能上的区别。例如,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大大革新了,过去10个工人用10件价值很小的工具只能加工比较少量的原料,现在一个工人用一台昂贵的机器就能加工100倍的原料。在这种情况下,不变资本即被使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量大大增加了,而资本的可变部分即预付劳动力的部分则大大减少了。但是,这种变动只改变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量的关系,或者说,只改变总资本分为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的比例,而不影响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5.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 数量较多的工人受同一资本指挥,既是一般协作的自然起点,也是工场手工业的自然起点。 …… 由于分工,劳动生产力提高了,一定劳动量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原料数量也就按比例增大。因此,单个资本家手中的资本最低限额越来越增大,或者说,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资本,这是由工场手工业的技术性质产生的一个规律。在工场手工业中,也和在简单协作中一样,执行职能的劳动体是资本的存在形式。由许多单个的局部工人组成的社会生产机构是属于资本家的。因此,由各种劳动的结合所产生的生产力也就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真正的工场手工业不仅使以前独立的工人服从资本的指挥和纪律,而且还在工人自己中间造成了等级的划分。简单协作大体上没有改变个人的劳动方式,而工场手工业却使它彻底地发生了革命,从根本上侵袭了个人的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这正像在拉普拉塔各州人们为了得到牲畜的皮或油而屠宰整只牲畜一样。不仅各种局部劳动分配给不同的个体,而且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这样,梅涅尼·阿格利巴把人说成只是人身体的一个片断这种荒谬的寓言就实现了。起初,工人因为没有生产商品的物质资料,把劳动力卖给资本,现在,他个人的劳动力不卖给资本,就得不到利用。它只有在一种联系中才发挥作用,这种联系只有在它出卖以后,在资本家的工场中才存在。工场手工业工人按其自然的性质没有能力做一件独立的工作,他只能作为资本家工场的附属物进行生产活动。正像耶和华的选民的额上写着他们是耶和华的财产一样,分工在工场手工业工人的身上打上了他们是资本的财产的烙印。 "大多数人的智力,必然由他们的日常活动发展起来。终生从事少数简单操作的人……没有机会运用自己的智力……他的迟钝和无知就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斯密在描述了局部工人的愚钝以后继续说:"他的呆板的、单调的生活自然损害了他的进取精神……它甚至破坏了他的身体的活力,使他除了从事他所会的那种局部工作以外,不能精力充沛地持久地使用自己的力量。因此,他在自己的专门职业中的技能是靠牺牲他的智力的、社会的和军事的德性而取得的。但是,在每一个工业的文明的社会中,这是劳动贫民即广大人民群众必然陷入的境地。" 第三部分 第58节:《资本论》:辉煌巨著(9) 为了防止由于分工而造成的人民群众的完全萎缩,亚·斯密建议由国家来实行国民教育,虽然是在极小的范围内进行。亚·斯密著作的法文译者和评注者热·加尔涅——他在法兰西第一帝国时自然地成了参议员——始终一贯地反对这一点。他认为,国民教育是同分工的基本规律相矛盾的;实行国民教育会"消灭我们的整个社会制度"。他说:"像其他一切分工一样,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分离,随着社会(他正确地使用了这个用语来表示资本、土地所有权和它们的国家)的日益富裕而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确定。 …… 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或者工场手工业,最初是自发地形成的。一旦它得到一定的巩固和扩展,它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和系统的形式。 …… 工场手工业分工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和结合,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工场手工业分工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形式——它在当时的基础上只能在资本主义的形式中发展起来——只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即靠牺牲工人来加强资本(人们把它叫做社会财富,"国民财富"等等)自行增殖的一种特殊方法。工场手工业分工不仅只是为资本家而不是为工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而且靠使各个工人畸形化来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它生产了资本统治劳动的新条件。因此,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进步和必要的发展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精巧的剥削手段。 …… 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 6.工业资本家的产生 …… 要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永恒的自然规律"充分表现出来,要完成劳动者同劳动条件的分离过程,要在一极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在另一极使人民群众转化为雇佣工人,转化为自由的"劳动贫民"这一现代历史的杰作,就需要经受这种苦难。如果按照奥日埃的说法,货币"来到世间,在一边脸上带着天生的血斑",那么,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第二十七章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到现在为止,我们关于信用制度所做的一般评述,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I.信用制度的必然形成,以便对利润率的平均化或这个平均化运动起中介作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建立在这个运动的基础上的。 II.流通费用的减少。 1.主要流通费用之一是具有价值的货币本身。通过信用,货币以三种方式得到节约。 A.相当大的一部分交易完全用不着货币。 B.流通手段的流通加速了。这一点和第2点中要说的有部分共同之处。一方面,这种加速是技术性的;也就是说,在现实的、对消费起中介作用的商品流转额保持不变时,较小量的货币或货币符号,可以完成同样的服务。这是同银行业务的技术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信用又会加速商品形态变化的速度,从而加速货币流通的速度。 C.金币为纸币所代替。 2.由于信用,流通或商品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进而资本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加快了,整个再生产过程因而也加快了(另一方面,信用又使买和卖的行为可以互相分离较长的时间,因而成为投机的基础)。准备金缩小了,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流通手段减少了;另一方面,必须经常以货币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缩减了。 III.股份公司的成立。由此: 1.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同时,这种以前由政府经营的企业,成了公司的企业。 2.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第三部分 第59节:《资本论》:辉煌巨著(10) 3.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化为单纯的经理,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而资本所有者则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因此,即使后者所得的股息包括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也就是包括全部利润(因为经理的薪金只是,或者应该只是某种熟练劳动的工资,这种劳动的价格,同任何别种劳动的价格一样,是在劳动市场上调节的),这全部利润仍然只是在利息的形式上,即作为资本所有权的报酬获得的。而这个资本所有权这样一来现在就同现实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完全分离,正像这种职能在经理身上同资本所有权完全分离一样。因此,利润(不再只是利润的一部分,即从借入者获得的利润中理所当然地引出来的利息)表现为对别人的剩余劳动的单纯占有,这种占有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生产资料已经转化为资本,也就是生产资料已经和实际的生产者相分离,生产资料已经作为别人的财产,而与一切在生产中实际进行活动的个人(从经理一直到最后一个短工)相对立。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因而劳动也已经完全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不过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互相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另一方面,这是所有那些直到今天还和资本所有权结合在一起的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转化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单纯职能,转化为社会职能的过渡点。 …… 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因而是一个自行扬弃的矛盾,这个矛盾首先表现为通向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过渡点。它作为这样的矛盾在现象上也会表现出来。它在一定部门中造成了垄断,因而要求国家的干涉。它再生产出了一种新的金融贵族,一种新的寄生虫——发起人、创业人和徒有其名的董事;并在创立公司、发行股票和进行股票交易方面再生产出了一整套投机和欺诈活动。这是一种没有私有财产控制的私人生产。 IV.把股份制度——它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撇开不说,信用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作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的劳动的权利。对社会资本而不是对自己资本的支配权,使他取得了对社会劳动的支配权。因此,一个人实际拥有的或公众认为他拥有的资本本身,只是成为信用这个上层建筑的基础。以上所述特别适用于绝大部分社会产品要经过的批发商业。在这里,一切尺度,一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多少还可以站得住脚的辩护理由都消失了。进行投机的批发商人是拿社会的财产,而不是拿自己的财产来进行冒险的。资本起源于节约的说法,也是荒唐的,因为那种人正是要求别人为他而节约……他的奢侈——奢侈本身现在也成为获得信用的手段——正好给了另一种关于禁欲的说法一记耳光。在资本主义生产不很发达的阶段还有某种意义的各种观念,在这里变得完全没有意义了。在这里,成功和失败同时导致资本的集中,从而导致最大规模的剥夺。在这里,剥夺已经从直接生产者扩展到中小资本家自身。这种剥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发点;实行这种剥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的,而且最后是要剥夺一切个人的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已不再是私人生产的资料和私人生产的产品,它们只有在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手中还能是生产资料,因而还能是他们的社会财产,正如它们是他们的社会产品一样。但是,这种剥夺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内,以对立的形态表现出来,即社会财产为少数人所占有;而信用使这少数人越来越具有纯粹冒险家的性质。因为财产在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运动和转移就纯粹变成了交易所赌博的结果;在这种赌博中,小鱼为鲨鱼所吞掉,羊为交易所的狼所吞掉。在股份制度内,已经存在着社会生产资料借以表现为个人财产的旧形式的对立面;但是,这种向股份形式的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 第三部分 第60节:《资本论》:辉煌巨著(11) 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是在旧形式内对旧形式打开的第一个缺口,虽然它在自己的实际组织中,当然到处都再生产出并且必然会再生产出现存制度的一切缺点。但是,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在这种工厂内已经被扬弃,虽然起初只是在下述形式上被扬弃,即工人作为联合体是他们自己的资本家,也就是说,他们利用生产资料来使他们自己的劳动增殖。这种工厂表明,在物质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形式的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怎样会自然而然地从一种生产方式中发展并形成起来。没有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的工厂制度,合作工厂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同样,没有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的信用制度,合作工厂也不可能发展起来。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同样,它又是按或大或小的国家规模逐渐扩大合作企业的手段。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只不过在前者那里,对立是消极地扬弃的,而在后者那里,对立是积极地扬弃的。 …… 如果说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那只是因为按性质来说可以伸缩的再生产过程,在这里被强化到了极限。它所以会被强化,是因为很大一部分社会资本为社会资本的非所有者所使用,这种人办起事来和那种亲自执行职能、小心谨慎地权衡其私人资本的界限的所有者完全不同。这不过表明: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对立性质基础上的资本增殖,只容许现实的自由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限度,因而,它事实上为生产造成了一种内在的但不断被信用制度打破的束缚和限制。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 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质是: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越来越减少;另一方面,又是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正是这种二重性质,使信用的主要宣扬者,从约翰·罗到伊萨克·贝列拉,都具有这样一种有趣的混合性质:既是骗子又是预言家。 【名家点评】 巅峰巨著 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 恩格斯 《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辉煌巨著,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高峰,是他用毕生精力浇铸的一部伟大科学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一经问世便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论》的问世,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变革,是科学社会主义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它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剩余价值"的概念,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恩格斯说:"《资本论》是第一部全面而透彻地描绘了以在英国所具有的那种古典形式存在于劳资之间的实际关系的著作,它是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表述。" 《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同时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并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第四部分 第61节:《资本论》:辉煌巨著(12) 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标志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诞生。该书系统地检验和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它的问世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的真理,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争取自身解放的指路明灯。 揭示危机 在危机期间,发作了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转瞬间回复到突如其来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大饥荒、一场毁灭性的大战争,完全吞噬了社会的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商业全被毁灭了……在商业危机期间,每次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也被毁灭掉了——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和周期性,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后完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私有制和竞争以及生产无政府状态统治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不可克服的顽症,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直接表现。资本主义的生产一定要经过繁荣、衰退、危机、停滞、新的繁荣等等阶段,周而复始地更替。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少数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工人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进行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 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1929~1933年危机。当时,美国政府为应对危机,实行了"罗斯福新政",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全面干预经济,这才有效地限制了盲目生产造成的过剩,从而缓解了危机。 批判继承中的蜕变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列宁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三个理论来源的基础之上的——德国的古典哲学、英法两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绝不是简单地继承,而是采取批判和革命的态度,在继承前人优秀思想的同时,进行批判的总结、概括、改造和发展。 列宁说:"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马克思)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根据工人运动的实践一一检验过,于是就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马克思正是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继承,从而创立了与古典政治经济学根本不同的、真正科学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完成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伟大变革。 那么,和一切先前公认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比较起来,《资本论》的新贡献到底在哪里呢?在谈到第一卷时,马克思说:"我的书最好的地方是:(1)在第一章就着重指出了按不同情况表现为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劳动的二重性;(2)研究剩余价值时,撇开了它的特殊形态——利润、利息、地租等等。这一点将特别在第二卷中表现出来。古典经济学总是把特殊形态和一般形态混淆起来,所以在这种经济学中对特殊形态的研究是乱七八糟的。" 在工资理论中,古典政治经济学从日常生活中借用了"劳动的价格"这个虚幻的用语,马克思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称为劳动的价值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劳动力的价值,"古典政治经济学几乎接触到事物的真实状况,但是没有自觉地把它表述出来",结果就陷入了无法解决的混乱和矛盾中,并为庸俗经济学的浅薄理论提供了牢固的基础。在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已经可以看到有关资本积累的学说,但是斯密、李嘉图等把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仅仅看成是剩余价值转变为劳动力,而没有揭示出其分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本质。 第四部分 第62节:《资本论》:辉煌巨著(13) 马克思与黑格尔辩证法 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用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一门科学—— 列宁 《资本论》是以马克思制定的唯物辩证法做基础的,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唯物辩证法的最好的教科书。一方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和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制定了自己的唯物辩证法;另一方面,《资本论》为我们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政治经济学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资产阶级学者对待科学的方法基本有两种,一种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一种是形而上学的方法,而马克思则是批判和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从而为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写作《资本论》寻到了科学的方法。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马克思"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含着黑格尔在这方面的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使辩证方法摆脱它的唯心主义外壳,并把辩证方法在使它成为惟一正确的思想发展方式的简单形式上建立起来",从而制定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辩证方法。马克思是第一个把辩证法运用到政治经济学中的人。 马克思说:"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他截然相反……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被神秘化了,但这绝不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 在黑格尔辩证法很流行的时候,马克思批判了它的神秘方面,但是,正当马克思写《资本论》第一卷的时候,德国的资产阶级哲学家毕希纳、朗格、杜林等人却把黑格尔当成一条"死狗"来对待,马克思为了拯救黑格尔的辩证法,在《第二版跋》中说:"我要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 劳动价值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用毕生的精力写成的。它既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同时也深刻地阐述了资本本身运营的经济规律—— 《学习与研究》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创立和发展,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实行革命性变革的显著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形成的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商品作为其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集中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认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从而创立了劳动价值论。 《资本论》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财富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价格或交换价值是在市场上通常由供求关系决定,"这种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形式,价值则是交换价值的本质和内容,是由生产它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马克思说,劳动力商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创造价值,它的价值则是由生产、再生产劳动力本身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即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商品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这就是资本家希望劳动力提供的独特的服务"。 他深刻地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们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而劳动则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劳动力存在于工人身体内,它不同于它的职能即劳动,正如机器不同于机器的功能一样。"在劳动价值论中,马克思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从而进一步发现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也具有二重性,即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第四部分 第63节:《资本论》:辉煌巨著(14)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整个过程的分析,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以及由于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干活付钱"的本质 这位自己曾经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伟人给世界带来了消灭贫困的希望,他的理论从根本上改变现代的人们的思想——我认为,这就是马克思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西方学者弗里霍夫 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核心,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石。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不仅对资本主义剥削问题作了科学分析,也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实际作用和应得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在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制度中,雇佣劳动只能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资本给劳动者支付的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大于劳动力价值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劳动者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两者之差就是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所占有。这就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质,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是资本家榨取劳动力剩余价值的过程。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反而加重了垄断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条件下,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这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现象——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即: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使得厂商具有无限扩大生产的趋势,表现为市场供给的扩张;另一方面,工资的市场定位,使得工资被定位于劳动力价值的水平,无法与生产扩大的趋势同步,表现为由工资形成的市场需求落后于市场供给的扩张。因此,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马克思指出,"干活付钱"是错误的认识,就是说工人干活,资本家付给他钱,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实际上,这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如一个工人一天劳动所得为8元钱,而他在一天之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利润远远不止8元,可能是16元,也可能是24元,还可能更高。那么这多余的部分,即这个工人工资之外的8元或16元或更高的数额,就是"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无偿地剥削走了。马克思把这个"账"算清以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手段、诀窍就被暴露出来了,这使广大工人阶级更认清了资本家的剥削方法,从而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待遇准备了充足了条件。 并肩战斗 恩格斯把《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出版,是替他的天才朋友建立了一座庄严宏伟的纪念碑,在这座纪念碑上,他无意中把自己的名字永远铭刻上去了。这两卷《资本论》确实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个人的著作—— 列宁 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40年里,他们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斗争中,并肩作战,患难与共,建立了真挚而伟大的友谊。由于革命斗争需要,他们曾身处两地近20年,其间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通信,交谈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理论问题,共同指导着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马克思不仅十分钦佩恩格斯的渊博学识和高尚人格,而且对恩格斯的身体也很关心。有一个时期,恩格斯生病,马克思时时挂在心上,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关切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也许还要厉害些。"恩格斯为了"保存最优秀的思想家",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使其能专心致力于革命理论的研究,他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到父亲经营的公司中去从事那"鬼商业"的工作。 第四部分 第64节:《资本论》:辉煌巨著(15) 恩格斯不仅以热情关怀和物质上的支援使马克思有可能从事《资本论》的写作,而且首先是在思想上参与这一工作。在他们建立友谊的前几年里,恩格斯就曾影响过马克思,促使他去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列宁后来这样说:"马克思同恩格斯的交往,显然促使了马克思下决心去研究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的著作在其中造成了整整一个革命的那门科学。" 当《资本论》第一卷付印的时候,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信说:"其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的牺牲,我是绝不可能完成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恩格斯尽管做出了巨大牺牲,但他始终认为,能够同马克思并肩战斗40年,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列宁说:"这两卷《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的著作。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的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恩格斯直到临终,还在坚定地为马克思和他共同树立的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基本观点进行斗争。恩格斯在和马克思同心协力地工作时,熟练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于他那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做了深刻的分析,指出了这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并将不可避免地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实践中成长 列宁和斯大林在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实践中,第一次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思想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具体现实结合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恩富 列宁根据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总结了帝国主义时代国际工人运动的新经验,研究了新的经济现象和新的材料,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对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本质、基本特征、阶段性和历史地位作了全面的理论概括和系统的分析,创立了崭新的帝国主义理论。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这本著作中,还对共产主义未来社会作了经济分析,阐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思想。 列宁在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把马克思、恩格斯和他自己的共产主义经济思想变为现实,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列宁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时代特征和理论特色,是把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和修正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列宁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几国胜利的思想,为世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伟大成就。他在苏联人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济思想,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行在欧美 西方学术界对待马克思经济学的态度是不公正的—— 曼德尔《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在欧美行进的道路是蜿蜒曲折的。当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想中并不包容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一直在与西方主流思想的对峙中获得发展。 在20世纪30年代前,德国和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几乎垄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探讨,但是30年代后,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动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秩序,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分析的重心开始转向西方,乃至西欧和北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的中心。20世纪6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西方得到了空前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主要有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和转型问题。 第四部分 第65节:《资本论》:辉煌巨著(16) 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是以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为基础进行学术研究的,其基本立场是坚持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总体分析。 曼德尔在《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书中指出,西方学术界对待马克思经济学的态度是不公正的,认为应该肯定马克思经济思想的伟大成就:其突出优越性在于能动地综合历史和经济理论,和谐地结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把对经济和制度的分析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罗宾逊在《论马克思经济学》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根本分歧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是否是过渡阶段、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是否一致,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应该互相学习。罗默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分析基础》一书中则认为马克思经济理论必须进一步发展以适应社会的现实情况,因为它只提出了原则,而无精细的说明。 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包括演绎、本质论、辩证法等方法必须坚持,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还将进一步向前发展。 远播中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早年曾经留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李大钊马上意识到这场革命的性质和伟大意义以及对中国的影响。他开始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由崇尚孙中山的民主主义转变到信仰马克思主义学说,并利用《新青年》杂志等宣传阵地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揭开了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序幕。 1919年5月,李大钊主持《晨报》副刊,创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还在《新青年》杂志编辑了《马克思主义专号》,并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完整地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开始正式传播开来。 随着李大钊的宣传介绍和"十月革命"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陈独秀也开始接受"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加以歌颂和宣传。他说:"18世纪法兰西的政治革命,20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当时的人都对着他们极口痛骂。但是后来的历史学家,都要把他们当作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关键。""欧洲各国社会主义的学说,已经大大流行了。俄、德和匈牙利,并且成了共产党的世界。这种风气,恐怕马上就要来到东方。" 陈独秀与李大钊等于1918年发起创办了政治时事性评论刊物——《每周评论》,该刊物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载体作用。陈独秀深感中国缺乏马克思主义经济著作的中译本,自1920年初就开始组织翻译工作,还将《新青年》改为共产党发起组织的机关刊物,更加直接和有目的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思想。 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作为总书记的陈独秀把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思想的传播与党的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并于1922年在《新青年》上发表《马克思学说》,系统地介绍马克思学说,掀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新篇章,并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创造性应用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着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历史重任,毛泽东结合中国实践,吸纳马克思主义,借鉴前人经验,创造性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体系,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思想始终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被称为活的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进行分析,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实质进行了揭露和剖析,提出了土地改革理论并制定经济建设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参考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论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可惜,后来因受到"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他的经济建设路线未能十分顺利贯彻实施。 第四部分 第66节:《物种起源》:生命解码(1) 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经济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吸取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经验,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吸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针对中国的落后面貌的现状,他参考了日本、美国等国的先进经验,联系中国实际提出了改革开放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指导着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 《物种起源》:生命解码——摧毁宗教根基,引发科学革命 《物种起源》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理论,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震惊世界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达尔文进化论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它的提出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在西方,它引发了宗教大地震,撼动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根基,曾经被诬蔑为"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作者生平】 达尔文(1809年~1882年)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物种起源》是其第一部进化论巨著。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进化论观点,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理论。 达尔文1809年出生在英国一个世代名医家庭,他从小就酷爱大自然。达尔文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因为父亲希望他将来当个医生。可是达尔文无意学医,在医学院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一怒之下于1828年把他送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于12月以"博物学家"身份自费参加了英国政府组织的"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后来他说:"贝格尔舰的环球航行,在我的一生中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它影响了我的整个事业。" 1836年达尔文结束了"贝格尔号"航海旅行,回到伦敦以后,他便仔细研究带回来的化石标本,整理航海笔记,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名著《物种起源》。此后达尔文又陆续出版了《动物和植物在家养条件下的变异》、《人种起源》、《植物界异花受精和自花受精的效果》等著作。 1839年,达尔文与他倾慕已久的表姐埃玛结婚,双方从各自家族中继承了丰厚的财产,并一生享受着幸福生活,只是到了晚年,达尔文常为他的近亲结婚感到不安。1872年,达尔文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说:"除了长期生病以外,我的生活一直是非常幸福的。最大的一个缺憾是,几个孩子受我的遗传,也是体弱多病。"他的十个孩子中有三个过早夭折了,所幸智力并没有受到影响,弗朗西斯·达尔文成为植物学家,乔治·达尔文成为天文学家,并当选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长。 达尔文治学态度勤奋严谨,这使他最终走向成功。当有人提出要达尔文写一份自传时,达尔文说:"我先是学习,尔后是环球旅行,然后又是学习,这就是我的自传。"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逝世,和杰出的科学家牛顿葬在同一个地方,享受着英国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精品原文】 绪论 当我以博物学者的身份参加贝格尔号皇家军舰航游世界时,我曾在南美洲看到有关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现存生物和古代生物的地质关系的某些事实,这些事实深深地打动了我。正如本书以后各章所要论述的那样,这些事实似乎对于物种起源提出了一些说明——这个问题曾被我们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称为神秘而又神秘的难题。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系的各种事实,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经过五年工作之后,我专心思考了这个问题,并写出一些简短的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的笔记扩充为一篇纲要,以表达当时在我看来大概是确实的结论。从那时到现在,我曾坚定不移地追求同一个目标。我希望读者原谅我讲这些个人的琐事,我之所以如此,是为了表明我并没有草率地做出结论。 第四部分 第67节:《物种起源》:生命解码(2) 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但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而且我的健康很坏,因此朋友们劝我先发表一个摘要。特别导致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正在研究马来群岛自然史的华莱士先生对于物种起源所做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的完全一致。1858年他曾寄给我一份有关这个问题的论文,嘱我转交查尔斯·莱尔爵士,莱尔爵士把这篇论文送给林纳学会,刊登在该会第三卷会报上。莱尔爵士和胡克博士都知道我的工作,胡克还读过我写的1844年的纲要,他们给我以荣誉,认为把我的原稿的若干提要和华莱士先生的卓越论文同时发表是可取的。 我现在发表的这个摘要一定不够完善。在这里我无法为我的若干论述提出参考资料和根据;我期望读者对于我的论述的正确性能有所信任。虽然我一向小心从事,只是信赖可靠的根据,但错误的混入,无疑地仍难避免,在这里我只能陈述我得到的一般结论,用少数事实来做实例,我希望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就足够了。今后把我的结论所根据的全部事实和参考资料详细地发表出来是必要的,谁也不会比我更痛切感到这种必要性了;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能完成这一愿望。这是因为我清楚地认识到,本书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一点不能用事实来作证,而这些事实又往往会引出直接同我的结论正相反的结论。只有对于每一个问题的正反两面的事实和论点充分加以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出公平的结论,但在这里要这样做是不可能的。 许许多多博物学者慷慨地赐予帮助,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我非常抱歉的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他们一一表示谢意。然而我不能失去这个机会对胡克博士表示深切的感谢,最近15年来,他以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判断力在各方面给了我以可能的帮助。 关于物种起源,完全可以想像得到的是,一位博物学者如果对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胚胎关系、地理分布、地质演替以及其他这类事实加以思考,那么他大概会得出如下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和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尽管如此,这样一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还不能令人满意,除非我们能够阐明这个世界的无数物种怎样发生了变异,以获得应该引起我们赞叹的如此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性。博物学者们接连不断地把变异的惟一可能原因归诸于外界条件,如气候、食物等。从某一狭义来说,正如以后即将讨论到的,这种说法可能是正确的;但是,譬如说,要把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脚、尾、喙,如此令人赞叹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也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则是十分荒谬的。在檞寄生的场合下,它从某几种树木吸取营养,它的种籽必须由某几种鸟传播,而且它是雌雄异花,绝对需要某几种昆虫的帮助才能完成异花授粉,那么,要用外界条件、习性或植物本身的意志的作用,来说明这种寄生生物的构造以及它和几种不同生物的关系,也同样是十分荒谬的。 因此,搞清楚变异和适应的途径是十分重要的。在我观察这个问题的初期,就觉得仔细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对于弄清楚这个难解的问题,可能提供一个最好的机会。果然没有使我失望,在这种和所有其他错综复杂的场合下,我总是发现有关家养下变异的知识即使不完善,也能提供最好的和最可靠的线索。我愿大胆地表示,我相信这种研究具有高度价值,虽然它常常被博物学者们所忽视。 根据这等理由,我把本书的第一章用来讨论家养下的变异。这样,我们将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同等重要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在积累连续的微小变异方面人类通过选择的力量是何等之大。然后,我将进而讨论物种在自然状况下的变异;然而不幸的是,我不得不十分简略地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只有举出长篇的事实才能把这个问题处理得妥当。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能够讨论什么环境条件对变异是最有利的。下一章要讨论的是,全世界所有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这是它们依照几何级数高度增加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这就是马尔萨斯学说在整个动物界和植物界的应用。每一物种所产生的个体,远远超过其可能生存的个体,因而便反复引起生存斗争,于是任何生物所发生的变异,无论多么微小,只要在复杂而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以任何方式有利于自身,就会有较好的生存机会,这样便被自然选择了。根据强有力的遗传原理,任何被选择下来的变种都会有繁殖其变异了的新类型的倾向。 第四部分 第68节:《物种起源》:生命解码(3) 自然选择的基本问题将在第四章里详加论述,到那时我们就会看到,自然选择怎样几乎不可避免地致使改进较少的生物大量绝灭,并且引起我所谓的"性状分歧"。在第五章我将讨论复杂的、所知甚少的变异法则。在接下来的五章里,将对接受本学说所存在的最明显、最重大的难点加以讨论,即:第一,转变的难点,也就是说一个简单生物或一个简单器官怎么能够变化成和改善成高度发展的生物或构造精密的器官。第二,本能的问题,即动物的精神能力。第三,杂交现象,即物种间杂交的不育性和变种间杂交的能育性。第四,地质纪录的不完全。在第十一章,我将考察生物在时间上从始至终的地质演替。在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将讨论生物在全部空间上的地理分布。在第十四章,将论述生物的分类或相互的亲缘关系,包括成熟期和胚胎期。在最后一章,我将对全书做一扼要的复述以及简短的结束语。 如果我们适当地估量对生活在我们周围许多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深刻无知的,那么,关于物种和变种的起源至今还保持着暧昧不明的状况,就不应该有人觉得奇怪了。谁能解释某一个物种为什么分布范围广而且为数众多,而另一个近缘物种为什么分布范围狭而为数稀少?然而这等关系具有高度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决定着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现在的繁盛,并且我相信也决定着它们未来的成功和变异。至于世界上无数生物在地史的许多既往地质时代里的相互关系,我们所知的就更少了。虽然许多问题至今暧昧不明,而且在今后很长时期里还会暧昧不明,但经过我能做到的精密研究和冷静判断,我毫无疑虑地认为,许多博物学家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过的观点——即每一物种都是独立被创造出来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完全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那些所谓同属的物种都是另一个通常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裔,正如任何一个物种的世所公认的变种乃是那个物种的后裔一样,而且,我还相信自然选择是变异的最重要的、虽然不是惟一的途径。 第三章生存斗争 按几何比率的增加 一切生物都有高速率增加的倾向,因此不可避免地就出现了生存斗争。各种生物在其自然的一生中都会产生若干卵或种籽,在它的生命的某一时期,某一季节,或者某一年,它们一定要遭到毁灭,否则按照几何比率增加的原理,它的数目就会很快地变得非常之多,以致没有地方能够容纳。因此,由于产生的个体比可能生存的多,在各种情况下一定要发生生存斗争,或者同种的这一个体同另一个体斗争,或者同异种的个体斗争,或者同物理的生活条件斗争。这是马尔萨斯的学说以数倍的力量应用于整个的动物界和植物界;困为在这种情形下,既不能人为地增加食物,也不能谨慎地限制交配。虽然某些物种,现在可以多少迅速地增加数目,但是所有的物种并不能这样,因为世界不能容纳它们。 各种生物都自然地以如此高速率增加着,以致它们如果不被毁灭,则一对生物的后代很快就会充满这个地球,这是一条没有例外的规律。即使生殖慢的人类,也能在25年间增加一倍,照这速率计算,不到1000年,他们的后代简直就没有立脚余地了。林纳曾计算过,如果一株一年生的植物只生两粒种籽,它们的幼株翌年也只生两粒种籽,这样下去,20年后就会有100万株这种植物了;然而实际上并没有生殖力这样低的植物。象在一切既知的动物中被看作是生殖最慢的动物,我曾尽力去计算它在自然增加方面最小的可能速率。可以最稳定地假定,它在30岁开始生育,一直生育到90岁,在这一时期中共生6只小象,并且它能活到100岁;如果的确是这样的话,在740~750年以后,就应该有近1900万只象生存着,并且它们都是从第一对象传下来的。 …… 生存斗争中动植物间的复杂关系 每一个物种在不同的生命时期、不同的季节和年份,大概有多种不同的抑制对其发生作用,其中某一种或者某少数几种抑制作用一般最有力量。但在决定物种的平均数或甚至它的生存上,则需要全部抑制作用共同发挥作用。在某些情形里可以阐明,同一物种在不同地区内所受到的抑制作用极不相同。当我们看到密布在岸边的植物和灌木时,我们很容易把它们的比例数和种类归因于我们所谓的偶然的机会。但这是何等错误的一个观点!谁都听到过,当美洲的一片森林被斫伐以后,那里便有很不同的植物群落生长起来。但人们已经看到,在美国南部的印第安的废墟上,以前一定把树木清除掉了,可是现在那里同周围的处女林相似,呈现了同样美丽的多样性和同样比例的各类植物来。在悠长的若干世纪中,在每年各自散播成千种籽的若干树类之间,必定进行了何等激烈的斗争;昆虫和昆虫之间进行了何等激烈的斗争——昆虫、蜗牛、其他动物和鸟、兽之间又进行了何等剧烈的斗争——它们都努力增殖,彼此相食,或者吃树,或者吃树的种籽和幼苗,或者吃最初密布于地面而抑制这些树木生长的其他植物!将一把羽毛向上掷去,它们都依照一定的法则落到地面上;但是每枝羽毛应落到什么地方的问题,比起无数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简单了,它们的作用和反作用在若干世纪的过程中决定了现今生长在古印第安废墟上各类树木的比例数和树木的种类。 第四部分 第69节:《物种起源》:生命解码(4) 生物彼此的依存关系,有如寄生物之于寄主,一般是在系统颇远的生物之间发生的。有时候系统远的生物,严格地说,彼此之间也有生存斗争,例如飞蝗类和食草兽之间的情形便是这样。不过同种的个体之间所进行的斗争几乎必然是最剧烈的,因为它们居住在同一区域内,需要同样的食物,并且还遭遇同样的危险。同种的变种之间的斗争一般差不多是同等剧烈的,并且我们时常看到争夺很快就会得到解决。例如把几个小麦变种播在一起,然后把它们的种籽再混合起来播在一起,于是那些最适于该地土壤和气候的或者天然就是繁殖力最强的变种,便会打败别的变种,产生更多的种籽,结果少数几年之后,就会把别的变种排斥掉。甚至那些极度相近的变种,如颜色不同的香豌豆,当混合种植时,必须每年分别采收种籽,播种时再照适当的比例混合,否则,较弱种类的数量便会不断地减少而终至消灭。绵羊的变种也是这样,有人曾断言某些山地绵羊变种能使另外一些山地绵羊变种饿死,所以它们不能养在一处。把不同变种的医用蛙养在一处,也有这样的结果。假如让我们的任何家养植物和动物的一些变种,像在自然状况下那样地任意进行斗争,并且每年不按照适当比例把它们的种籽或幼者保存下来,那么,这些变种是否具有如此完全同等的体力、习性和体质,以致一个混合群(禁止杂交)的原来比例还能保持到六代之久,这甚至是可以怀疑的。 同种的个体间和变种间生存斗争最剧烈 因为同属的物种通常在习性和体质方面,并且永远在构造方面,是很相似的(虽然不是绝对如此),所以它们之间的斗争一般要比异属的物种之间的斗争更为剧烈。我们可以从以下事实了解这一点,近来有一个燕子种在美国的一些地方扩展了,因而致使另一个物种的数量减少。近来苏格兰一些地方吃檞寄生种籽的檞鸫增多了,故而致使善鸣鸫的数量减少了。我们不是常常听说,在极端不同的气候下一个鼠种代替了另一个鼠种?在俄罗斯,小形的亚洲蟑螂入境之后,到处驱逐大形的亚洲蟑螂。在澳洲,蜜蜂输入后,很快就把小形的、无刺的本地蜂消灭了。一个野芥菜种取代了另一个物种……种种相似事例所在皆是。我们大致能够理解,在自然组成中几乎占有相同地位的近似类型之间的斗争为什么最为剧烈,我们却一点也不能确切说明,在伟大的生存斗争中一个物种为什么战胜了另一个物种。 从上述可以得出高度重要的推论,即每一种生物的构造,以最基本的然而常常是隐蔽的状态,和一切其他生物的构造相关联,这种生物和其他生物争夺食物或住所,或者它势必避开它们,或者把它们吃掉。虎牙或虎爪的构造明显地阐明了这一点;盘附在虎毛上的寄生虫的腿和爪的构造也明显地阐明了这一点。但是蒲公英的美丽的羽毛种籽和水栖甲虫的扁平的生有排毛的腿,最初一看似乎仅仅和空气和水有关系。然而羽毛种籽的优点,无疑和密布着他种植物的地面有最密切的关系,这样,它的种籽才能广泛地散布开去,并且落在空地上。水栖甲虫的腿的构造,非常适于潜水,使它可以和其他水栖昆虫相竞争,以捕食食物,并逃避其他动物的捕食。许多植物种籽里贮藏的养料,最初一看似乎和其他植物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样的种籽——例如豌豆和蚕豆的种籽——被播在高大的草类中间时,所产生出来的幼小植株就能健壮生长,由此可以推知,种籽中养料的主要用途是为了有利于幼苗的生长,以便和四周繁茂生长的其他植物相斗争。 看一看生长在分布范围中央的一种植物吧,为什么它的数量没有增加到二倍或四倍呢?我们知道它对于稍热或稍冷、稍潮湿或稍干燥都能完全抵抗,因为它能分布到稍热或稍冷的、稍湿或稍干的其他地方。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如果我们要幻想使这种植物有能力增加它的数量,我们就必须使它占些优势,以对付竞争者和吃它的动物。在它的地理分布范围内,如果体质由于气候而发生变化,这显然有利于我们的植物,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少数的植物或动物能分布得非常之远,因为绝大多数要被严酷的气候所消灭。还没有到达生活范围的极限,如北极地方或荒漠的边缘时,斗争是不会停止的。有些地面可能是极冷或极干的,然而在那里仍有少数几个物种或同种的个体为着争取最暖的或最湿的地点而彼此进行斗争。 第四部分 第70节:《物种起源》:生命解码(5) 由此可见,当一种植物或动物若被放置在新的地方而处于新的竞争者之中时,虽然气候可能和它的原产地完全相同,但它的生活条件一般在本质上已发生了改变。如果要使它在新地方增加它的平均数,我们就不能再用在其原产地使用过的方法,而必须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改变它,因为我们必须使它对于一系列不同的竞争者和敌害占些优势。 这样的幻想,去使任何一个物种比另一个物种占有优势,固然是好的,但是在任何一个事例中,我们大概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这应使我们相信,我们对于一切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实在无知;此种信念是必要的,同样是难以获得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牢牢记住,每一种生物都按照几何比率努力增加;每一种生物都必须在它的生命的某一时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每一世代或间隔的时期,进行生存斗争而大量毁灭。当我们想到此种斗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如下的坚强信念引以自慰,即自然界的战争不是无间断的,恐惧是感觉不到的,死亡一般是迅速的,而强壮的、健康的和幸运的则会生存并繁殖下去。 第四章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 …… 性选择 在家养状况下,有些特性常常只见于一性,而且只由这一性遗传下去;在自然状况下,无疑也是这样的。这样,如有时所看到的,可能使雌雄两性根据不同生活习性通过自然选择而发生变异,或者,如普通所发生的,这一性根据另一性而发生变异。这引导我对于我称为"性选择"的略加阐述,这种选择的形式并不在于一种生物对于其他生物或外界条件的生存斗争上,而在于同性个体间的斗争,这通常是雄性为了占有雌性而起的斗争。其结果并不是失败的竞争者死去,而是它少留后代,或不留后代。所以性选择不如自然选择来得剧烈。一般地说,最强壮的雄性,最适于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它们留下的后代也最多。但在许多情况下,胜利并不全靠一般的体格强壮,更多地还是靠雄性所生的特种武器。无角的雄鹿或无距的公鸡很少有机会留下大量的后代。性选择,总是容许胜利者繁殖,因此它确能增强不挠的勇气、距的长度、翅膀拍击距脚的力量,这种选择同残酷的斗鸡者的选择差不多是同样的,它们总是把最会斗的公鸡仔细选择下来。在自然界中下降到哪一等级,才没有性选择,我不知道,但有人描述雄性鳄鱼当要占有雌性的时候,它战斗、叫嚣、环走,就像印第安人的战争舞蹈一样;有人观察雄性鲑鱼整日在战斗;雄性鍬形甲虫常常带着伤痕,这是别的雄虫用巨型大颚咬伤的;无与伦比的观察者法布尔屡屡看到某些膜翅类的雄虫专门为了一个雌虫而战,她停留在旁边,好像漠不关心地看着,然后与战胜者一同走开。多妻动物的雄性之间的战争大概最为剧烈,这等雄性动物,常生有特种武器。雄性食肉动物本已很好地被武装起来了,但它们和别的动物,通过性选择的途径还可以生出特别的防御武器来,如狮子的鬃毛和雄性鲑鱼的钩曲颚就是这样,因为盾牌在获得胜利上,也像剑和矛一样重要。 在鸟类里,这种斗争的性质,常常比较和缓。一切对这问题有过研究的人都相信,许多种鸟的雄性之间的最剧烈竞争是用歌唱去引诱雌鸟,圭亚那的岩鸫、极乐鸟以及其他一些鸟类,聚集在一处,雄鸟一个个地把美丽的羽毛极其精心地展开,并且用最好的风度显示出来;它们还在雌鸟面前做出奇形怪状,而雌鸟作为观察者站在旁边,最后选择最有吸引力的做配偶,密切注意笼中鸟的人们都明确知道,它们对于异性个体的好恶常常是不同的:例如赫伦爵士曾经描述过一只斑纹孔雀多么突出地吸引了它的全部孔雀。我在这里不能讨论一些必要的细节,但是,如果人类能在短时期内,依照他们的审美标准,使他们的矮鸡获得美丽和优雅的姿态,我实在没有充分的理由来怀疑雌鸟依照她们的审美标准,在成千上万的世代中,选择鸣声最好的或最美丽的雄鸟,由此而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关于雄鸟和雌鸟的羽毛不同于雏鸟羽毛的某些著名法则,可用性选择对于不同时期内发生的、并且在相当时期内单独遗传给雄性或遗传给雌雄两性的变异所起的作用,来做部分的解释。但我在这里没有篇幅来讨论这个问题了。 第四部分 第71节:《物种起源》:生命解码(6) 这样,任何动物的雌雄二者如果具有相同的一般生活习性,但在构造、颜色或装饰上有所不同,我相信这种差异主要是由性选择所引起的:这就是由于一些雄性个体在它们的武器、防御手段或者美观方面,比别的雄性略占优势,而这些优越性状在连续世代中又只遗传给雄性后代。然而我不愿把一切性的差异都归因于这种作用:因为我们在家养动物里看到有一些特性出现并为雄性所专有,这些特性分明不是通过人工选择而增大了的。野生的雄火鸡胸前的毛丛,没有任何用处,不过这在雌火鸡眼中也许是一种装饰。说实在的,如果在家养状况下出现此种毛丛,是会被称为畸形的。 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的作用的事例 为了弄清楚自然选择如何起作用,请允许我举出一两个想像的事例。让我们以狼为例,狼捕食各种动物,有些是用狡计获取的,有些是用体力获取的,也有些是用敏捷的速度获取的。我们假设:在狼捕食最困难的季节里,最敏捷的猎物,例如鹿,由于那个地区的任何变化,增加了它们的数量,或者是其他猎物减少了它们的数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速度最敏捷的和体躯最细长的狼才有最好的生存机会,因而被保存或被选择下来,——假使它们在不得不捕食其他动物的这个或那个季节里,仍保持足以制服它们的猎物的力量。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可以怀疑这种结果,这正如人类通过仔细的和有计划的选择,或者通过无意识的选择(人们试图保存最优良的狗但完全没有想到来改变这个品种),就能够改进长躯猎狗的敏捷性是一样的。我补充地说一下,据皮尔斯先生说,在美国的卡茨基尔山栖息着狼的两个变种,一种类型像轻快的长躯猎狗那样,它追捕鹿,另一种身体较庞大,腿较短,它们常常袭击牧人的羊群。 必须注意,在上面所讲的事例中,我所说的是体躯最细长的个体狼被保存下来,而不是说任何单独的显著变异被保存下来。在本书的以前几版里,我曾说到,后一种情形好像也常常发生。我看到个体差异的高度重要性,这就使我对人类的无意识选择的结果进行充分讨论,这种选择在于把多少具有一些价值的个体保存下来,并把最坏的个体毁灭掉。我还看到,在自然状况下,某些偶然的构造偏差的保存,例如畸形的保存,是罕见的事——即使在最初被保存下来了,其后由于同正常个体杂交,一般也消失了。虽然这样说,直到我读了在《北部英国评论》上刊登的一篇有力的和有价值的论文后,我才知道单独的变异,无论是微细的或显著的,能够长久保存的是何等稀少。这位作者用一对动物为例,它们一生中共生产了200个后代,大多数由于各种原因被毁灭了,平均只有两个后代能够生存以繁殖它们的种类。对大多数高等动物来说,这固然是极高的估计,但对许多低等动物来说绝非如此。于是他指出,如果有一个单独个体产生下来,它在某一方面发生了变异,使它比其他个体的生存机会多两倍,然而因为死亡率高,还有一些机会强烈地阻止其生存。假定它能够生存而且繁殖,并且有一半后代遗传了这种有利的变异,如这位评论者所继续指出的,幼者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不过是稍微好一点而已,而且这种机会还会在以后各代中继续减少下去。我想这种论点的正确性,是无可置辩的。例如,假设某一种类的一只鸟,由于喙的钩曲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食物,并且假设有一只鸟生来就具有非常钩曲的喙,因而繁盛起来了,然而这一个个体要排除普通的类型以延续其种类的机会还是极其少的。但是不容置疑,根据我们在家养状况下所发生的情形来判断,在许多世代中如果我们保存了或多或少地具有钩曲喙的大多数个体,并且还毁灭了具有最直喙的更大多数的个体,是可以招致上述结果的。 但是,不可忽视,由于相似的体制受着相似的作用,某些十分显著的变异——没有人把这种变异视为只是个体的差异——就会屡屡重现。关于这种事实,我们可以从家养生物中举出很多事例。在这种情形里,即使变异的个体不把新获得的性状在目前传递给后代,只要生存条件保持不变,它无疑迟早还会把按照同样方式变异的而且更为强烈的倾向遗传给后代。同样也无可怀疑,按照同样方式进行变异的倾向常是如此之强,以致同种的一切个体,没有任何选择的帮助,也会同样地发生改变。或者只有1/3、1/5、1/10的个体受到这样的影响,关于这样的事实,也可以举出若干事例来。例如葛拉巴计算非罗群岛上有1/5的海鸠,是被一个特征如此显著的变种组成的,以致从前竟把它列为一个独立的物种,而被称为UriaLacrymans。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变异是有利的,通过最适者生存,原有的类型很快就会被变异了的类型所代替。 第四部分 第72节:《物种起源》:生命解码(7) 关于杂交可以消除一切种类变异的作用,将在以后再讨论,但这里可以说明,大多数的动物和植物都固守在本乡本土,没有必要时,不会在外流动,甚至候鸟也是这样,它们几乎一定要回到原处的。因此,各个新形成的变种,在最初一般仅局限于一个地方,对自然状况下的变种来说,这似乎是一条普遍的规律,所以发生同样变异的诸个体很快就会聚集成一个小团体,常常在一起繁育。如果新变种在生存斗争中胜利了,它便会从中心区域慢慢地向外扩展,不断地把圈子扩大,并且在边界上向未曾变化的个体进行斗争而战胜它们。 举出另一个关于自然选择作用的更复杂的事例是有好处的。有些植物分泌甜液,分明是为了从体液里排除有害的物质:例如某些荚果科植物的托叶基部的腺就分泌这种液汁,普通月桂树的叶背上的腺也分泌这种液汁。这种液汁,分量虽少,但昆虫贪婪地去寻求它;不过昆虫的来访,对于植物却没有任何利益。现在让我们假设,假如任何一个物种的有一定数量的植株,从其内部分泌这种液汁即花蜜,寻找花蜜的昆虫就会沾上花粉,并常常把它从这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上去。同种的两个不同个体的花因此而杂交,这种杂交,正如可以充分证明的,能够产生强壮的幼苗,这些幼苗因此得到繁盛和生存的最好机会。凡是植物的花具有最大的腺体即蜜腺,它们就会分泌最多的蜜汁,也就会最常受到昆虫的访问,并且最常进行杂交,如此,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它就占有优势,并且形成为一个地方变种。如果花的雄蕊和雌蕊的位置同前来访问的特殊昆虫的身体大小和习性相适合,而在任何程度上有利于花粉的输送,那么这些花也同样会得到利益。我们用一个不是吸取花蜜而是采集花粉的往来花间的昆虫为例:花粉的形成专是为了受精之用,所以它的毁坏,对于植物来说分明是一种纯粹的损失;然而如果有少许花粉被吃花粉的昆虫从这朵花带到那朵花去,最初是偶然的,后来乃成为惯常的,如果因此达到杂交,虽然9/10的花粉被毁坏了,那么,这对于被盗去花粉的植物还是大有益处的,于是那些产生愈来愈多花粉的和具有更大花粉囊的个体就会被选择下来。 当植物长久地继续上述过程之后,它们就变得能够高度吸引昆虫,昆虫便会不知不觉地按时在花与花之间传带花粉。根据许多显著的事实,我能容易地阐明昆虫是可以有效地从事这一工作的。我只举一个例子,同时它还可以说明植物雌雄分化的一个步骤。有些冬青树只生雄花,它们有四枚雄蕊,只产生很少量的花粉,同时它还有一个只剩残迹的雌蕊;另外一些冬青树只生雌花,它们有充分大小的雌蕊,但四枚雄蕊上的花粉囊却都萎缩了,在那里找不出一粒花粉。在距离一株雄树足有60码远的地方,我找到一株雌树,我从不同的枝条上取下20朵花,把它们的柱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没有例外,在所有柱头上都有几粒花粉,而且在几个柱头上有很多花粉。几天以来,风都是从雌树吹向雄树,因此花粉当然不是由风传带过来;天气很冷且有狂风暴雨,所以对于蜂是不利的。纵使这样,我检查过的每一朵雌花,都由于往来树间找寻花蜜的蜂而有效地受精了。现在回到我们想像中的场合:当植物一到能够高度吸引昆虫的时候,花粉便会由昆虫按时从这朵花传到那朵花,于是另一个过程开始了。没有一个博物学者会怀疑所谓"生理分工"的利益的;所以我们可以相信,一朵花或全株植物只生雄蕊,而另一朵花或另一株植物只生雌蕊,对于一种植物是有利益的。植物在栽培下或放在新的生活条件下,有时候雄性器官,有时候雌性器官,多少会变为不稔的。现在如果我们假定,在自然状况下也有这种情况发生,不论其程度多么轻微,那么,由于花粉已经按时从这朵花被传到那朵花,并且由于按照分工的原则植物的较为完全的雌雄分化是有利的,所以愈来愈有这种倾向的个体,就会继续得到利益而被选择下来,最终达到两性的完全分化。各种植物的性别分离依据二型性和其他途径现在显然正在进行中,不过要说明性别分离所采取的这等步骤,未免要浪费大多篇幅。我可以补充地说,北部美洲的某些冬青树,根据爱萨·葛雷所说的,正好处于一种中间状态,他说,这多少是杂性异株的。 第四部分 第73节:《物种起源》:生命解码(8)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吃花蜜的昆虫,假定由于继续选择使得花蜜慢慢增多的植物是一种普通植物,并且假定某些昆虫主要是依靠它们的花蜜为食。我们可以举出许多事实,来说明蜂怎样急于节省时间:例如,它们有在某些花的基部咬一个洞来吸食花蜜的习性,虽然它们只要稍微麻烦一点就能从花的口部进去。记住这些事实,就可以相信,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如吻的曲度和长度等等个体差异,固然微细到我们不能觉察到的地步,但是对于蜂或其他昆虫可能是有利的,这样就使得某些个体比其他个体能够更快地得到食物,于是它们所属的这一群就繁盛起来了,并且生出许多遗传有同样特性的类群。普通红三叶草和肉色三叶草的管形花冠的长度,粗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差异,然而蜜蜂能够容易地吸取肉色三叶草的花蜜,却不能吸取普通红三叶草的花蜜,只有土蜂才来访问红三叶草,所以红三叶草虽遍布整个田野,却不能把珍贵的花蜜丰富地供给蜜蜂。蜜蜂肯定是极喜欢这种花蜜的,因为我屡次看见,只有在秋季,才有许多蜜蜂从土蜂在花管基部所咬破的小孔里去吸食花蜜。这两种三叶草的花冠长度的差异,虽然决定了蜜蜂的来访,但相差的程度确是极其微细的。有人对我说过,当红三叶草被收割后,第二茬的花略略小些,于是就有许多蜜蜂来访问它们了。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也不知道另外发表的一种记载是否可靠——据说意大利种的蜜蜂(一般被认为这只是普通蜜蜂种的一个变种,彼此可以自由交配),能够达到红三叶草的泌蜜处去吸食花蜜,因此富有这种红三叶草的一个地区,对于吻略长些的,即吻的构造略有差异的那些蜜蜂会大有利益。另一方面,这种三叶草的受精绝对要依靠蜂类来访问它的花,在任何地区里如果土蜂稀少了,就会使花管较短的或花管分裂较深的植物得到大的利益,因为这样,蜜蜂就能够去吸取它的花蜜了。这样,我就能理解,通过连续保存具有互利的微小构造偏差的一切个体,花和蜂怎样同时地或先后慢慢地发生了变异,并且以最完善的方式来互相适应。 我十分明了,用上述想像的例子来说明自然选择的学说,会遭到人们的反对,正如当初莱尔的"地球近代的变迁,可用作地质学的解说"这种宝贵意见所遭到的反对是一样的,不过在运用现今依然活动的各种作用,来解说深谷的凿成或内陆的长形崖壁的形成时,我很少听到有人说这是琐碎的或不重要的了。自然选择的作用,只是把每一个有利于生物的微小的遗传变异保存下来和累积起来,正如近代地质学差不多排除了一次洪水能凿成大山谷的观点那样,自然选择也将把连续创造新生物的信念或生物的构造能发生任何巨大的或突然的变异的信念排除掉。 …… 本章提要 在变化着的生活条件下,生物构造的每一部分几乎都要表现个体差异,这是无可争论的;由于生物按几何比率增加,它们在某年龄、某季节或某年代,发生激烈的生存斗争,这也确是无可争论的。于是,考虑到一切生物相互之间及其与生活条件之间的无限复杂关系,会引起构造上、体质上及习性上发生对于它们有利的无限分歧,假如说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有益于每一生物本身繁荣的变异,正如曾经发生的许多有益于人类的变异那样,将是一件非常离奇的事。但是,如果有益于任何生物的变异确曾发生,那么具有这种性状的诸个体肯定在生活斗争中会有最好的机会来保存自己,根据坚强的遗传原理,它们将会产生具有同样性状的后代。我把这种保存原理,即最适者生存,叫做"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根据有机的和无机的生活条件得到改进;结果,必须承认,在大多数情形里,就会引起体制的一种进步。然而,低等而简单的类型,如果能够很好地适应它们的简单生活条件,也能长久保持不变。 根据品质在相应龄期的遗传原理,自然选择能够改变卵、种籽、幼体,就像改变成体一样容易。在许多动物里,性选择能够帮助普通选择保证最强健的、最适应的雄体产生最多的后代。性选择又可使雄体获得有利的性状,以与其他雄体进行斗争或对抗,这些性状将按照普遍进行的遗传形式而传给一性或雌雄两性。 第四部分 第74节:《物种起源》:生命解码(9) 自然选择是否真能如此发生作用,使各种生物类型适应于它们的若干条件和生活处所,必须根据以下各章所举的证据来判断。但是我们已经看到自然选择怎样引起生物的绝灭,而在世界史上绝灭的作用是何等巨大,地质学已明白地说明了这一点。自然选择还能引致性状的分歧,因为生物的构造、习性及体质愈分歧,则这个地区所能维持的生物就愈多,——我们只要对任何一处小地方的生物以及外地归化的生物加以考察,便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在任何一个物种的后代的变异过程中,以及在一切物种增加个体数目的不断斗争中,后代如果变得愈分歧,它们在生活斗争中就愈有成功的好机会,这样,同一物种中不同变种间的微小差异,就有逐渐增大的倾向,一直增大为同属的物种间的较大差异、或者甚至增大为异属间的较大差异。 我们已经看到,变异最大的,在每一个纲中是大属的那些普通的、广为分散的以及分布范围广的物种,而且这些物种有把它们的优越性——现今在本土成为优势种的那种优越性——传给变化了的后代的倾向。正如方才所讲的,自然选择能引致性状的分歧,并且能使改进较少的和中间类型的生物大量绝灭。根据这些原理,我们就可以解释全世界各纲中无数生物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普遍存在的明显区别。这的确是奇异的事情——只因为看惯了就把它的奇异性忽视了——即一切时间和空间内的一切动物和植物,都可分为各群,而彼此关联,正如我们到处所看到的情形那样。同种的变种间的关系最密切,同属的物种间的关系较疏远而且不均等,乃形成组及亚属;异属的物种间关系更疏远,并且属间关系远近程度不同,乃形成亚科、科、目、亚纲及纲。任何一个纲中的几个次级类群都不能列入单一行列,它们环绕着某些点,这些点又环绕着另外一些点,如此下去,几乎是无穷的环状组成。如果物种是独立创造的,这样的分类便不能得到解释;但是,根据遗传,以及根据引起绝灭和性状分歧的自然选择的复杂作用,如我们在图表中所见到的,这一点便可以得到解释。 同一纲中一切生物的亲缘关系常常用一株大树来表示。我相信这种比拟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真实情况。绿色的、生芽的小枝可以代表现存的物种;以往年代生长出来的枝条可以代表长期的、连续的绝灭物种。在每一生长期中,一切生长着的小枝都试图向各方分枝,并且试图遮盖和扼杀周围的新枝和枝条,同样地物种和物种的群在巨大的生活斗争中,随时都在压倒其他物种。主枝为分大枝,再逐步分为愈来愈小的枝,当树幼小时,它们都曾一度是生芽的小枝。这种旧芽和新芽由分枝来连结的情形,很可以代表一切绝灭物种和现存物种的分类,它们在群之下又分为群。当这树还仅仅是一株矮树时,在许多茂盛的小枝中,只有两三个小枝现在成长为大枝了,生存至今,并且负荷着其他枝条;生存在久远地质时代中的物种也是这样,它们当中只有很少数遗下现存的变异了的后代。从这树开始生长以来,许多巨枝和大枝都已经枯萎而且脱落了;这些枯落了的、大小不等的枝条,可以代表那些没有留下生存的后代而仅处于化石状态的整个的目、科及属。正如我们在这里或那里看到的,一个细小的、孤立的枝条从树的下部分叉处生出来,并且由于某种有利的机会,至今还在旺盛地生长着。正如有时我们看到如鸭嘴兽或肺鱼之类的动物,它们由亲缘关系把生物的两条大枝连接起来,并由于生活在有庇护的地点,乃从致命的竞争里得到幸免。这棵大树不断地生长发育,从旧芽上发出新芽,使强壮的新芽能生长出枝条向四处伸展,遮盖住许多柔弱的枝条。我相信,这巨大的"生命之树"在代代相传中也是如此,它用枯枝落叶去填充了地壳,用不断滋生的美丽枝条去覆盖大地。 【名家点评】 重磅炸弹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主导思想,即"自然选择",一定会被当作科学上的确定真理而为人们所接受……达尔文是本世纪的、甚至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 第四部分 第75节:《物种起源》:生命解码(10) —— 英国植物学家华生 1859年11月24日,在英国伦敦发生了一件极不寻常的大事。这一天,伦敦众多市民涌向一家书店,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这本书的第一版1250册在出版之日即全部售罄。这本轰动一时的新书就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巨著——《物种起源》。 这部著作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理论,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震惊世界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射向"上帝"创造万物学说的炮弹。"宇宙进化,导致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导致人类起源;人类进化,导致社会起源与发展",这正是《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所要告诉我们的观点。它给物种不灭论、神创论以致命的打击,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宇宙万物是进化的产物,而非神创。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结合大量实例论证,使进化论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深入人心,彻底摧毁了基督教神权赖以统治的"神创论",成为投向欧洲世界的一枚重磅炸弹,攻破了"神创论"最顽固的思想堡垒,是整个人类科学思想发展史上一块最伟大最辉煌的划时代里程碑。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影响涉及思想、宗教、科学和社会运动,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 挑战神权 一个半世纪以前,查尔斯·达尔文可能没有意识到他给予科学的一件从未有过的强大武器,即他的进化理论。科学家用这把坚利之剑斩断了无知、迷信和傲慢,这些束缚人类对亿万年来生命了解的镣铐—— 美国历史博物馆成立125周年纪念专刊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有理有据地论述了"物种不是不变的",有力地抨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被认为是向教会挑战的檄文,是向神权的挑战。它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使生物学继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地质学革命之后,又一个挣脱了神学的枷锁,得到了解放。它科学地否定了"上帝造物"的理论。 几千年来,由于人们生产力落后、生物知识缺乏,统治阶级采取愚民政策和精神独裁,使神创说长期流行,成为麻痹和统治人们的工具。16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开始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相继发生,有力地冲击了基督教神学,摧毁了基督教会的精神独裁,使基督教感到其统治已岌岌可危。 19世纪初,德意志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为生物进化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达尔文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实例论证,使进化论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深入人心,彻底摧毁了基督教神权赖以统治的"神创论",成为投向欧洲世界的一枚重磅炸弹,攻破了"神创论"最顽固的思想堡垒,是整个人类科学思想发展史上一块最伟大最辉煌的划时代里程碑。 《物种起源》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与此相反,以赫胥黎为代表的进步学者,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对哲学、科学、社会产生了革命性推动力。 奠基进化论 现代的进化论者一再重读达尔文的著作,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现在的所有思想都可以追溯到达尔文那里—— 德国著名生物学家恩斯特·迈尔 把生物进化作为一门科学进行探讨并首次提出系统进化学说的是19世纪初的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但是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回答了许多拉马克所不能解释的问题,是有史以来最完整的进化理论体系。达尔文学说是对进化论研究成果全面的、系统的科学总结,是进化论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也是现代进化论的主要理论源泉。此后,进化论又被孟德尔开创的遗传学所修饰和发展,终于发展成现代进化论。 第四部分 第76节:《物种起源》:生命解码(11) 达尔文进化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不仅结束了生物学中物种不变论的统治,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自然史的基础。 在达尔文以前,人类对生物界的产生和发展基本上处于无知的阶段。达尔文学说的创立,才成功地使生命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得到了说明,归结为自然的原因。它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这不仅丰富、发展了生物学本身,也使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统一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并使它们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了生物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如今,《物种起源》所提及的许多观点已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后来不断地得到发展。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人霍尔丹和美籍苏联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在达尔文思想的影响下,创立了"现代进化论"。可以说,这本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最伟大、最辉煌的划时代的里程碑,对人类历史有着极大的影响。 现代进化论者摒弃了达尔文把个体作为生物进化基本单位的说法,他们认为,应当把群体作为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本身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状,它既是进化的动因,又是进化的结果,自然选择的作用不是通过对优胜个体的挑选,而是以消灭无适应能力的个体这一方式而实现的。现代进化论很好地解释了古典达尔文主义无法解释的许多事实。 开创新时代 达尔文著作对人类的思想诸方面,特别是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人类科学史上的最高荣誉是非他莫属—— 查尔斯·艾尔伍得 《物种起源》发表传播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被学术界、思想界公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使生命的演化和发展过程有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解释,在思想上打破了千百年来束缚人们的枷锁。它使生物学完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使生物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提供了自然史基础。 《物种起源》问世后,形态学不再仅仅是对生物形态的静态观察,而是按照进化的线索将比较的方法和动态的研究相结合,并产生了进化形态学。分类学也不再是简单的命名、归类,而是按照进化的系统,研究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并追溯其起源,从而产生了系统分类学。古生物学的研究也有了重大突破,以进化论的观点分析化石成为普遍方法。生物地理学也在进化论思想的指导下研究生物在地球上分布的规律,生态学的产生更是建立在进化论的基础之上。后来产生的遗传学也深受进化论思想影响,同时还奠定了行为学基础,对数量生态学也做了开创性的研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进化思想还影响了心理学领域,并直接启发了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总之,多门科学在达尔文进化论的指导下有了新的发展,人类社会和科学都走进了一个新时代。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进化论也不断地被修改、拓展与完善,100多年来许多人提出了新观点新证据,产生了许多流派,形成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当今社会更是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进化思想进行演绎和翻新,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在方方面面影响或指导着人们的生活。 惊人巧合 华莱士的一封宣称发现了自然选择现象的信刺激了他(达尔文),迫使他开始对早期理论进行摘要整理,后来这些摘要变成了《物种起源》—— 美国教授大卫·洛耶 关于生物进化的科学阐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总结。从18世纪后期开始,有许多学者探讨过这个问题,并为此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把生物进化作为一门科学进行探讨并首次提出系统进化学说的是19世纪初的拉马克。直到半个世纪后的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机制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以达尔文为代表的科学的生物进化论终于诞生。 第四部分 第77节:《物种起源》:生命解码(12)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诞生,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858年6月,达尔文正全力以赴撰写有关物种起源的书籍时,收到25岁的青年学者华莱士从马来群岛寄来一篇论文,希望达尔文给予审阅,并想转交赖尔发表。这篇论文的基本思想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很一致。当天,达尔文给赖尔写信说:"我还没见过世上竟有这么惊人巧合的事情。"达尔文认为华莱士的论文很有价值,愿意放弃自己的成果,单独发表这个年轻学者的文章。但是赖尔和著名植物学家胡克早就知道达尔文所做的工作,他们出来干预,要求达尔文摘录出他早就写好的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文稿中的若干要点,同华莱士的论文在林奈学会上一起发表,达尔文照办了。 但1858年发表的自然选择学说在科学界并没有得到什么重视。很显然,人们对于这类观点并不以为然,重要的在于是否有充分的事实证明这些观点,而一篇文章中的事实自然是十分有限的。随后,在友人的催促下,达尔文终于把早已修改过几次的稿子进一步整理充实,于1859年11月24日正式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进化论巨著——《物种起源》,该书出版当天便被抢购一空。 忠诚斗士 为了自然选择的原理,我准备接受火刑,如果必要的话……我正在磨利我的牙爪,以备来保卫这一高贵的著作—— 赫胥黎 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是达尔文学说的忠诚拥护者。他的代表著作《天演论》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生物不是万古不变,而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原因在于"物竞天择","物竞"就是生存竞争,"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不过人类文明愈发展,适于生存的人们就愈是那些伦理上最优秀的人。进化论学说的基础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奠定的,赫胥黎坚持并发挥了这一思想。 在达尔文为出版《物种起源》而犹疑不定时,赫胥黎给了他最坚定的支持,他在给达尔文的信中说:"为了自然选择的原理,我准备接受火刑,如果必要的话。""我正在磨利我的牙爪,以备来保卫这一高贵的著作。"赫胥黎还郑重地宣布:"我是达尔文的斗犬。"达尔文开玩笑地称赫胥黎是"我的总代理人"。 1860年6月30日在牛津大学精心策划了一场有7000多人参加的大型辩论会,企图扼杀达尔文的理论,把科学史上的这场伟大革命镇压下去。韦勃甫司主教在会上发表精彩的演说对达尔文冷嘲热讽,他预见到赫胥黎将要起来反驳他,还在结束演说时向赫胥黎提出了一个问题:赫胥黎教授是否认为他是通过他的祖父或者通过他的祖母而来自猿猴呢?这个问题引来了哄堂大笑。 赫胥黎接受了挑战,他很镇静地指出了这位主教在发言中所犯的许多自然史方面的重大错误,然后对这位主教最后提出的那个讽刺性的问题做了如下的驳斥:"一个人没有任何理由因为他的祖先是一个猿猴而感到羞耻,使我感到非常羞耻的倒是这样一个人,他浮躁而又饶舌,他不满足于他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所取得的令人怀疑的成功,而要插手于他一窍不通的科学问题,结果只能是以自己的夸夸其谈而把这些问题弄得模糊不清,并且用一些娓娓动听的但却离题很远的议论,以及巧妙地利用宗教上的偏见而使听众的注意力离开争论中的真正焦点……" 赫胥黎的这篇发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会者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次事件成了达尔文进化论学说与反对者斗争的转折点,使那些外行的人们不敢再发表肤浅的言论和进行冷嘲热讽了。 达尔文主义 自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没有哪两个学者在以完全一样的方式使用"达尔文主义"这个词。就如同"盲人摸象"所说的那样,每一个写作有关达尔文主义的作家似乎只是触及到达尔文主义许多方面中的一个方面,而他们却都认为已经把握了达尔文主义这个词真正的本质—— 恩斯特·迈尔 达尔文是19世纪60年代人们最常谈论的人物,赫胥黎不久便将达尔文的思想称作"达尔文主义",1889年,华莱士发表了一部名为《达尔文主义》的专著。然而,对于"达尔文主义"的内容却存在着诸多分歧,正如霍尔所说:"概念的发展是一种真正的与时共进的过程,其间发生过真正的变化。" 第四部分 第78节:《物种起源》:生命解码(13) 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对达尔文理论中的不同成分有着不同的兴趣。对于一个神学家,一个拉马克主义者,一个孟德尔主义者,或者进化论综合之后的进化生物学家来说,达尔文主义这个词有不同的含义;在英国、德国、俄国和法国,达尔文主义一词有不同的含义;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达尔文主义又有不同的理解……就连达尔文本人似乎对这个概念也比较模糊。事实上,达尔文主义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应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对达尔文主义有许多驳杂的理解,但人们普遍接受两个含义。在第一次达尔文革命时期,对于几乎所有人来说,达尔文主义意味着利用自然过程来解释生命世界;在进化论的综合期间及以后,人们认为达尔文主义是在自然选择影响下的适应性进化变化和用差异进化来取代转型进化。这两个观点分别在19世纪和20世纪影响广泛。 围绕达尔文主义所展开的哲学斗争,一直延续至今。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把它引为自己学说的自然史基础。唯心主义者则试图利用达尔文主义宣扬他们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观点,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庸俗进化论等流派。纳粹德国还以"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理论依据",自认为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对其他国家和民族实行疯狂蹂躏和屠杀。 遗传密码 尽管他(孟德尔)终身挂着神职,但却扎扎实实地进行着创造性的科学研究。他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为进化论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当代古生物学家舒德干 达尔文去世后几十年,科学家终于发现了表述遗传信息的遗传密码。人们惊讶地发现,所有的生命体,无论它高级还是低级,都拥有相同的遗传密码。这使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附录中那句结论得到了最意想不到、最完美的论证:"所有的动植物也许都是从单一的原始种类遗传下来的。" 现代遗传学告诉我们,基因是遗传的基础,它由脱氧核糖核酸(DNA)组成,决定人体的各种性状,正是基因的复制和突变完成了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基因正好从生物内部解释了自然界是如何对物种进行选择的。 这一重大发现应首先归功于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当自然界对物种的选择作用这一生物进化的外部原因在达尔文手中被完美地揭示之后,达尔文就将人类对于生物的研究引向了生物的内部。正如达尔文在去世前一直坚信的那样:物种的进化现象有着自己确凿无疑的内部原因,这也是达尔文遗留给后人的重大课题。 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开始进行豌豆实验时,达尔文进化论刚刚问世。他仔细研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从中吸收丰富的营养。保存至今的孟德尔遗物之中,就有好几本达尔文的著作,上面还留着孟德尔的手批。 起初,孟德尔豌豆实验并不是有意为探索遗传规律而进行的。他的初衷是希望获得优良品种,只是在试验的过程中,逐步把重点转向了探索遗传规律。除了豌豆以外,孟德尔还对其他植物做了大量的类似研究,其中包括玉米、紫罗兰和紫茉莉等,以期证明他发现的遗传规律对大多数植物都是适用的。 孟德尔经过八个寒暑的辛勤劳作,于1865年在豌豆实验中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人们分别称他的发现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和"孟德尔第二定律",它们揭示了生物遗传奥秘的基本规律。可是,直到孟德尔逝世16年后的1900年,孟德尔的研究成果才受到广泛重视,并为现代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进化论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新达尔文主义 自从人们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说之后,没有什么理论可以像达尔文的理论那样对人的理解力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德国胚胎学家魏斯曼 在达尔文时代,细胞学说刚刚建立,遗传学尚未成为科学,因而达尔文主义没有也不可能揭示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19世纪末以来,出现了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学相结合的趋势,各门生物科学的新成就使达尔文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达尔文主义。 第四部分 第79节:《海权论》:称霸海洋(1) 新达尔文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创立者是德国胚胎学家魏斯曼。魏斯曼是自然选择学说的热烈拥护者,他在细胞学成就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验研究,认真探讨了遗传和进化问题,提出"种质学说"。魏斯曼捍卫了自然选择,否定了获得性遗传,牢固地树立了孟德尔的颗粒遗传思想,认识到有性繁殖在遗传变异进程中的重要性,并为日后孟德尔理论的繁荣做好了铺垫。 1917年,摩尔根提出"基因论",把魏斯曼的种质发展为染色体上直线排列的遗传因子——基因,从而确立了不同基因与各种性状间的对应关系,为日后的分子生物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新达尔文主义趋于成熟。 新达尔文主义是进化学说发展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魏斯曼把遗传学和自然选择学说结合起来,开创了进化论研究的新方向。他首次区分种质和体质,指明了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其连续性,在遗传机制上补充了达尔文的观点。但是魏斯曼把种质和体质绝对对立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代综合进化论 从1936年到1950年间发生的进化论的综合并不是一场科学革命,而是使原先分割的领域统一起来—— 恩斯特·迈尔 现代综合进化论又叫现代达尔文主义,它是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与新达尔文主义遗传理论的有机综合,是现代进化论理论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它以俄裔美国学者、乌克兰遗传学家杜布赞斯基1937年出版的《遗传学和物种起源》一书为标志,书中提出的"综合理论"是现代达尔文主义的理论基础。杜布赞斯基在书中将理论群体遗传学的基本原理与遗传变异的大量资料和物种差异的遗传学巧妙地综合起来,成为后世生物进化著作普遍沿用的遗传学原理。 现代综合进化论的理论要点有两个:一是主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机制的研究属于群体遗传学的范围;二是认为突变、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及生物进化中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是进化的原料,必不可少,它通过自然选择保留并积累那些适应性变异,再通过空间性的地理隔离或遗传性的生理隔离,阻止各群体间的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新物种。 现代综合进化论综合了自然选择学说与基因论两种观点,吸取了达尔文学说的精华,又提出了自然选择模式概念,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选择性,他又引入了群体遗传学的原理,弥补了新达尔文主义基因论的不足,使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与遗传学的事实协调一致起来。现代综合进化论使遗传学、系统分类学和古生物学携手联合,贡献出一种"现代达尔文主义"。 《海权论》:称霸海洋——造就世界海权新格局 "谁控制住海洋,谁就统治了世界。"马汉的这句名言在两次世界大战得到了证实。马汉认为: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有一支保障充分、装备精良而训练有素的海军,确保能在海洋上自由行动,并在必要时阻止海上自由贸易竞争。《海权论》成了美国海军发展和海上扩张的理论根据,其影响迅速波及全世界,几乎被所有欧洲国家翻译出版,并在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引起广泛影响。有些人甚至将马汉与哥白尼相比,认为马汉创立"海权论"就像哥白尼创立"日心说",称他为"带领美国海军进入20世纪的有先见之明的天才"、"美国海军之父"。 【作者生平】 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年~1914年)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海军理论家和历史学家,是"海权论"的创始人。他服役期间最高军衔是海军上校,退休后被晋升为海军少将。马汉的生卒年与世界上两个重大事件相联系:他在1840年太平洋西岸鸦片战争爆发时诞生,在1914年大西洋东岸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逝世。 马汉出身于书本网,他的父亲是美国西点陆军军官学校一位享有很高威望的军用与民用工程学教授,在战争艺术和军事工程学方面颇有造诣,曾出版过多部军事理论专著,还培养了像若米尼这样世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的书房收藏着许多不易寻觅到的军事、历史方面的书籍和文章。成年后的马汉说,他的天资、他对历史特殊的爱好以及著书立说的才华,都来自于他的那个书香世家。 第四部分 第80节:《海权论》:称霸海洋(2) 马汉14岁时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大学二年级时转入位于西海岸马里兰州的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学习,185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军校毕业,被分配到美国联邦海军中服役,开始了他风雨坎坷的20载甲板生涯。 1885年,美国海军部将马汉从巡洋舰舰长一职调入海军学院,出任该院海战史和海军战略课的讲师,他从此开始了军事理论研究和著述工作。马汉发表专著和论文100余部、篇,其中关于海权论的著作有20多部,主要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海权对法国革命和帝国的影响》、《海权的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这些著作着重阐述海权的基本观点,为近代海军战略理论奠定了基础。《海权论》原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的简称,后经整理,有的译本又收入马汉的《欧洲的冲突》、《亚洲的问题》、《美国的利益》三部著作。 1914年12月1日,马汉病逝。他的去世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引起了很大反响,在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日本、意大利、西班牙、斯堪的纳维亚等国家,乃至马汉最不喜欢的德国,主要报刊都对马汉的去世表示哀悼。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称他是"美国生活中最伟大的、最实用的、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荷兰报刊称"马汉是19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海军历史学家"。 【精品原文】 引论 即使不能说是全部至少也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海权的历史乃是关于国家之间的竞争、相互间的敌意以及那种频繁地在战争过程中达到顶峰的暴力的一种叙述。海上商业对于国家的财富及其实力的深远影响,早在这些千真万确的原则昭然于天下之前,就已被洞察秋毫,而正是这些原则指导着其增长与繁荣。为了使本国民众所获取的好处超越寻常的份额,有必要竭尽全力排斥掉其他竞争者:要么通过垄断或强制性条令的和平立法手段,要么,在这些手段不能奏效时,诉诸直接的暴力方式。 利益的冲突,以及由相互对立的试图瓜分更大商业好处——如果不是全部的话——与远方归属待定之商业地区的举措所产生的愤怒情绪,必将导致一场血战。另一方面,由其他原因而起的纷飞战火,在其方式和本质上,已经根据是否控制海洋而得到了脱胎换骨式的改变。因此,海上力量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军事史。在其广阔的画卷中蕴涵着使得一个濒临于海洋或借助于海洋的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秘密和根据。正是这点构成了我们本书将主要讨论——尽管并非惟一讨论——的内容。 举世闻名的军事大家均认为,关于已逝时光的军事历史研究——正如这本著作所为——对纠正战争的指导思想,帮助建立灵巧的战略战术行动乃是至关重要的。拿破仑就在众多的沙场决战中点出了有必要为胸怀大志的军人所研究的部分,如亚历山大、汉尼拔及恺撒的战役。当然,对于他们而言,火药当时还不为所知。在众多的职业研究人员中,如今存在有一种重大的共识,即:尽管许多战争的具体情况,随着武器的进步因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然而,在历史的教科书中却有某些教义是永恒的,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它们完全可以被提升到一般原则的高度。同样的原因,尽管过去半个世纪的科学进步对于海军武器装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以及蒸汽的引入成了海上动力源,但通过对海上决战一般原则的阐释,重温昔日海上战争的历史研究仍将是具有指导与启发意义的。 …… 1788年尼罗河之战,不仅是英国对于法国舰队的一场压倒性胜利,而且也对摧毁拿破仑的法兰西在埃及军队之间的交通线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就其战斗本身而言,英军统帅纳尔逊做出了伟大战术思想的精彩绝伦的示范。如果事实如此,正如所定义的那样,那是"一种衔接好战役之初与战役发展过程的艺术"。那种特定的战术衔接取决于今日已不复存在的一个条件,即一支抛锚停泊处于背风的舰队无力前去救助被摧毁前的处于上风位置的战舰。然而,作为衔接基础的原则,却没有过时,即选择敌军队列之中最不太容易获得救助的部分,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攻击。杰维斯海军上将在圣文森特角一役,就是遵循了同样的原则。当时,他用15艘战舰取胜了对方27艘战舰,尽管在这一事例中,敌军并没有抛锚停泊,而是处于行进间。然而,人类的心智是如此构成的,以至于他们对于条件的稍纵即逝更容易留下印象,而不是应付这些情况的永恒原则。在纳尔逊大获全胜对于战争进程的战略影响方面,正好相反,其中的精神不仅易于把握,而且立即被视为在我们的今日仍有用武之地的原则。埃及企业生存的关键取决于与法国的联系能够畅通无阻。尼罗河大捷摧毁了这样一支海上力量,而这正是交通线得以保障的惟一指望,这样,最终的失败就在了定局。明眼人一看便知,不仅发动这场打击遵循了摧毁敌人交通线的法则,而且时至今日,同样的原则依旧有效,在单层甲板船的时代与大帆船或蒸汽舰船的岁月里并无二致。 第四部分 第81节:《海权论》:称霸海洋(3) 尽管如此,一种对于往昔——想当然地被认为过时了——蔑视的含糊情感如今已与对于位处海上历史那些永久战略训义盲人般视而不见的自然惰性同流合污了。例如,有多少人不是仅仅把1805年击败法国与西班牙联合舰队的特拉法加战役——纳尔逊光辉的顶峰,其天才的最高点——视为一个非同寻常般壮阔的孤立事件呢?有多少人问过自己这样一个战略问题:"这些战舰是怎样正好在那里呢?"又有多少人意识到这是在一场持续一年多的伟大战略戏剧中的最后一幕,其中有史以来两位最伟大的领导人,拿破仑和纳尔逊,究竟是怎样相互勾心斗角呢?在特拉法加,失败的并不是维尔纳夫,而是拿破仑被打倒了;也并不是纳尔逊获胜了,而是英格兰被拯救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拿破仑的衔接未能奏效,而纳尔逊的直觉与机敏始终能使英国舰队对于敌人穷追不舍,关键时刻又能及时戛然而止。在特拉法加的战术,尽管细节仍有待争论,然而,就其主要特征而言,仍然符合战争的基本法则。并且他们的冒进被事态的紧急性和最后结局都证明是值得的。但是,在战况准备的时效性上,在执行活动与能量上,战争前几个月,在这位英国领导人方面的思想与洞察力上的大教训都是战略性的,它们至今仍然还是名副其实地出色。 在这两个案例中,事件都被原本道出。要引用的第三个案例,却没有如此确定的底线,有关原本应该做些什么的看法还有待争议。在美国革命战争中,法国与西班牙在1779年成了抗击英国的盟友。联合舰队曾三次耀武扬威地在英吉利海峡招摇过市,一次居然一字排开了66艘战舰,把英国舰队驱赶到港口中躲藏了起来,因为英国舰队在数量上远处于劣势。当时,西班牙的宏伟目标就是要夺回直布罗陀和牙买加。为了达到前一目标,盟军无论在陆地上还是在海上都付出了巨大努力,以攻打那座几乎是坚不可摧的堡垒。然而,他们一无所获。 由此所想到的问题——这是一个纯粹的海军战略问题,即:通过控制英吉利海峡,甚至在其港口进攻英国舰队,以摧毁其商业和入侵其本土来威胁英国,难道不比付出大得多的努力去进攻一个遥远而又异常坚固的帝国前哨站;更有把握收复直布罗陀吗?英国民众长期以来一直免遭外敌入侵,对于被进攻的恐惧尤为敏感,如果他们对其舰队的坚定信心受到强烈震撼,那就将使他们异乎寻常地丧失斗志。无论如何决策,作为一项战略要点,提出这个问题是公正的。在这一时期的一名法国军官就曾以另一种形式提议过,他就赞成把巨大的努力引向一座西印度岛屿,用以取代对于直布罗陀的进攻。然而,英国并不太可能以其他外部任何一处地产去换取其放弃这块地中海的咽喉要道,虽然它应弃堡而去以保护其家园和首都。拿破仑一度扬言,他将在波兰境内的维斯特拉河岸边重新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如果他能控制英吉利海峡,正如盟国舰队一度在1779年所做到的那样,他势将攻占直布罗陀或英国沿海地区,这几乎毋庸置疑。 …… 最终导致梅陶罗河战役和罗马获胜的军事形势可以总结如下:要推翻罗马,就必须进攻其在意大利的权力中心,撕碎由其领导的紧密团结的联盟,这是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迦太基人必须拥有坚固的战争基地和一条稳定的交通运输线。前者由于巴卡(军事统帅)大家族的天才而得以在西班牙建立,后者则从未有过。这里有两条可能的线路——一条直接通过海上,另一条则迂回穿越高卢。第一条线路为罗马的海上力量所封锁,第二条一度岌岌可危,并最终由于罗马军团占据西班牙北部而被截断。只有控制了海上局势,占领才成为可能,而这一点正是迦太基人从来没有对罗马军团构成其威胁的。所以,就汉尼拔和他的基地而言,罗马占据了两个中心位置,即罗马本身和西班牙北部。它们之间通过一条轻便的内部交通线加以连接,以及海洋;这就使得相互支援能够得以持续不断地进行。 第五部分 第82节:《海权论》:称霸海洋(4) 如果地中海本是一处平荡的荒漠之地,其中,罗马人在科西嘉岛和撒丁岛坚守山脉,加强在泰拉戈那、马萨勒与墨西拿、意大利沿海靠近热那亚一带的据点,以及在马赛与其他地区同盟国的堡垒;如果他们也还拥有一支具备自由穿越沙漠的特征的武装力量——他们的敌人又十分低劣,并因此为集结部队而被迫进行大的迂回,那么,军事局势本应被立即承认,无论如何表述那支特定部队的价值与效果的言辞都不会过分。当然,也应意识到,具有同种力量的敌军,无论实力上如何悬殊,都有可能对由此占据的土地进行袭击,有可能焚毁一座村庄,或使一些边境地区成为荒芜之地,有可能甚至于时常截击护送队伍。然而,从军事意义上说,却无损于交通运输线。诸如此类的捕食性行动在所有时代都有海上较弱一方的交战者大行其道,这却绝对不能保证得出这一种推论——这与已知的事实并不相符合——即"罗马或迦太基都不能说对于海洋拥有无可争议的统治权",因为"罗马舰队有时光顾非洲海岸,而迦太基舰队也以同样的方式招摇于意大利沿海"。在所设想的那种情况下,海军扮演了对所假定荒漠起作用的角色;然而,当它作用于一种对于大多数作者而言是陌生的因素,当其成员从远古时代起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种,并且没有他们自己的先知,他们本人或他们的阶层对此皆一窍不通,那么,海上力量对于那个时代历史巨大的确定性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于整个世界历史的影响,就被忽略掉了。如果前述的论证是站得住脚的,那么,正如同隐晦地宣称它具有惟一的排他性的影响一样,最终将海上力量从主要因素的序列中排除掉,也是同样错误的。 上面所引述的诸如此类的事例,完全来源于彼此间隔十分巨大的时间区域,要么在本书所专论的时期之前,要么在此之后,从而起到了阐释主题的内在利害关系以及历史所给予的警策性之作用。正如前面所注意到的,这些因素更多地处于战略运筹而非战术考虑之中,它们与其说是作用于战斗行为,还不如说是影响着战役部署,并且因此而具有更为持久的价值。在这一方面,可以完全引述一位了不起的权威人士的箴言。杰米尼说:"1851年底,我碰巧正在巴黎,一位声名显赫的人士不耻下问地询及近来在武器装备上的进展是否将会对从事战争的方式带来任何大的变化。我回答说,它们或许会对战术的细节带来冲击,然而,在惊心动魄的大战略行动中,以及一连串空前的战斗组合里,现在正如同过去那样,胜利将来自促成在所有时代里的伟大军事统帅获胜的那些原则的运用——无论是亚历山大、恺撒、弗雷德里克还是拿破仑。"对于海军而言,这一研究现在已比过去变得更加重要,正是因为当代蒸汽舰队所具有的巨大而又稳定的运作能量,精心策划,巧妙构思的作战计划也有可能。而在单层甲板船与大帆船的时代里它则可能仅仅因为老天的作弄而化为泡影,现在,这一困难已几乎不见踪迹。指导大型海上军事行动的规则能够在所有时代里放之四海而皆准,并且它们就都是从历史中演变而出——然而,运作它们的力量与天气几乎没有多少瓜葛和新近的发展。 通常赋予"战略"一词的定义将其限定于军事组合之中,其包括一个或更多的行动领域,要么完全地各具特色,要么相互密不可分,但是都被视为实际的或迫在眉睫的战争场景。然而,这恐怕只是指在岸上,最近一位法国作者十分正确地指出,这一定义对于海上战略,过分狭隘。"海上战略,"他说,"并不同于军事战略,因为它在和平时期正如同战争时期一样是必不可缺的。确实,在和平时期,它能够采取购买或条约的手段,通过占领一方疆土,可能会取得最具决定性的胜利,其优越的态势或许是通过战争都几乎不能取得的。要学会通过在海岸的某些选定之地站稳脚跟的所有机遇来获得好处,还要学会给最初只是仅作短暂用途之地予以确定性的占据。"有这样一代人,他们在10年时间内目睹了英国成功地占领了塞浦路斯和埃及,表面上是以暂驻的条件,然而这却无法促使他们放弃所占领之地。这样一代人可以欣然同意这一评论:这种暂驻确实可以从那种暗地里锲而不舍的精神中得到持续不断的说明,正是凭借这种精神,所有的海上强国取得了它们的人民和战舰渗透进的不同海域一处又一处的要冲,尽管比起塞浦路斯和埃及来,它们不太那么引人注目或不太那么值得注目。"海上战略确实因此得以奠定、支撑、提升一个国度的海上力量。战争时期如此,和平时期也如此。"所以,对它的研究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所有公民都是利害相关具有价值的,对于那些承担有外交和军事关系的国家而言,尤为如此。那些要么对于一个濒海国家至关重要,要么能够极大地塑造其伟大成就的一般条件,现在将要得到检验。在此之后,对在17世纪中叶的各种欧洲海洋国家的更为专门的考查——历史总结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将会起到阐释与验证有关这一主题性结论的作用。 第五部分 第83节:《海权论》:称霸海洋(5) 海权之要素 从政治和社会的观点来看,海洋自我呈现出的首要与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如同一条大马路,在更好的情况下,则如同一块宽阔的公地,人们可以朝着任意一个方向行走,只是在地上,一些显然走过的路径昭示控制性原因促使他们选择某些旅行之途而非其他途径。这些旅行之途被称之为商路,而那些确定它们的原因正是在世界历史中要加以寻找的。 尽管海洋有各种为人熟知和不熟知的危险,通过水路进行旅行与贸易总会比陆路容易与便宜。荷兰的商业成就并不仅仅取决于它在海上的航运,也取决于众多一帆风顺的水道,使其进入自身与德国的腹地既便宜又方便。相对于陆地,通过水路运输的优势在公路短缺且状况十分糟糕、战争频繁发生、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内,甚至更加显著,这犹如同200年前的状况那样。虽然当时海上交通穿越于强盗的危险之中,然而却仍然还是比陆地运输安全与快捷。那个时期曾有一位荷兰作家,在估计其国家与英国发生战争的胜算时,除了其他因素外,注意到英国的水道未能切入这个国家的纵深;因此,由于陆路状况十分破旧,货物从该王国的一个部分转运到另一个部分就必须穿海而过,这样,其中途就容易遭遇截击。至于纯粹的国内贸易,目前这一危险通常都已不复存在。在大多数文明国家,今天,沿岸贸易丧失殆尽或消失仅仅只是由于不方便,尽管水路运输仍然更为便宜。尽管如此,迟至法兰西共和国与第一帝国战争之际,那些对于那个时期的历史与围绕其油然而生的轻描淡写的海军文献十分熟悉的人,都知道提及沿着法兰西海岸从一个地点偷偷开进另一个地点的运输船队是如何之频繁,尽管大海之中到处都是英国人的巡逻舰只,并且还具有良好的内陆道路。 然而,在当代条件下,国内贸易只是滨海国商业活动的一个部分。从外输入的必需品或奢侈品必被运进其港口,要么用自己的船只,要么用外国船只。返航之时,可以装载上与该国交换的商品,而无论它们是土地的恩赐,还是人类双手的成果。运输商业使用本国船只,正是每一个国家的愿望,因此而来往穿梭的船只必须拥有可以安全返回的港口,并且还必须尽可能远地在整个航程中接受所在国的保护。 在战争时期,这种保护还必须通过武装航运而加以扩展。一支海军的必要与否,从狭隘的词义来看,来源于一支和平运输船队的存在,并随之消失而消失。当然,这得除去一个国家怀有侵略趋向的案例——它维持一支海军仅仅只是作为军事机构的一种分支。由于美国目前尚无侵略意图,并且其商业服务已不复存在,不断缩小武装舰队和对此缺乏兴趣就是逻辑上的必然结果了。当由于某种原因,海上贸易再度被认为需要付出代价,一种膨胀到足够大的船运利益就将东山再起,促使战争舰队死灰复燃。当穿越于中美洲地域的河道似乎趋于成为现实,欲望的冲动就完全有可能强烈到产生同样的结果。然而,值得质疑的是,由于一个和平的、爱好实业的国家并不那么具有远见,而这种远见又必须具有足够的军事部署,尤其是在这样的时代里,它的成算又有几何? 当一个拥有非武装与武装的舰船的国家,让其船只离开本土,远航于他乡,不久就会感觉到船只依赖于和平贸易、避难场所和供给的观点是有必要的。在今天,虽然陌生但不失友好的港口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只要世界和平得以延续,它们所获得的保护就是足够的。然而,事情并非永远如此,和平也不会长久存在,而美国正是通过和平的持久延续而获益匪浅。早期,商贸海员不断在新的未探索地区寻求贸易,在冒着来自疑惑或敌对国家的失去生命与自由的风险中谋财获利,并且在收集有利可图的货物方面,迟迟施展不开手脚。因此,凭着直觉,他们在其贸易航道的另一头往往寻求一个或更多的站点,要么通过武力,要么通过恩赐。在那里,他们能使自己或代理人处于一种合理的安全状态之中;在那里,他们的船队能够秋毫无损;在那里,本地有利可图的产品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收集,期待着本国船队的到来,能够将它们运载到自己的祖国。由于巨大的利润与风险并存,在早期的航行中,诸如此类的建制自然而然地大量繁殖,并演变成为殖民地;而它们的最终发展与成功则依赖于它们得以出现的那个国家的政策与天赋,并因此形成为世界历史,尤其是世界海洋史的一个庞大部分。并非所有的殖民地都是具有上述那种简单而又自然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许多殖民地在其孕育、形成,在民众的统治者而非单个个体的行为等方面,是更为正式并且纯粹政治意义上的。然而,贸易口岸及其随后的扩大,最初只是冒险家寻找利润的工作,就其理由与本质而言,与刻意组织与建立的殖民地并无区别。在两种情况下,本土都在外国土地上赢得了一块立足之地,寻找到它输出物品的新的入口,成为其航运的新范围,能够为其人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其自身谋求舒适与财富。 第五部分 第84节:《海权论》:称霸海洋(6) 然而,商业的需要并不是在道路的另一端获取了安全就能全部得以满足。航程是漫长而又危险的,各大海洋之中经常充斥着敌人的踪迹。在殖民化最为活跃的时期,大洋之上弥漫着无法无天,而对此的记忆如今已几乎荡然无存。在海洋国家之间,稳定和平的时日寥若晨星。这就激起了对沿途站口的需求,正如同好望角、圣海伦与毛里求斯一样,它们最初的形成并不是由于贸易缘故,而是出于防御与战争。需要占据诸如直布罗陀、马耳他和位于圣劳伦斯湾入口处的路易斯堡等要塞的需求,其价值主要是战略性的,尽管并非完全如此。殖民地与殖民要塞就其特质而言,有时是商业性的,有时又是军事性的,而如同纽约,同一地位在两种观点看来都是一样重要的,实属例外。 生产,具有交换产品的必需性;航运,借此交换才得以进行;殖民地,方便并扩大了航运行动,并通过大量建立安全区,对此进行保护。这三者被认定为大部分历史与政策以及濒海国家的关键所在,这种政策随着时代的精神以及统治者的性格、见识的变化而变化。然而,濒海国家的历史与其说是由其政府的高明与远见,还不如说由其民众的地位、范围、组合、数量及性质来决定的——无论如何称谓,一言以蔽之,还是自然状况决定的。然而,必须承认并且必将发现,明智或不明智的个人行为,在某些历史时期,对于广义的海洋霸权的成长产生过巨大的确定性影响。其中不仅包括海洋上的军事实力——它以武力的方式统治着海洋或部分海洋——也涉及和平贸易与航运。惟其如此,才能自然而又健康地诞生一支海军舰队,才能使其稳如泰山。 影响一个国家海上实力的主要因素可列举如下:1.地理位置;2.形态构成,其中包括与此相连的天然生产力与气候;3.领土范围;4.人口数量;5.民众特征;6.政府特征,其中包括国家机构。 一、地理位置 首先,可以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国家处于这样一个位置上,即既用不着被迫在陆地上奋起自卫,也不会被引诱通过陆地进行领土扩张,那么,由于其面向大海的目的的单一性,与一个其四周边界皆为大陆的民族相比,它就具备了一种优势。这一点,作为一个海洋强国,英国就拥有对于法国与荷兰的巨大优势。后者的力量最初就被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的必要性与为维护其独立而发动代价高昂的战争,消耗得所剩无几;而法国的政策总是莫衷一是,有时尚能明智,有时就十分愚蠢,这无论从其海洋还是大陆计划看都是如此。这些军事行动徒费了民脂民膏,而如果明智与持续地利用其地理位置却能增加财富。 …… 二、形态构成 墨西哥湾沿岸的显著特征——刚才已暗示过——可以典型地列于国家的形态构成这一标题之下。在影响海洋霸权成长诸条件的讨论中,形态构成这一因素可说位居第二。 一个国家的海岸就是它的一道边界。这道边界越是能够方便地提供通向外部地区的途径——在本书中是指海港,一个民族就越是倾向于通过此与世界的其他部分进行交流。在一个假定的国家中,如果只是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却完全没有一处港口,这种国家就不可能拥有自身的海洋贸易、海洋运输以及海军。在实际生活中,当比利时还是一个西班牙与奥地利的省份之时,其情况就是这样。1648年,荷兰人在一场获胜的战争后,作为一项和平条件,勒令须耳德河关闭海上贸易,从而封闭了安特卫普港,并把比利时的海上贸易转手给了荷兰。西属尼德兰从此不再成为海上强国。 宽大与水深的良港是力量与财富的一个来源,如果他们还是可供航运河道的出海口的话,那就更是如此了。这会便于一个国家的国内贸易集中于它们。然而,由于它们十分易于接近,如果不加以适当防卫的话,在战争中,这将成为薄弱环节。1667年,荷兰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闯进了泰晤士河,就在伦敦的眼皮底下,摧毁了相当部分的英国海军。而几年后,英法联合舰队在试图登陆荷兰时,遭遇到了可与荷兰舰队的勇猛相提并论的来自于海岸的麻烦。1778年,能够无可争议地控制哈得逊河的纽约港,由于法国海军统帅的犹豫不决,差一点就落入处于劣势的英国人手中。掌握其控制权后,新英格兰本来是可以恢复与纽约、新泽西与宾夕法尼亚紧密与安全的交通线的。这一打击,紧随着前一年格尼大败之后,本来也是有可能使得英国人更早地与我们缔结和约。对于美利坚合众国而言,密西西比河是一个财富与力量的强劲来源,然而,其出入口脆弱的防御及其渗透于美国的支流数目却使得其成为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并因此成为南部同盟灾难的根源。最后,1814年,切萨皮克的被占以及华盛顿的毁灭留下了一个穿越这些水道而引发危险的深刻教训,如果对这些通道不加防御的话。这一教训离我们并不遥远,足以能够轻易地回忆起,但是,从目前海岸防御的状况看,这仿佛已是为人们所遗忘。不应该认为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环境以及攻防细节已得以修正,在这些岁月里正如同以往那样,基本的条件仍然始终如一。 第五部分 第85节:《海权论》:称霸海洋(7) …… 三、领土范围 最后一个影响国家作为海上强国而崛起,并就国家而言,自别于居住在那里的民众的条件,这就是领土范围。用相对较少的寥寥数语,或许就能将其打发了。 就海上霸权的形成而言,它并非指一个国家所拥有面积的平方英里数,而是必须加以考虑的海岸的长度及其港口的特征。关于这些,据称,在地理与自然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依据人口多少而定,海岸长度就成了强大或弱小的症结。在这一点上,国家就像是一座城堡,警备部队必须被派驻于城郭之上。在美国南北战争中还能找到最新的相似事例。如果南方人数众多就如同其好战一般,有一支能够作为一个海上强国且与其他资源相称的海军,那么,其海岸的巨大规模与拥有为数众多的港湾本来是能够成为庞大力量的基本因素的。合众国的民众和那时的政府应该对于封锁南方整个海岸的有效性而自我庆幸。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功绩,一项十分了不起的功绩。然而,如果南方人口更多且是全民皆海员的话,本来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正如所说的那样,这里所要显示的并非这样一项封锁是如何得以维持的,而是只有在一群不仅不习惯于水性,而且为数甚少的民众面前,这一封锁才是可能的。那些能回想起封锁如何得以保持,以及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参与封锁舰船等级的人,深知这一计划,在那时具体的环境中尚属行得通,然而,在一支真正的海军面前却不可能得以执行。合众国的舰船沿着海岸稀疏地分布着,相互无法支援,它们单独或一小组地坚守各自的阵位,面对的却是广阔的内陆水路交通线络,这一网络对于敌军的秘密集结大有助益。在水上交通第一线的背后就是漫长的港湾,四处散布着固若金汤的堡垒,依赖它们,敌军舰船永远都可以为了逃避追杀或寻求保护而退据其中。如果有一支南方海军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这些优势,或者合众国方舰船零零落落的劣势,后者本来也是不太可能如同它们当时那样配置的,并且还将可能集结以进行相互支援,从而为南方商业打开许多小的但却有益的途径。 然而,从其范围广与港湾多的角度看,正如南方海岸本来可以成为一种力量的来源那样,由于策略与军队构成,这些特征却成了众多伤害的根源。开启密西西比河的伟大故事就是对正在整个南方持续不断展开的行动的最具感染力的说明。在海疆的每一个缺口处,战舰正在长驱直入,昔时满载财富,支撑这个反叛国家贸易的河流,如今已开始反戈一击,坐视它们的敌人直逼其心脏地带。根据更为乐观的估计,在那些经过最为精疲力竭的战争,本来还可以使得一个国家保存下去的地区,却在四处弥漫着失望、不安全感与无能为力。海上力量从来没有比在这样一场竞争中扮演过更大或更具决定性的角色。 这场竞争决定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将在北美大陆呈现出的景观是一个伟大国家而不是几个相互敌对的国家。尽管对于昔日应得的荣耀可以感到正当的自豪,对于由于海上的压倒性优势而产生的结局的辉煌应予以承认,然而,了解事实真相的美国人应该对国人那种过分自信加以提醒:南方不仅没有海国,不仅不是一个海洋性的群体,而且其民众也没有被恰如其分地派驻到本应必须加以防范的濒海地带。 四、人口数量 在思考完毕一个国家的自然状况后,紧随其来的应该是对于作为影响海洋权力成长的其人口特征的一番考查。由于其与领土范围的关系——这已在刚才讨论过,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居住于其中的民众数量问题,正如所述,就其层次而言,这并不仅仅只是平方英里的数目,而是必须加以考虑与海上权力相关的海岸范围与特征。因此,就人口而言,这并非仅仅是指纯粹的总数,而是指从事于海洋事业的人口数量,或者至少能够迅速为航海业所使用且从事海洋物质生产的人口数量。这些必须加以计算。 …… 五、国民性格 第五部分 第86节:《海权论》:称霸海洋(8) 下一步将要讨论的是国民性格与倾向性对于海上权力之崛起的影响。 如果海上权力真正建立在和平与广泛的商业基础上,那么,对于商业追求的倾向性就肯定是在此一时或彼一时称雄海洋的国家的显著特征。历史几乎毫无例外地证明这是千真万确的,除了罗马人以外,并不存在与此相反的明显事例。 所有的人都寻求收获并且或多或少地追逐金钱。然而,寻找收益的方式却会对居住于一国之内民众的历史与商业运气造成显著的影响。 如果历史还是可以值得信赖的话,那么,西班牙人和与他们一脉相承的民族葡萄牙人寻求财富的方式,不仅对其国民性格抹上了污点,而且对于健康商业的发展也是致命的。他们对于商业所赖以生存的那些行业,以及最终对于通过错误途径所获取的国民财富,都是如此。在他们当中升腾起的获利欲望到达了如痴如狂的地步。因此,他们在美洲大陆的大肆搜寻,虽对于欧洲国家的商贸与海洋发展产生了一种动力,但其效果并不在新兴的工业领域内,甚至还不是对于探索与冒险的一种健康向上的刺激,因为他们感兴趣的似乎只是金块与银锭。 …… 六、政府特征 在讨论由其政府与机构对一个国家的海权的发展所能产生的影响时,有必要回避过于哲学化或将注意力局限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及其直接结果的趋向,同时在探索看似遥远实为根本的影响方面却又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尽管如此,必须注意到,具有各种相应机构的政府的特定形式,以及此一时或彼一时的统治者的特征,对于海权的成长已经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一个国家及其民众迄今所具有的各种特征,构成了一个国家——正如同一个人那样,开拓其事业的天然性格特征。政府的行为相应地对等于孜孜不倦的意志力的运作。这种力量依其明智、富有生命力与锲而不舍,或是与此相反,可以导致一个人生活或一个国家历史的兴衰成败。 一个完全与其民众的自然根基相协调的政府将会在各个方面最为成功地促进其成长,这一点看起来是很有可能的。在谋求海上权力方面,一个充分吸纳其民众精神并完全意识到其真实倾向的政府,只要目光坚定,方向明确,最为光彩夺目的成功就会接踵而至。当民众的意志,或者他们最佳的自然的代表的意志在此过程中占据某种较大份额时,这样一个政府肯定是最为稳定的。然而,诸如此类的自由政府时常也会暴露出某种不足,而专制国家运用其辨别力与持续性,能够频繁地造就庞大的海上贸易与一支威风凛凛的海军,比起自由民族通过缓慢的程度所能达到的程度来,具有更大的直接性。后者情况的困难在于某一特定君主死亡之后,能够依其体制的稳定性确保其政策的延续性。 …… 在特定的战役方面,尽管可以坦荡地承认细节的变化使得其教义的大部分已显过时,然而,仍要指明哪些属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般原则应加以采纳;在其他情况相等的情况下,哪些举动将是可取的,即,从它们与最杰出的军官的姓名相关联中,可以假定表明在多大的程度上,将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或特定的军种中获取恰当的战术构想。在古代与当代武器装备的类比浮现于表面的地方,在没有对那些相似之处施加不恰当的压力的情况下,从中吸取为它们所提供的教训也是众望所归的。最后,必须牢记,除去各种风云变幻之外,人之本性依旧根深蒂固,可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在特定状况中,在量与质方面尚无法确定,然而,却总能发现观察上的个人误差。 【名家点评】 "狭隘的爱国者" 马汉著作始终贯穿一个共同的主题:通过对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两个半世纪中的海军史、海上战争史以及海洋区域战略形势的综述,阐发海权理论,为美国的海洋政策、海军战略做理论准备,为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与政治服务—— 中国海军司令部研究员杨志本 第五部分 第87节:《海权论》:称霸海洋(9) 马汉的一生,主要是为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建立海上霸权出谋划策的一生。直至1914年病死之前,他还在钢铁大王卡内基的资助下,研究美国如何利用海上实力争霸世界的问题。 马汉的军事思想适应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垄断资本向海外发展的需要,是当时历届美国政府制定对外政策和海洋战略的重要依据,对美国军事思想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海军理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西战争期间,美国国会辩论夏威夷问题,马汉强调夏威夷在美国强占菲律宾后战略地位的特殊性,促使美国国会通过了臭名昭著的吞并夏威夷的两院联合决议。尤其要指出的是,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菲律宾这块"通往中国的踏脚石"后,更刺激了马汉的胃口,他写了《亚洲问题》一书,在书中鼓吹美国应该同沙俄争夺中国这块"肥肉"。与此同时,海军作战委员会在他参与下拟定一份报告,公然建议夺取中国舟山群岛作为美国的海军基地,以便伙同英国鲸吞中国的长江流域地区。 有人称马汉是"狭隘的爱国者",因为他在强调海上霸权的同时没有顾虑到被殖民者侵略国家的人民的痛苦。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评价一个时代的巨人应该站在客观的历史角度上去看他所做的贡献,毕竟马汉的"海权论"曾经并且正在改变和影响着历史。 开山经典 这是我所知道的这类著作中讲得最透彻、最有教益的大作。它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妙极了,如果我不把它当作一部经典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西奥多·罗斯福 马汉海权论的奠基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海权论》)于1890年出版后,很快便风靡世界。西方的政界、军界和舆论界都对该书予以极大重视,并高度评价了该书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有些人甚至将马汉与哥白尼相比,认为马汉创立"海权论"就像哥白尼创立"日心说"。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海权的性质、地位和意义,强调了海洋在人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揭示了前人所没有认识到的许多道理。该书于1890年由波士顿的利特尔与布朗出版公司出版,出版后首先受到英国当局的赞赏,接着德文、日文、俄文等译本相继问世。马汉在该书中所阐明的海权理论观点,被西方评价为"经典性的"。 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在美国再版了30多次,并在全世界广泛流传。马汉也被后人公认为是海权论的鼻祖。他对海权这一概念的创建和廓清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体现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对当时的世界和后世历史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美国总统罗斯福称马汉是"美国生活中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直至今天,强大的海权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础,马汉的海权思想仍然深深影响着美国和世界许多政治家和军事家。20世纪90年代末,西方大国用于海军建设的开支占国防开支的比例很大。海军如此被重视,归根结底应归功于马汉海权论的开山之功。 "谁控制住海洋,谁就统治了世界。"马汉这句名言在两次世界大战得到了证实。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与其他代表著作——《海权对法国革命的影响》以及《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等标志着世界军事学和历史学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惊世预言 《世界报》非常乐意发表最伟大海军理论权威的一切言论—— 美国《世界报》创办者普利策 马汉的任何文章必须由海军部进行新闻检查,经丹尼尔斯部长亲自审阅后方可发表—— 威尔逊 1914年1月4日,伦敦《每日邮报》发表了一篇马汉对于欧洲形势看法的文章。马汉在文章中预言:"在这个时代,正如过去的一个世纪,巴尔干仍然是一个'火药桶'。从近一年来所发生的事件看,将有过之而无不及。""欧洲两大集团之间的大战即将爆发,不会拖延得太久。" 由于马汉多次去欧洲旅行,对欧洲形势发展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以至于这篇文章发表半年之后,人们仍觉得,欧洲形势的发展越来越符合马汉的判断。正如马汉所预见的那样,欧洲并不平静,巴尔干半岛正涌动着战争的能量,俄罗斯和奥地利陆军沿两国共同边界调动,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与列强在伦敦的大使们极度渴望找到解决巴尔干问题的方案。 第五部分 第88节:《海权论》:称霸海洋(10) 就在这篇文章发表的半年后,1914年6月24日,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刺身亡。这一事件后来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马汉立即放下手头一切事务,密切注视欧洲事态的发展。8月3日,他借一帮记者团到夸格观光的机会,别开生面地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以"马汉上校"的个人名义发表了一篇声明。 在声明中,他准确地预见到:"德国将立即采取决定性的步骤,迅速集结精锐陆军部队,以势不可当地打击临近敌国。""如果德国成功地击败法国和俄罗斯,它在陆上将获得喘息的机会,就可以使它能够集中全部力量建设一支相当于或超过英国的海军力量。""形势近逼,决定英国将立即向德国宣战。" 马汉的声明没有官方任何情报,也没有其他任何方面的消息来源,完全是他多年观察欧洲形势发展所得出的必然结论。他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声明炸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声"惊雷",令这些到夸格旅游的记者团目瞪口呆。 在这个惊世预言公开发表的第二天,美国官方知道无法封锁欧洲战事的消息。迟到的消息表明:7月28日,奥地利已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德国向俄罗斯宣战;8月3日,即马汉发表个人声明的同一天,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5日,英国正式向德国宣战。 马汉发表个人声明的第二天,美国最畅销的《世界报》刊登了其声明的全部内容,同时该报业主普利策向马汉约稿,请他撰写有关世界大战的述评文章;《莱斯利周刊》和《独立报》也邀请马汉撰写欧洲大战专栏评论。但是,由于美国政府对在欧洲两大集团之间爆发的大战持"中立"政策,所以威尔逊总统指示海军部对马汉的文章进行新闻检查,实际上是下达了禁令,使马汉的一系列文章都流产了。 领军美国 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马汉主义始终是美国思想和美国活动中的一个有力因素—— 华·罗斯托《美国在世界舞台上》 《海权论》的作者马汉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海军理论家和历史学家。他获得了英美等国的五个权威大学的博士学位,他的书成为惟一可遵循的海军经典,被美国史学界誉为"海上力量的思想家"、"带领美国海军进入20世纪的有先见之明的天才"、"美国海军之父"。有位美国评论家评价他说,如果说特洛伊中的海伦是把许多军舰送下水的人,那马汉就是把军舰送下水的设计师。 马汉写作的时代背景是欧洲帝国主义扩张进入最后一个高潮,其军事理论对许多国家的战略产生深远影响。当时美国正在向世界大国地位上升,他的思想适合了美洲帝国主义海外开放政策的战略需要。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任职时,马汉得到信任与重用,对美国海军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马汉曾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顾问,他的理论成了美国海军发展和海上扩张的理论根据。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海军法案》,美国开始大规模发展海军。19世纪的最后10年,美国的海军实力由世界第12位跃升为第3位,仅次于英、法两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海权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完全控制了太平洋,把太平洋当作自己的"内湖"。冷战结束后,美国在海外仍有700多个军事基地、4个作战舰队、13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各型舰艇468艘。 马汉有关海权的理论著作有20多部。马汉认为,不可能再有哪一个国家能像过去那样独霸海洋,美国应与有共同血缘关系的英国合作,确立同一种族对海洋的支配。马汉明确表示,他的海权论是要为美国的外交和军事战略提供基础,并公开称"强权即公理"。 轰动英国 英国对于海军理论尚无重要贡献,世界上最标准的海军理论创始于美国的马汉少将—— 温斯顿·丘吉尔 马汉的著作出版后,首先在英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英国人虽然在长达数百年间牢牢地占据了海洋霸主的地位,但却没有培育出类似《海权论》的理论之花。《海权论》传到英国后,他们立即认识到了该书的理论价值,并衷心地给予高度评价,称该书在"真正具有哲理性的海军史著作方面名列前茅",并公认马汉是"海军的贤哲之一"。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过英国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首相说:"英国对于海军理论尚无重要贡献,世界上最标准的海军理论创始于美国的马汉少将。" 第五部分 第89节:《海权论》:称霸海洋(11) 当马汉指挥"芝加哥"号回访欧洲的消息一传到英国,英国皇家陆海军协会就马汉的"海权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马汉成了最受欢迎的客人。维多利亚女王还亲自宴请马汉,并对他的著作大加赞美。英国皇家家族中也把马汉看成最受欢迎的客人,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与马汉直接讨论海权问题。伦敦新闻界为美国报纸写的报道说,"芝加哥"号多次受到超规格的隆重接待,是由于马汉的《海权论》在理论上的创造性发展。 向来傲慢的英国人对马汉的《海权论》如此推崇,有着十分深刻的原因。当时英国虽然仍处于海上霸主地位,但是面对德意志帝国海军日益发展壮大的挑战,迫切需要一种有说服力的理论来支持海军的扩建计划。马汉书中认为,英国几个世纪以来商业的发展、领土的安全、富裕帝国的存在和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均归因于英国占绝对优势的海上力量,这一观点为英国海军界和支持扩建海军的人士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论据。在马汉《海权论》的影响下,英国决策者出台了"双强标准"——英国海军舰船总吨位不少于两个仅次于它的大国海军的吨位之和,以确保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这一新的海军建设方针为英国在随后不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德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德皇的狂热崇拜 我现在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吞噬马汉的书,努力地把它牢牢地记在心中,这是第一流的著作,所有的观点都是经典性的。我们所有的舰船上都要有这本书,我们的舰长和军官要经常地引用它—— 威廉二世 在德国,威廉二世皇帝是马汉的狂热崇拜者。19世纪末,威廉二世执政后,决心把经济迅速发展的德国推上欧洲霸主的宝座。但他深知,德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国家,目标一直限定在陆上,若无强大的海军力量,就不可能动摇英国的霸主地位,他为此极力鼓吹:"德国的殖民目的,只有在德国已经成为海上霸主的时候方能达到。" 当德皇威廉二世看到马汉的《海权论》时欣喜若狂,他说:"我现在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吞噬马汉的书,努力地把它牢牢地记在心中,这是第一流的著作,所有的观点都是经典性的。我们所有的舰船上都要有这本书,我们的舰长和军官要经常地引用它。" 此后,威廉二世大力扩建海军,在短短的十多年中建成了一支仅次于英国的海军舰队,成为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强大对手。他任命了鼓吹海权论的蒂尔皮茨为海军大臣,认为他能将德国引向海权强国的道路,不过蒂尔皮茨却把马汉的战列舰队决战理论推向了极端,炮制出了一个所谓的"冒险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守株待兔而错失了在大西洋夺取海权的时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部向战列舰队决战理论提出挑战,邓尼茨元帅发明了"狼群潜艇战",在大西洋绞杀同盟国的海上商船运输线,并不失时机地将战场扩大到地中海和加勒比海。但邓尼茨的潜艇战却将美国拖入了同盟国反潜战的行列,反而使德国海军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最终也未能获取海权。 列强争霸 该书令人吃惊地发现,在整个历史上,控制海洋是一个决定国家的领导地位和繁荣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常常是决定一个国家存亡的主要因素—— 美国《芝加哥时报》 一个国家的全球性地位,总是随着海权的兴衰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在马汉的时代,老牌世界强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开始衰落,新兴世界强国德国、日本和美国开始迅速崛起。马汉作为那个时代的代言人和预言家,他发明了"海权"概念,并用以解释列强的兴衰,其影响广泛传诸后世。 马汉的"海权"概念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地缘战略内涵,他第一次公开揭示了世界列强争霸的秘密,即欧亚大陆边缘区是海权国家与陆权国家的必争之地,因此他建议海权国家联合起来,从欧亚大陆边缘区遏制陆权国家俄罗斯向世界海洋的扩张。马汉的这一思想对整个20世纪的欧亚大陆地缘战略格局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第五部分 第90节:《海权论》:称霸海洋(12) 在近代世界,海洋纷争不断,海洋争雄称霸势头愈演愈烈。虽然一些海洋法陆续出台,但是却往往被列强争霸海洋所利用,一方面它们利用领水制度维护对所控制海域的霸权,另一方面它们又利用公海制度在海洋上争夺世界范围内的霸权。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但是海权强国在解决国际海洋争端中仍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弱小国家往往处于受人摆布的地位。 进入21世纪,海洋由马汉时代的"伟大通道"已经和正在转变为戈尔什科夫后时代的"资源宝库",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向纵深发展,由马汉时代的海上运输和海上贸易已经和正在转变为戈尔什科夫后时代的向世界海底洋床大进军,争夺海权、称雄海洋的纷争也日益复杂和尖锐。 改变历史 (马汉)对他所在时代各国国家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比任何其他人都大—— 美国著名政治史学家爱·迈·伯恩斯 海军战略,就是在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持续地建立与加强国家的海权地位。马汉的这些论点,在人类历史与现实斗争实践中,都被证明是正确的—— 杨志本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出版,不仅轰动了当时的整个世界,还改变了近百年的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直到今天,该书还和"上帝的声音"——《圣经》等书一起被称为影响世界的书。 英国的评论家把这本书的理论看成他们的军官和政治活动家应遵循的原则;德国皇帝命令将此书放在新海军每条舰船的舱室里供军官阅读;日本政府特别命令将本书分发给陆、海军军官、政治领袖和学校;美国的军事院校和军事理论研究机构均把本书列为必修的课程…… 当时美国作为新崛起的国家,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在保守的孤立主义和向海外积极进取之间犹豫彷徨,马汉的著作使美国意识到:一支强大的海军对于美国保持强大的经济发展势头和海外商业利益有着决定性作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强大的海军护航保证了美军生力军向欧洲战场的输送,两次形成对劲敌德国的东西夹击的战略态势,从而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美国海军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决定性胜利,这似乎都应归功于"海权论"为美国的繁荣强大指明了方向。 海权论是美国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美国海军的发展道路,而且对西方国家和前苏联的海军建设和海军战略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当代海军指挥军官、海军研究人员、西方史研究者的非常重要的参考书。在中国,这本书对于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捍卫祖国海洋权益、固我海上长城仍具有不可估量的借鉴作用和意义。 亚太擂台 太平洋将是未来的地中海……正在崛起的美国与俄罗斯在未来的交锋,不是通过大西洋,而是通过太平洋—— 俄罗斯著名哲学家赫尔岑 在日本,海军将领们对马汉的战列舰队决战理论推崇备至。依据这一理论,日本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了中国北洋海军;十年后,日本联合舰队又消灭了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以及远涉重洋前来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主力,最终完全控制了东亚海权。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陆军侵占东亚大陆,海军则向太平洋进攻,与称霸太平洋的海权强国美国发生了致命冲突,最终既丧失了东亚陆权又丧失了太平洋海权。 俄罗斯是典型的横跨欧亚大陆的陆权国家,但是其统治者历来都不满足于此,而将扩张势力不断向遥远的滨海前伸。当马汉的书传到俄国时,在俄国的统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并将其奉为"海军的圣经"。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是俄罗斯寻找出海口传统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发展马汉的海权思想,撰写了《国家海权》一书,被西方学者称为"20世纪的马汉"。戈尔什科夫领导建设了一支以核潜艇为主力的远洋攻击力量,从而为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海洋霸权提供了强力工具。 第五部分 第91节:《梦的解析》:心灵炸弹(1)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水动力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东南亚大陆架的石油蕴藏量达数百亿吨,为世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美国、日本、加拿大等亚太国家纷纷把钻头插入中国南海海底,大肆进行勘探和开采油气资源,英国、德国、瑞典、法国、意大利等非亚太地区的国家,也纷纷在中国南海以及邻国海上勘探、开采石油,给东南亚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大约在150多年前,俄罗斯著名哲学家赫尔岑曾指出,"太平洋将是未来的地中海",正在崛起的美国与俄罗斯在未来的交锋,不是通过大西洋,而是通过太平洋。一个半世纪过去了,赫尔岑所预言的"太平洋影响世界的世纪"似乎已经到来,太平洋已经日益成为海权强国关注的焦点。 新世纪的亚太地区不仅是传统的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所谓"大三角关系"的力量聚集之地,更重要的是已经和正在成为美国、日本、俄罗斯、大东盟、印度和中国这六大力量中心的汇集之地。 中国海权 马汉的海权论作为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工具,是为世界列强的侵略、扩张和强权政治服务的。中国则应坚持自己独特的海洋战略,以独立地管辖自己的海洋事务,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坚决地捍卫自己的海洋安全—— 《中国军事科学》杂志编辑王生荣 中国既是一个陆上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与中华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息息相关。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比哥伦布探索新大陆早了近一个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但遗憾的是海权观念好像一直离我们很遥远。 20世纪的中国海权史是备受屈辱和饱经磨难的历史。20世纪上半叶,中国既遭受帝国主义的海上入侵,又遭受帝国主义的陆上威胁,成为任凭世界列强争夺和宰割的"政治羔羊";而此时,世界上众多海权国家与陆权国家俄罗斯正对马汉称为亚洲大陆的"条形地带"展开激烈争夺。其后美国根据斯派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依仗强大海权优势对欧亚大陆进行海上战略包围,中国这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被"遏制"近半个世纪。在"冷战"结束后,美国为确保其独一无二的首要地位和建立由它主宰的单极世界,依仗海上绝对优势确保对欧亚大陆的全局安排,在被布热津斯基称之为"大棋局"的战略中,中国被视为远东的"战略棋子"。 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仍然面临着海权强国控制全球海洋的局面。"中国则应坚持自己独特的海洋战略,以独立地管辖自己的海洋事务,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坚决地捍卫自己的海洋安全。"我们还必须加强海权观念,确保国家海权,从而保卫我国辽阔的海疆,维护祖国的统一和神圣主权,通过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认真学习马汉的"海权论"精华思想,对人类海权历史和世界列强海洋战略进行深入研究和借鉴,对我们显得尤为重要。 《梦的解析》:心灵炸弹——横跨半个世纪、渗透所有人文领域 《梦的解析》被誉为"精神分析学第一名著",其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对"性"的惊世骇俗的探讨,而恰恰是那些关于梦的独特、新颖的探索,引导人们推开潜意识的大门,第一次走进人类心灵深处的世界,去发现我们灵魂深处本原的欲望和巨大的创造力。该书的作者弗洛伊德用一种最理性的声音诉说了人类的无理性,发动了人类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被西方世界誉为"心灵世界的哥伦布"、"精神领域的达尔文",被列为19世纪三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弗洛伊德的著作横跨半个世纪,对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大众心理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作者生平】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1939年)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研究》、《梦的解析》、《性欲三论》、《论无意识》、《自我与本我》、《焦虑问题》、《自我和防御机制》。其中《梦的解析》和《性爱三论》是其支柱性著作,前者通过对梦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自身的探究幅度,后者将作者自己对世界的基本看法总结为"性"这个基本观点,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五部分 第92节:《梦的解析》:心灵炸弹(2) 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捷克一个犹太人的家庭,1873年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与精神病学家布洛伊尔合作,用催眠术医治并研究歇斯底里病;1895年后改用自己独创的精神分析法治疗歇斯底里病。 弗洛伊德博学多才,有很高的文化素养,精通古典文学,喜欢诗歌与雕塑,对绘画与建筑也有兴趣。弗洛伊德还喜欢收集文物古器,特别是那些希腊、埃及的古董,这让他从中获得了对美的享受。他对历史尤其感兴趣,最崇拜的英雄是汉尼拔和拿破仑,因为他们激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弗洛伊德生活简朴,他厌恶把生活复杂化,据说他一共只有三套衣服、三双鞋子、三套内衣,在外出旅游的时候,他的行礼简单到无法削减的程度。 弗洛伊德终生从事著作和临床治疗。他的思想极为深刻,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是精神分析的内容极其丰富的根源。弗洛伊德的著作横跨半个世纪,几乎渗透所有人文领域,对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大众心理学产生了尤其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弗洛伊德于1886年与深爱的玛莎结婚,生有三子三女,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1939年9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终年83岁。 【原文精髓】 梦是愿望的满足 当一个人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终于爬上一个视界辽阔的空旷地,而眼前展现出的是伸向不同方向的康庄大道,他最好是停下来,好好地想一想,下一步该选择什么方向。同样地,我们现在在学习释梦的途中,此时也该做这份功夫。如今,我们正发现那乍现的曙光。梦,它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也不是一部分意识昏睡、而只有少部分乍睡少醒的产物。它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梦是愿望的满足。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它是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的产物。 ……我们已发现梦是愿望的达成,下一步骤就在决定,这是否为所有梦的共同特征呢?或者那只是刚刚一个我们分析过的梦的特殊内容。因为甚至我们已经得出"所有的梦均有其意义与精神价值"的结论,我们仍需考虑"每一个梦的意义并非都相同"的可能性。我们所考虑过的第一个梦是愿望的达成,但很可能第二个梦是一种隐忧的发觉,而第三个梦却是一种自我检讨,而第四个梦竟只是回忆的唤醒。是不是除了愿望达成以外,还有别种梦呢?或难道只有这一种梦呢? 梦所代表的"愿望达成"往往是毫无掩饰、极为明显的,以致反而使人觉得奇怪,为什么梦会到最近才开始为人了解。有些梦,我经常可以以实验手法,随心所欲地引出来。譬如,如果我当天晚上吃了咸菜或其他很咸的食物,那么晚上我会渴得醒过来。但在这"醒过来"之前,往往先有一个同样内容的梦——我在喝水,我正喝着大碗的水,那滋味就有如干裂了的喉头饮入了清凉彻骨的冰水一般地可口。然后我惊醒了,而发觉我确实想喝水。这个梦的原因就是我醒来后所感到的渴。由这种感觉引起喝水的愿望,而梦告诉了我它已使这愿望达成,因此它确有其功能,而其本质我不久即会提到。我平时睡眠极好,不易被身体的需求所扰醒;如果我能用这喝水的梦来缓和我的渴,我就可以不用渴得醒过来。它就是如此一种"方便的梦",梦就如此取代了动作。然而,很不幸地,饮水止渴的需求,却无法像我对M医师、奥图等报复的渴望一般,用梦就能满足,但其动机是一样的。不久前,我有一个与这稍微有点不同的梦,这次我在上床前,就已觉得口渴,而把我床头旁小几上的开水整杯喝光再去睡觉。但到了深夜,我又因口渴而不舒服,如果要再喝水,势必要起床,走到我太太床边的小几上拿茶杯不胜麻烦。因此,我就梦见我太太由一瓮子内取水给我喝。这瓮子是我以前从意大利西部古邦Etrusia所买回来收藏的骨灰坛。然而,那水喝起来是那么样的咸(可能是内含骨灰吧),以致我不得不惊醒过来。梦就是这般地善解人意。由于愿望的达成是梦惟一的目标,其内容很可能是完全自私的。事实上,贪图安适是很难与体贴别人不冲突的。梦见骨灰坛很可能又是一次愿望的达成,很遗憾我未能再拥有那坛,就像那放在我太太床侧的茶杯一样,我现拿不到了。而且,这坛子很适合我梦中的咸味,也因此才能促使我惊醒。 第五部分 第93节:《梦的解析》:心灵炸弹(3) 在我年轻时,这种"方便的梦"经常发生。当时,我经常工作到深夜,早上起床对我而言成了一件要命的差事。因此清晨时,我经常梦到我已起床在梳洗,而不再以未能起床而焦念,也因此我能继续酣睡。一个与我同样贪睡的医院同事也有过同样的梦,而且他的梦显得更荒谬、更有趣。他租了一间离医院不远的房间,每天清晨在一定的时刻女房东就会叫他起床。有天早上,这家伙睡得正甜时,那房东又来敲门:"裴皮先生,起床吧!该上医院去了。"于是,他做了一个如下的梦:他正躺在医院某个病房的床上,有张病历表挂在他头上,上面写着"裴皮·M,医科学生,22岁",于是他一翻身又睡着了。事后,他坦白承认这梦的动机无非是贪睡罢了! …… 在一些健康人的身上,我也很容易地收集了一些"愿望达成"的梦。一位深悉我的梦的理论的朋友,曾解释这些理论给他太太听。有一天他告诉我:"我太太昨晚做梦说是她的月经又快来了,而这意思你大概很清楚吧!"当然,我很清楚当一个年轻太太梦见她月经快来时,其实是月经停了。我可以想像,她实在还很想再能自由一段日子,而不受生下子女后的负荷。另一位朋友写信告诉我,他太太最近曾梦见上衣沾满了乳汁,这其实也是怀孕的前兆。但这并非他们的头一胎,而是这年轻的妈妈,心里多么盼望,这即将诞生的第二胎比第一胎有更多的乳汁吃。 一位年轻女人由于终年在隔离病房内,照顾她那患传染病的小孩,而很久未能参加社交活动。她曾做了个梦,梦见她儿子康复,她与道岱特、鲍格特、普雷弗特以及其他作家在一起,这些人均对她十分友善亲切。在梦里,这些人的面貌完全与她所收藏的画像一样。普雷弗特,这人的容貌,她并不熟悉,但看来就像那好久以来第一个从外界进到这病房来做消毒工作的人。很明显地,这梦可以解释为:"此后将不再是枯燥的看护工作而已,快乐的日子即将来临了!" 看来这些收集已足以显示出,梦无论是如何地复杂,大部分均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而且甚至内容往往是毫不隐饰即可看出的。大部分,它们多是简短的梦,而与那些使释梦者需要特别花脑筋研究的复杂梦象,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只要你肯对这些最简短的梦再做一番探讨,你会发现那实在是非常值得的。我以为,小孩子由于心灵活动较成人单纯,所以所做的梦多为单纯一点的。而且根据我的经验,就像我们研究低等动物的构造发育,以了解高等动物的构造一样,我们应该可以多多探讨儿童心理学,以了解成人的心理。然而,很遗憾地,迄今很少有识之士能利用小儿心理的研究达到这目的。 小孩子的梦,往往是很简单的愿望达成,也因此比起成人的梦来得枯燥,然而它们虽产生不了什么大问题,但却提供了我们无价的证明——梦的本质是愿望的达成。我曾经由我自己的儿女收集了不少如此的梦。 …… 我的女儿3岁零3个月时,对奥斯湖的迷人风光所做的梦,也是同样的妙。这小家伙,我们第一次带她游湖时,也许是因为逛得太快就登岸而不过瘾,她竟吵着不上岸而大哭大闹。次晨,她告诉我:"昨晚我梦见在湖上徜徉。"但愿这梦中的游湖会使她更满足吧! 我的大儿子8岁时,就已经做过实现幻想的梦。他在兴致勃勃地看完他姐姐送给他的希腊神话的当晚,就梦见与阿基利斯一起坐在达欧密地斯所驾的战车上驰骋疆场。 如果我们能把小儿的梦呓也算在梦的领域内的话,我就把底下这段当作我最早的收集材料。当我最小的女儿,只有19个月大时,有一个早上,吐得很厉害,以致整天都不给她进食。而当晚,我就听到她口齿不清的梦呓:"安娜·弗(洛)伊德,草莓……野(草)莓,(火)腿煎(蛋)卷、面包粥……"她这样子用她自己的名字一一引出她所要的东西,而这些均为她最喜欢吃的东西,而这些也均为目前健康上所不容许的,而且护士也曾再三叮咛不准吃这些含有过多养分的食物。因此,她就在梦中发泄了她的不满。 第五部分 第94节:《梦的解析》:心灵炸弹(4) 当我们说小孩因为没有性欲所以快乐时,我们可别忽略,小孩也有极多的失望、弃绝以及梦的刺激是由其他的生命冲动所引起的。这儿有另一个例证。我的侄儿,当他22个月大时,在我生日那天,人家叫他向我祝福生日快乐并且送给我一小篮子的樱桃(当时樱桃产量极少,极为稀贵),他似乎不太情愿,口中一直重复地说"这里头放着樱桃",而一直不愿将那小篮子脱手。然而,他仍懂得如何不使自己吃亏,其中妙法是这样的:他本来每天早上均习惯地告诉她妈妈,他梦见他一度在街上羡慕的一个穿白色军袍的军官又来找他,但在不情愿地给了我那篮樱桃以后的隔天,他醒来后高兴地宣称"那个军官把所有的樱桃都吃光了"。 至于动物究竟做些什么梦,我可无从知道。但我却记得一个学生曾告诉我一个谚语:"鹅梦见什么?"回答是:"玉蜀黍。"(著者注:费连奇曾记载过匈牙利谚语:"猪梦见什么?""粟。")梦是愿望的达成的整套理论,也几乎概括于这两句话中。 现在我们仅仅利用很浅显的话,就已可以简单地看出梦里所隐藏的真意。诚然,格言智笺中对梦不乏讽刺轻蔑之语,正如科学家们"梦有如气泡一般"的说法,但就口语来说,梦实在是非常美妙的"愿望的达成"。当我们一旦发现事实出乎意料而兴奋时,我们不是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就是在我最荒唐的梦中,我也不敢做如是想"吗? 三个典型的梦 一般而言,如果别人不供给我们一些他的梦中所隐含的意念想法的话,我们就无从对他的梦做一合理的解释,也因此而使得我们的释梦方法大受限制。但与这一种特具个人色彩、鲜为外人所能了解的梦相对照,另有一些例子却几乎是每个人都有过的同样内容、同样意义的梦。由于这种"典型的梦",不论梦者是谁,它几乎都来自同样的来源,所以这类梦的研究特别适合我们对梦的来源所做的探讨,也因此我拟在这章专文讨论它。 …… 1、尴尬——赤身裸体的梦 梦见在陌生人面前赤身裸体或穿得很少,有时也可能并不引起梦者的尴尬羞惭。但我们目前所认为较有探讨价值的是那些使梦者因此而尴尬、想逃避,但却发觉无法改变这窘态的梦。只有具有这些因素的赤身裸体的梦,才属于本章所谓"典型的梦",否则其内容的核心可能又包含其他各种关系,或因人而异的特征。这种梦的要点就是:"梦者因梦而感痛苦羞惭,并且急于以运动的方式遮掩其窘态,但却无能为力。" 我相信大部分的读者都曾经有过这一类的梦吧! 暴露的程度与样子大多相当模糊,可能梦者会说:"当时穿着内衣。"但其实这并非十分清楚。大多数情形下,梦者对袒裸的叙述均以一种较模糊的方式表示——"我穿着内衣或衬裙",而通常,所叙述的这种衣服单薄的程度并不足以引起梦中那么深的羞惭。一个军人,通常梦见自己不按军规着装,便代替了这种"裸体"的程度,"我走在街上,忘了佩带,军官向着我走来……"或是"我没戴领章",或是"我穿着一条老百姓的裤子"等等。 在梦中被人看见而不好意思的对象大多是一种陌生面孔,而无一定的特点,并且在"典型的梦"里,梦者多半不会因自己所羞惭尴尬的这件事而受外人的指责。相反地,那些外人都呈现漠不关心的样子,或者,就像我所注意过的一个梦中,那人是一副僵硬不苟的表情,而这更值得我们好好回味其中蕴味。 "梦者的尴尬"与"外人的漠不关心"正构成了梦中的矛盾。以梦者本身的感觉,其实外人多少应该会惊讶地投以一眼,或讥笑他几句,甚或驳斥他,关于这种矛盾的解释,我认为可能外人憎恶的表情由于梦中"愿望达成"的作祟而予以取代,但梦者本身的尴尬却可能因某些理由而保留下来。对于这类只部分内容被"愿望达成"所改装的梦,我们仍未能完全了解。基于这种类似的题材,安徒生写出了那有名的童话《皇帝的新衣》,而最近又由福尔达以诗人的手笔写出类似的《护符》。在安徒生童话里,有两个骗子为皇帝编织一种号称只能被天神和诚实的人所看到的新衣。于是皇帝就信以为真地穿上这件自己都看不见的衣服,而由于这纯属虚构的衣服变成了人心的试金石,于是人们也都害怕得只好装作并没发现到皇上的赤身露体。 第五部分 第95节:《梦的解析》:心灵炸弹(5) 然而,这就是我们梦中的真实写照。我们可以如此地假设:这看来无法理解的梦的内容却可由这不着衣服的情境而导致记忆中的某种境遇,只不过是这境遇已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而用作另一其他的用途。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由"续发精神系统"在意识状态下如何将梦内容予以"曲解",并且由这因素决定了所产生的梦的最后形式。还有,就是在"强迫观念"、恐惧症的形成过程,这种"曲解"也扮了一大角色。甚至,我们还可能指出这释梦的材料取自何处。"梦"就有如那骗子,"梦者"本身就是那国王,而有问题的"事实"就因道德的驱使而被出卖,这也就是梦中的"隐意"——被禁制的愿望,受潜抑的牺牲品。由我对"心理治疗"病人所做的梦分析,使我发现梦者童年时的记忆在梦中的确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在童年时,我们才会有那种穿戴很少地置身于亲戚、陌生的保姆、佣人和客人之前,而丝毫不感羞惭的经验。在有些年长些的孩子们,我们发现,他们被脱下衣服时,非但没有不好意思,反而感到兴奋地大笑、跳来跳去、拍打自己的身体,而母亲或在场的其他人总要斥责几句:"嘿!你还不害臊——不要再这样了!"小孩总是有种展示他们自己于人前的愿望,我们随便走过哪个村庄,总可以碰到两三岁的小孩子在你面前卷起他(她)的裙子或敞开的衣服,很可能他们还是以此向你致敬呢!我有一位病人仍清楚地记得,他8岁时脱衣上床后,吵着要只套上衬衣就跑入他妹妹房间内跳舞,但却被佣人所禁止了。心理症病人童年时,曾在异性小孩面前暴露自己肉体的记忆确实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患妄想病的病人,常在他脱衣时有种被人窥视的妄想,这也可以直接归自于童年的这种经验,其他性变态的病人中,也有一部分由这种童年冲动的加强引起所谓的"暴露症"。 童年期的这段天真无邪的日子,在日后回忆起来,总令人兴起"当时有如身在天堂"之感,而天堂其实就是每个人童年一大堆幻想的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在这天堂里总是赤身露体而不羞惭,而一旦达到了羞恶之心开始产生的时候,我们便被逐出这天堂的幻境,于是才有性生活与文化的发展。此后惟有每天晚上借着梦境我们才能重温这天堂的日子,我们曾推测最早的童年期(由不复记忆的日子开始至3岁为止)的印象,皆为各遂其欲的产物,因此这印象的复现即为愿望的达成。因此,赤身露体的梦即为"暴露梦"。 "暴露梦"的核心人物,往往是"梦者目前的自己",而非童年的影像。而且由于日后种种穿衣的情境以及梦中"检查制度"的作用,以致梦中往往并非全裸,而呈现"一种衣冠不整的样子",然后再加上"一个使他引起羞惭的旁观者"。在我所收集的这类梦中,从不曾发现这梦中的旁观者,正好是童年暴露时的真实旁观者的复现。毕竟,梦境并不是单纯的一种追忆而已。很奇怪地,这些童年时"性"兴趣的对象也并不复现于梦,"歇斯底里症"以及"强迫性心理症"。而唯独"妄想症"仍保留这旁观者的影像,并且虽看不见"他",但病人本身却荒唐地深信"他"冥冥中仍暗伺于左右。 在梦中这类旁观者多半为一些并不太注意梦者尴尬场面的"陌生人"所取代,这其实就是对梦者所欲暴露于其关系深切者的一种"反愿望"。一些"陌生人"有时在梦中还另有其他涵义。就"反愿望"而言,它总是代表一种秘密。我们甚至可以看出,在妄想症所产生的"旧事复现"也合于这种"反面倾向"。而且梦中绝不会只是梦者单纯一人,他一定被人所窥伺,而这些人却是"一些陌生的、奇怪的、影像模糊的人"。 并且,"潜抑作用"也在这种"暴露梦"里插了一脚,由于那些为"审查制度"所不容许的暴露镜头均无法清楚地呈现于梦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梦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完全是由于"续发心理步骤"所产生的反应,而惟一避免这种不愉快的办法,就是尽量不要使那情景重演。 2、亲友之死的梦 另一系列称为"典型的梦",其内容均为至亲的人之死,如父母,兄弟、姐妹或儿女的死亡……在梦中梦者确实想像到亲友的死亡,而引起悲痛的情绪。这显示出,就像内容所指的,梦者确有希冀那位亲友死亡的愿望,然而,由于这种说法势必引起曾有过这类梦的读者们的反驳,我将尽可能以最令人心服的理由来说明之。 第五部分 第96节:《梦的解析》:心灵炸弹(6) 我们曾经举过一个梦例以证明梦中所达成的愿望并不一定是目前的愿望,它们可能是过去的,已放弃的,或已受潜抑而深藏的愿望,而我们也绝不能因它曾复现于梦中,即认为这愿望仍旧继续存在。然而,它们并非完全消逝,并非像我们一般人死了就完全归于虚无一般。它们倒有点像《奥德赛》中的那些魅影,一旦喝了人血又可还魂的。那梦见孩子死于盒子内的例子就包含了一个15年前存在的愿望,而当时梦者也坦承其存在,而且——这也许是重要的梦理论的观念——有关梦者最早的童年回忆即来自这愿望的存在。当这梦者仍是一个小孩时,她听人家说,她母亲在怀她这一胎时,曾发生过严重的情绪上的忧郁症,而曾拼命地盼望这孩子会胎死腹中。等到她长大了,自己有了身孕,她只不过是又依样画葫芦地形成了如此的梦。任何人如果曾经梦见他父母、兄弟或姐妹死亡而悲恸,我并不认为这就证明他们"现在"仍旧希冀家人的死亡。而释梦的理论,事实上也不需要有这种证明,它只是申言,这种梦者必定在其一生的某一段时间甚或童年时,曾有过如此的希冀。 …… 对小孩子而言,他们并未意念到死前痛苦的景象,因此"死"与"离开了"对他们只是同样的"不再打扰其他还活着的人们"。他们分不清这个人不在,是由于"距离"或"关系疏远"或是"死亡"。如果,在小孩最早的年岁时,一个保姆被开除了,而过不了多久母亲死了,那么我们由分析往往可以发现,这两个经验在其记忆中即形成一个串联,其他尚有一个需要了解的事实是小孩往往并不会强烈地思念某位离开的人,而这常常使一些不了解的母亲大感伤心。但其实,如果她果真一去不回地进入幽冥之境,那么她才会了解小孩只是最初看来似乎忘了她,但渐渐地他们便会开始记起死去的亡母而哀悼的。 因此,小孩子们只是由希冀消除另一小孩的存在,而将这愿望冠以死亡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由死亡愿望的梦所引发的心理反应证明出,不管其内容有多大不同,梦中所代表的小孩的愿望与成人的愿望是相同的。 然而,如果我们对小孩梦见其兄弟之死解释为童稚的自我中心使他视兄弟为对手所致,那么,对于父母之死的梦又如何用这种说法来解释呢?父母爱我、育我,而竟以这种极自我中心的理由来做如此的愿望吗? 对这难题的解决,我们可以由某些线索着眼——大部分的"父母之死的梦"都是梦见与梦者同性的双亲之一的死亡,因此男人梦见父亲之死,女人梦见母亲之死,当然,我并非认为这永远是如此地发生,但大部分情形均为如此,以致我们需要以具有一般意义的因素加以解释。一般而言,童年时"性"的选择爱好引起了男儿视父亲、女儿视母亲有如情敌,而惟有除去他(她)们才能遂其所欲。 …… 我将提出的是有关《俄狄浦斯王》的逸闻,也就是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与王后伊俄卡斯达所生的儿子,由于神谕在他未出生即已预言他长大后会杀父,所以一生下来,即被抛弃于野外,但他却被邻国国王所收养,而成了该国王子,直到他后来因自己出身不明而去求神谕时,因为神谕告诉他,他命中注定杀父娶母而警告他远离家乡,他才决定离开这国度,但就在这离家的路上,他碰到了拉伊俄斯王,而由于一个突然的争吵,他将这身份未晓的父王打死了。他到了底比斯,在这儿他答出了挡路的斯芬克斯(希腊神话之人面狮身怪物)之谜,而被感激的国民拥戴为王,同时娶了伊俄卡斯达为妻。他在位期间国泰民安,并与他所不认识的生母生下了一男二女,直到最后底比斯发生了一场大瘟疫,而使得国民再度去求神谕,这时所得的回答是只要能将谋杀先王拉伊俄斯的凶手逐出国度即可停止这场浩劫,但凶手在何处呢?这好久以前的罪犯又从何找起呢?而这部悲剧主要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地(就像精神分析的工作一样)慢慢引出最后的残酷真相——俄狄浦斯王就是杀死拉伊俄斯的凶手,并且更糟的是他本身竟是死者与其妻所生的儿子。为这本身糊里糊涂所干出来的滔天大祸而震骇的俄狄浦斯终于步入最悲惨的结局——自己弄瞎了眼,而离开其家乡之国,完全符合了神谕的预言。 第五部分 第97节:《梦的解析》:心灵炸弹(7)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命运的悲剧,天神意志的无比强大和人类面对厄运时的无力反抗相对照构成其悲剧性。而观众由此所深受感动的恐怕就是这人力的渺小和神力的可怕吧!近代作家也就因而纷纷地以他们自己构思的故事来表达这类似的冲突,以达到同样的悲剧效果。然而观众们却似乎对这些作品中无法扭转命运而牺牲的可怜角色并不投以类似程度的感动。就这方面而言,近代的悲剧是失败了。 因此如果说俄狄浦斯王这部戏剧能使现代的观众或读者产生与当时希腊人同样的感动,那么惟一可能的解释是,这希腊悲剧的效果并不在于命运与人类意志的冲突,而特别在于这冲突的情节中所显示出的某种特质。在《俄狄浦斯王》里,命运的震撼力必定是由于我们内在也有某种呼声的存在而引起的共鸣,也因此使我们批评《女祖先》等近代的命运悲剧作品为缺乏真实感。的确,在俄狄浦斯王的故事里,是可以找到我们的心声的,他的命运之所以会感动我们,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命运也是同样地可怜,因为在我们尚未出生以前,神谕就已经将最毒的咒语加于我们一生了。很可能地,我们早就注定第一个性冲动的对象是自己的母亲,而第一个仇恨暴力的对象却是自己的父亲,同时我们的梦也使我们相信这样的话。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就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我们童年时期的愿望的达成。但我们较他更幸运的是,我们并未变成心理症,而能成功地将对母亲的性冲动逐次收回,并且渐渐忘掉对父亲的嫉妒心。我们就这样子,由儿童时期愿望达成的对象身上收回了这些原始愿望,而尽其所能地予以潜抑。一旦文学家由于人性的探究而发掘出俄狄浦斯的罪恶时,他使我们看到了内在的自我,而发觉尽管受到压抑,这些愿望仍旧存在于心底。 …… 3、考试的梦 每一个在学校通过期末大考而顺利升级的人,总是抱怨他们常做一种噩梦,梦见自己考场失败,或者甚至他必须重修某一科目,而对已得到大学学位的人,这种"典型的梦"又为另一形式的梦所取代,他往往梦见自己未能获得博士学位,而另一方面,他在梦中却仍清楚地记得自己早已工作多年,早已步入大学教席之列,或早已是律师界的资深人物,焉有未能得到学位之理,因此使梦者倍感不解,这就有如我们小孩子时,为自己的劣行而遭受处罚一样,这是由我们学生时代的这种苦难日子要命的考试所带来的记忆的复现,同样地,心理症的"考试焦虑"也因这种幼稚的恐惧而加深。然而,一旦学生时代过去以后,再不是父母或教师来惩罚我们,以后的日子,乃为毫无通融的因果律所支配,但每当我们自觉某件事做错了,或疏忽了,或未尽本分时,我们便再梦见这些令自己曾经紧张的入学考试或博士学位的考试…… 对"考试的梦"做更进一步研究,我拟举出一位同事在一次科学性的讨论会所发表的有关这方面的心得。照他的经验看来,他认为这种梦只发生在顺利通过考试的人,而对那些考场的失败者,这种梦是不会发生的。由种种事实证明,使我深信"考试的焦虑梦"只发生于梦者隔天即将从事某种可能有风险而必须负责任的"大事"。而梦中所追忆的必是一些过去梦者会花费甚大心血、而后由其结果看出这只是杞人之忧的经验。这样的梦能使梦者充分意识到梦内容在醒觉状态下受了多大的误解,而梦中的抗议——"但,我早就已是一个博士了"等等均为事实对梦的一种安慰。因此,其用意不难用以下的话一语道破:"不要为明天担心吧!想想当年你要参加大考前的紧张吧!你还不是空自紧张一番,而事实上却毫无问题地拿到你的博士学位吗?"然而,梦中的焦虑却是来自于做梦当天所遗留下来的某些经验的。 就我自己以及他人有关这方面的梦,解析起来虽非百分之百,但大多有利于这种说法。譬如说,我曾未能通过法医学的考试,但我却从不曾梦及此事,相反,对于植物学、动物学、化学,我虽曾大伤脑筋,但却由于老师的宽厚而从未发生问题,而在梦中,我却常重温这些科目考试的风险。我也常梦见又参加历史考试,而这是我当年一直考得很不错的科目,但是我必须承认一件事实——这大多是由于当时的历史老师(在另外的一个梦里,他成了一个独眼的善人),从不曾漏看了一件事,那就是我在交回的考卷上,往往在较没有把握的题目上用指甲划叉,以暗示他对这问题不要太苛求。我有一位病人,他曾在大考时缺席,而后补考通过,但却在公务员国家考试失败了,以致迄今未能为政府录用,他告诉我,他常梦见前一种考试,但后一种考试却从不曾出现于梦中。 第五部分 第98节:《梦的解析》:心灵炸弹(8) 史特喀尔是第一位解析"考试梦"的人,他指出这种梦一概是影射着性经验与性成熟,而以我的经验而言,这种说法是屡试不爽的。 梦中的情感 史笛克的精细观察使我们注意到梦中的感情和梦的内容不同,它们在醒后不会那么容易就被忘掉。"在梦中如果我害怕强盗,当然这强盗只是想像的,不过那害怕却是真实的。"在梦中如果我感到高兴,这也是一样。由感觉知道,梦中所经验到的感情和清醒时刻具有相同强度的经验相比,是毫不逊色的;而梦确实以更大的精力要求把其感情包括进真实的精神经验中。但在清醒时刻中我们却不能把它这样包括在内,因为除非和某个观念联结在一起,我们是无法对感情加以精神上的评价。而如果感情和观念的性质与强度不能相配合,那么这清醒时刻的判断力就处在混乱的状态下了。 我们常常梦得奇怪,梦中的概念内容并不伴随着感情。史特林姆贝尔曾宣称梦中的意念是不具有精神价值的。但梦中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情况,即一些看来是平淡的事件,不过却会引起强烈的感情激动。因此,梦中我也许处在一个可怕,危险及厌恶的情况但并不以为忤或感到恐惧;反而对一些无害的事却感到害怕,或者对一些幼稚的事觉得得意非凡。 不过这梦中生活之谜在了解其隐意之后却很快地消逝了——比其他的更彻底。所以我们不必再为这谜伤脑筋,因为这么一来,它就不再存在了。分析的结果显示出意念的材料会被置换以及取代,而感情却维持原状不变。所以对这现象我们不应再感到惊奇,因为意念的材料经过改装之后当然和那未曾改变的结果不再相符合,并且透过分析能把适当的材料放回原来的地位,也是不足为奇的。 在一个遭受审查制度影响和阻抗的精神情意综内,感情是最不受到影响的,单单这点,我们就可以获得如何填补那遗漏思潮的指向。对心理症病患来说,这要比梦来得更明确。因为它们的感情是适当的,至少就其质而言,虽然其强度会因为神经质注意力的置换而加以夸大。如果一位歇斯底里病人惊诧于自己对一些琐细无聊的事情害怕,或一位患强迫性思想症的病患为了自己对一些不存在的事实感到困扰以及自责而大感惊奇,那么他们都是迷失了方向的,因为他们把这些意念——即那些琐事,或者不存在的事实——当作是重要的;所以他们的挣扎也是不成功的,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意念是他们思想活动的起点(即病根所在)。精神分析能使他们回归正途,让他们体认这些感情是应当的,并且将那些属于它的意念找出来(已经受到潜抑,并为一些替代品所置换)。这一切的前提是,感情和那些意念内容之间并不具有那些我们视为当然的器质性连接,而这两个分离的整体不过是勉强凑合在一起,故在分析后就能相互分离。由梦解析的经验看来,事实确是这样的。 …… 对梦中的爱情,我有另外一些话要补充——由另一个观点看,睡眠者脑海中的某一统辖的元素造成我们所谓的"情绪"——或者是某种感情的倾向——而这对他的梦会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情绪可能根源于他前一天的经验或思想,或者是依据记忆,不管怎样,它都是伴随的适当的思想串列。不管梦思想的理念是决定了感情,或者是感情决定梦思想的理念,对梦的建架来说都是没有分别的。二者都预示梦的建架是受到愿望达成的影响,并且都是由愿望取得其心灵的动力。这实际存在的情绪和梦中产生的情感是得到同样看待的。即有时会被忽视,有时会用来作为愿望达成的新解析。睡眠中的不安情绪可以是梦的原动力,因为它引起那活力勃勃的愿望,这正是梦所要满足的。情绪所附着的材料于是被加以运作直至能够表达其愿望达成为止。而这不安情绪在梦思想中如果愈是强烈和占优势,那么愈被强烈压抑的愿望冲动就会乘机潜入梦中:因为既然不愉快已经存在(否则它们需要制造出来),所以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了——即使自己潜入梦中的工作。这是我们又再碰见焦虑的梦的问题,后面将表明这是梦活动的边缘例子。 第五部分 第99节:《梦的解析》:心灵炸弹(9) 潜意识和意识 …… 如果更仔细地想一下,那么将会发现前章的心理讨论使我们假定有两种激动的程序或者解除的方式,而不是两个靠近装置运动端的系统。但这对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我们如果发现一些更恰当以及更靠近那我们所不知的真理的事实时,我们必须随时把以前的概念架构加以改变。所以让我们来改正一些错误的观念(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系统很简明地当作是精神装置的两个位置)——如"潜抑"与"突破"中所蕴含的这些错误观念的痕迹。所以当我们说某个潜意识思想寻找机会进入前意识,然后突破而入意识界的时候,我们脑海中所想的并不是在新的地方形成新的思想(像副本由原本复印出来,两本共同存在的情形),而那个突破入意识的概念也并不指位置的改变。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说前意识的思想被潜抑或由潜意识所驱逐而加以取代。这些意象(借用争夺一片工地的观念)很容易使我们认为某个地点的精神集合真的消逝,而以另一个新据点的集合来代替。现在让我们用一些和现实更接近的东西来替代此种类比:某些特殊的集合具有潜能,可以再增加,也可以减少,因此这结构就能够受到某特殊机构的控制或者脱离之。在这里我们用一种动力学的观念来取代前述的区域性理论,即我们认为可更动的不是精神构造本身,而是它的"神经分布"。 …… 到现在为止,我们只是靠自己的摸索来发展我们的心理学。接下来我们应该考虑那些盛行于现代心理学的定律,并且检查它们和我们假说间的关系。利普士在他那有影响力的文章中曾表示,就心理学来说,潜意识问题比较不是心理学上的问题。只要心理学家漠视此问题,认为"精神"指的是"意识",而潜意识的精神程序则是明显的"无意义",那么医生对不正常精神状态的观察则不可能用心理学去评价。医师和哲学家只有互相承认所谓"潜意识的精神程序是一个确定的事实"后才有可能合在一块。如果有人对医生说"意识是所谓精神不可缺少的特征",那么他只好耸耸肩膀,不过如果他对这些哲学家的话仍然具有足够的信心时,他也许可以这么假定,我们和科学上所追究的并非是同样的问题。因为是对心理症病人精神生活有一点了解或者是对梦做一个分析一定能使任何人产生很深刻的印象,即那些最繁杂以及最合理的理想程序——并且无疑是对精神程序——能够在不引起意识的注意时而产生。当然,这是真的:医生只有在那能够交流和被观察的意识界中形成某种影响之后,才能够学到潜意识的程序。但在这意识呈现的结果也许是个和潜意识不一样的精神特征,以至于内在知觉无法辨别乙乃甲的取代物。医生们必须自在地借着潜意识程序对意识的影响,以"推论"的方式继续深入了解。借着此种方法,他发现意识效果只是潜意识的一个遥远的(即次要的)精神产物,而后者不单单是以此种方式呈现在意识界,而且它的出现与运作常常为意识所不知。 我们必须放弃这种高估的想法,即意识乃是真正了解精神事件不可或缺的基本。就像利普士所曾说过的,潜意识是精神生活的一般性基础,潜意识是较大圆圈,它包括了"意识"这小圆圈;每一个意识都具有一个潜意识的原始阶段;而潜意识也许停留在那阶段上,不过却具有完全的精神功能。潜意识是真正的"精神实质"。对于它的内在性质,正像外部世界的现实一样对我们是未知的,而它经由意识和我们交往,就和我们的感觉器官对外在世界的观察一样不完备。 当我们舍弃了意识生活与梦生活之间的对立,以及将潜意识放在它应占据的地位时,许多早期作者有关梦的重要问题都失去了意义。因此许多使我们惊奇的在梦中成功呈现的活动不再被认为是梦的产物,而是属于潜意识的思想——它在白天的活动并不少于晚间的。如果像歇尔奈尔所说的那样,梦只是玩弄着一些身体的象征性表现,那么我们知道,这些表现是某些特定潜意识幻想的产物(这也许源于性的冲动)。它们不但表现于梦中,并且呈现在其他歇斯底里性恐怖和别的症状上。如果梦中继续进行着白天的活动,完成它,并且带来具有价值的新观念,那么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将梦的伪装撕除。此伪装是梦运作和心灵深处不知名力量协助下的产物(如Tartini奏鸣曲之梦中的魔鬼),其理智上的成就和白天产生同样结果的精神力量是完全相同的。即使在理智以及艺术的产物上,我们也许亦倾向于过分的强调意识的部分。由某些生产特别旺盛的作家报告看来,如歌德和荷尔姆赫兹,他们创造中的那新的以及重要的部分是整体地呈现在脑海中,而不是经过一番思考的。当然在别种情况下(需要每个理智成分的专注时),意识活动亦有部分的贡献。这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但不管何处,只要意识参加,它就将其他的活动遮盖起来,这是它滥用了的特权呀! 第五部分 第100节:《梦的解析》:心灵炸弹(10) 把梦的历史性意义以一个独立的题目来讨论似乎是不值得的。譬如说,也许一个梦促使某个领袖去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它或许改造了历史。那么只有在认为梦是一种神秘力量,并且和常见的精神力量不同时,才会产生此问题。如果把梦视为在白天遭受阻抗的冲动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晚间被心灵深处的激动来源所加强),那么这问题也就消逝无踪了。古人对梦的尊崇都是基于一种正确的心理认识,这是对人类心灵中不可控制以及无法摧毁的力量的崇拜——那个产生梦愿望的"魔鬼"以及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运作的力量。 …… 由精神病理学构造以及此类的第一成员(梦)的分析所得的新发现乃是潜意识——属于精神的——是两个不同系统的功能组合。正常人如此,病态的人也一样。因此就有两种潜意识,迄今仍未为心理学家们所分辨。由心理学上的用法来说,它们都是潜意识的,但从我们的观点看来,其中一个被称为潜意识,是无法进入意识层的,而另一个我们称为前意识,因为其激动——在满足某些规定,或者经过审查制度的考核之后——能够到达意识界。关于此激动到达前必须经过连串固定机构(我们可以由审查制度所产生的改变看出它们的存在)的事实,使我能够以一种空间的类比来描述它们。在前面,我们已经描述过这两个系统的相互关系,即前意识立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像一道筛子。前意识不但阻隔了潜意识和意识的交通,并且控制随意运动的力量,负责那能变动的潜能的分布——其中一部分所谓的"注意力"是我们所熟悉的。 …… 意识的感觉器官对于那数量可以变更的潜能调节造成过强潜能的价值,可以由下面的事实表露出来,即产生一些新的性质,因此带来一些新的调节。这些造成人类优于动物的原因。思想程序本身是不具有任何性质的,除了伴随着愉快或痛苦激动。我们知道必须加以某些限制,因为它们可以打扰思想。为了要使思想程序具有一定性质,在人类来说,它们必须和文字记忆相关联——其剩余的性质足以吸引意识的注意因而从意识赋予思想程序一种新的、可更迁的潜能。 只有借着对歇斯底里症的思想程序加以分析,我们才能了解意识问题的多面性。由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印象,即由前意识潜能移形到意识时亦有个类似于潜意识与前意识之间的审查制度。同样,这个审查制度亦透过某个数量的限制后才发生作用,因此不强烈的思想构造就逃离它的控制,我们可以在心理症状中找到许多不同的例子。这些例子显示出某个思想为何不能进入意识,或者为何能在某种限制下挣扎进入意识。这些例子都指出审查制度和意识之间的密切以及彼此相反的关系。 …… 在判断人类性格的实际用途上,一个人的行为和实际表达出来的意见就足够作为参考了,尤其行为更应该是第一个被考虑而且是最重要的。因为许多进入意识层的冲动在未付诸行动前就被精神生活的真正力量中和掉了。事实上,这些冲动在进行时常常不会遇到什么阻碍,因为潜意识确定它们在某个阶段中必定会被删除。不管怎样,由这些我们美德骄傲生长着的(经过极其仔细地耕耘的)土地上学习,是有益的。因为复杂的人类性格——被动力向各方向推动——很少像古老道德哲学上所提的简单二分法。 那么梦是否能预示将来呢?这问题当然并不成立,倒不如说梦提供我们过去的经验。因为由每个角度来看梦都是源于过去,而古老的信念认为可以预示未来,亦并非全然毫无真理。以愿望达成来表现的梦当然预示我们期望的将来,但是这个将来(梦者梦见是现在)却被他那不可摧毁的愿望模塑成和过去的完全一样。 【名家点评】 最有智慧的人 弗洛伊德身上最显著的,也许也是最强烈的情感力量就是热望真理、坚信理性;对弗洛伊德来说,理性是能够帮助解决生存问题,或者至少可以减轻人生固有痛苦的惟一一种人性能力。 第五部分 第101节:《梦的解析》:心灵炸弹(11) —— 德国著名哲学家弗洛姆 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也是弗洛伊德遭受非议的焦点,更是一个惊世骇俗的论断,那么,它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呢? 弗洛伊德在医疗实践中得出的结论令他惊异,竟然与他在自我分析中所得出的结论非常一致,这促使他决心把精神分析的重点转向对自己的梦的分析。真正让他进行自我分析的直接动机是父亲的去世,对父亲的怀念和悲伤让弗洛伊德的脑海中经常出现旧日生活的图画,于是他从1897年7月开始着手分析自己的梦。 弗洛伊德在自我分析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就是发现儿童的"性本能"及其演变对于人类一生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弗洛伊德每次乘火车时都会有一种莫名恐惧的感觉,他自己也搞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焦虑反应,后来,在一次做梦的时候,他梦见母亲在自己面前脱光衣服。等醒过来后,弗洛伊德竟然回忆起自己在四岁时的一次火车旅行中,看到母亲在自己面前更衣。虽然当时只有四岁,小弗洛伊德对母亲的裸体已是大感震撼。 弗洛伊德发现:人自婴幼儿时期起就有不同形态的"性欲",而且这种"性欲"构成了人的最基本的"原欲",它是人的一切精神力和生命力的原动力之一。弗洛伊德称之为"性动力"或"性原欲"。 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进一步创立了"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并坚信它是精神分析学的核心。他曾半开玩笑地对一位友人说,如果有一天他自己的雕像被陈列在维也纳大学的纪念厅里的话,他希望那上面刻上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一句话:"他解答了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的谜语,他是最有智慧的人。" 弗洛姆在《弗洛伊德的使命》中说:"弗洛伊德身上最显著的,也许也是最强烈的情感力量就是热望真理、坚信理性;对弗洛伊德来说,理性是能够帮助解决生存问题,或者至少可以减轻人生固有痛苦的惟一一种人性能力。" 震撼世界 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影响最广泛和最持久的文化思想流派。作为一种美学思想,其对艺术现象的阐释和对艺术本质的界定别有开拓:艺术是对社会抑制的升华性抗争—— 荷兰哲学教授约西·德·穆尔 弗洛伊德是我们这一代的"伟大导师",精神分析学给这个时代的世界观带来了巨大影响—— 爱因斯坦 《梦的解析》被誉为"精神分析学第一名著",弗洛伊德在书中石破天惊地揭穿了梦的秘密,告诉人们:梦是愿望的达成,是清醒状态精神生活的延续。梦是人的无意识欲望改头换面的表达和实现,是受到抑制的无意识冲动与自我监督力量之间的一种妥协,因而对梦的分析也就是人们通向心灵深处的无意识的最好途径。 弗洛伊德在书中对"性"及其驱动力进行了惊世骇俗的探讨,用最理性的声音诉说了人类的无理性,第一次走进人类心灵深处的世界,去发现我们灵魂深处本原的欲望和巨大的创造力,发动了人类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对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大众心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该书于1900年出版后震撼了整个世界,犹如一颗投向人们心灵的炸弹,正如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所说:"在人类发展进程的近20个世纪中,科学给了一向自视甚高的人类两次沉重的打击。第一次是在当人类发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一个极其渺小的部分……第二次打击是生物研究打破了人类一直持有的、人类是在上帝创造的万物中高于其他所有的生物的信念,揭示了人类不过是由动物进化而来,并且存在着不可根除的动物的原始本性……但当前的心理学研究将给狂妄自大的人类带来第三次的、也是更具杀伤力的打击。心理学研究正寻求证明'自我'不仅不是自己的主人,而且还必须以发生于潜意识心灵中的少量信息来满足自身……但这将引起大众对科学产生排斥心理,并藐视各种学术文明,甚至产生对公正伦理限制的公然反对。" 第五部分 第102节:《梦的解析》:心灵炸弹(12) 美国《图书》杂志发表评论说:"如果没有弗洛伊德,20世纪的面貌可能大为不同,我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了解可能仍然少得可怜,而且我们时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也许不会出现。"爱因斯坦在致弗洛伊德80岁寿辰的祝辞中说:"在你的深深植根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的思想力量,以及这种力量给现代人类的世界所带来的巨大影响面前,我所能够表示的只有推崇和尊敬。" 精神分析美学 精神分析美学,旨在探索和暴露那些沉睡在人们心理中而没有被社会的规范和习俗的禁忌所玷污的心理源泉。在弗洛伊德看来,这些潜在的心理源泉在审美、艺术、宗教和科学等许多领域,为人类创造性的探险指引着灿烂的航程—— 当代学者叶孟理 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把审美和文学艺术同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使二者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中发展。精神分析美学旨在探讨旨在探索人类潜在的心理源泉,它没有被社会的规范和习俗的禁忌所玷污,在审美、艺术、宗教和科学等许多领域为人类创造性的探险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艺术创造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形式,它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并受着经济基础的制约,因此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然而,艺术创造更是一种人类自我认识和探索的手段,它是极富形象化和个性化的精神思维活动,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在艺术创造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意义远远不只是提供了一种解释人的梦心理的观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了解人的心灵和人的创造的一种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包括梦在内的人类所有的创造都用一种曲折的方式表达了人类亘古以来被压抑的本能欲望,正如弗洛伊德对神话、童话以及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分析那样:人类文明都是本我冲动与超我压抑经过惊心动魄的较量之后的一种共谋。 弗洛伊德认为直接构成创造心理的是"幻想",而"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它与使人不能感到满足的现实有关联。这些激发幻想的愿望,根据幻想者的性别、性格和环境而各不相同;但是它们自然地分成两大类,或者是野心的欲望,或者要想出人头地;或者是性欲的愿望"。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所提出的学说,之所以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就在于它的意义并不只是局限于精神病学、心理学,而是在人类学、美学、文化学,甚至政治学、伦理学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检验,成为一本在人类自我认识史上不可忽略的经典著作。 心门訇开 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是现代科学对梦的分析的最原创性、最著名与最重要的贡献—— 弗洛姆 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以崭新的内容、别开生面的独创思想,确立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心理和精神病理现象的新领域。他的贡献在于,他所提出的问题比他所解决的问题更为重要—— 《精神分析学的奠基石》 弗洛伊德一生对心理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通过对大量梦境实例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打破了几千年来人类对梦的无知、迷信和神秘感,同时揭示了左右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意识,开启了潜意识的大门,从而走进人们神秘的精神世界。 《梦的解析》认为,在精神活动中,梦起了主角作用。心灵的能量是一个不固定的、可塑的力量,可因为过剩而成为困扰的力量。这个力量必须释放出来才能得到快乐和防止痛苦,如果不能靠直接动作来得到满足,就会通过精神渠道寻求释放,用在想像中实现欲望的方式来求得满足,而梦就是满足这类欲望的手段。梦是人的无意识欲望的改头换面的表达和实现,是受到抑制的无意识冲动与自我监督力量之间的一种妥协,因而对梦的分析也就是人们通向人的无意识的最好的途径。 第五部分 第103节:《梦的解析》:心灵炸弹(13) 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被看作人的精神活动的最原始、最基本、最普遍、最简单的因素。这种潜意识就是所谓原动的无意识的心,它是一切意识行为的基础和出发点。潜意识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时时刻刻争取表露或升华为意识的内容,寻求自我满足。既然人的精神活动的原始基础是意识背后的潜意识,那么,在睡眠中,在人们停止自觉的意识活动时所发生的梦的活动,就恰恰是潜意识最生动、最典型、最纯粹、最真实的表演。意识是行为的绝对统治者,但是那些永远处于无意识中的不为人所知的愿望伺机寻求表现。 有人评价说,尽管在弗洛伊德之前,潜意识问题就已若隐若现地在一些作品中流露,但就像利夫和布伦丹曾触及到美洲海岸一样,没有人去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只有弗洛伊德证明了潜意识确实存在,他用一种最理性的声音诉说了人类的无理性,发动了人类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被西方世界誉为"心灵世界的哥伦布"、"精神领域的达尔文"。 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而且很可能是迄今为止在经验主义基础上掌握无意识心灵之谜的最勇敢的尝试—— 瑞士精神病理学家卡尔·荣格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详细揭示了儿童心理深处隐藏着的对双亲的性动机和敌意动机,提出了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把最初的性冲动导向我们的母亲,并把最初的仇恨和我们最开始的谋杀愿望导向我们的父亲,这就是我们所有人的命运。我们的梦告诉我们,事情就是这样的。" 俄狄浦斯情结是由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王子弑父娶母的故事得来的。相传那时有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大后他做了许多英雄事迹,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后来国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的父亲,而现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母亲。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这就是心理学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型。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它作为人类心灵深处的无意识的原型,被社会禁忌和道德规范所压抑,但在艺术作品中,它却能直行无碍而在艺术作品中大放光彩,是作家、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原始动机。他还特别指出,《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三部世界名著,分别出现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度,可反映的主题都是一个,即"为一个女人进行情杀",也即恋母仇父、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说:"我可以肯定地说,宗教、道德、社会和艺术之起源都系于俄狄浦斯情结上。"正因为伟大的艺术作品表现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结,所以能感动千千万万的不同时代和民族的欣赏者,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 俄狄浦斯情结被精神分析学派看成是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石,它的思想之中繁衍出了整个注释者学派,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恩斯特·琼斯评论哈姆雷特的文章,他用弗洛伊德的术语解释了哈姆雷特的犹豫。 透视"无意识" 弗洛伊德对科学的最大贡献并不是他对癔症患者和精神病人的治疗,而是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探索人类心灵奥秘的全新途径。从现代意义上讲,他不是一个科学家。但是通过他的实践,无数的研究者、临床医学、艺术家和作家得以探索人类行为背后隐藏着的潜意识动机,探索我们不愿承认的情感,发掘人类理性思想外观下的隐秘的根基——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玛肯霍普 西方的思想界特别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性"和"无意识"概念的影响,在哲学上出现了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思潮;在文学上则出现了一大批心理分析小说,里面主人公的行为动机不再做任何社会学的解释,而被视为是无意识的表露,是无法为人所控制的;电影界也有大批的心理分析电影问世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书本网【gzbysh】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